分享

科研助力“潜能生”成长——郑州市第十四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经验分享

 老胡聊科研 2024-05-27 发布于河南

科研助力“潜能生”成长
——郑州市第十四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经验分享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郑州市第十四初级中学持续不断地依据校情,学情,以科研兴校为战略,踏实研究,突破困境,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了学习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大力促进了学习潜能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注“潜能生”,我们的职责……
“潜能生”是指那些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其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郑州市第十四初级中学地处城市的老城区,紧邻火车站、商业集散地,在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占总人数60%左右。大部分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学习习惯较差,文化课基础薄弱,在小学阶段已成为"学习潜能生"。这些孩子到了中学,从刚开始的吃力、走得慢,到后来的掉队、自暴自弃。老师们课堂效率难以提升,课程讲得慢、讲不完、讲不会。作业布置了,收不上来,不布置没有复习的抓手。很大一部分“潜能生”在家和家长关系紧张,冷战甚至直接和家长硬碰硬,亲子关系恶劣。“潜能生”学习障碍严重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学校就应该不轻易,不随便放弃学习潜能生,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地关心这些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努力实现学校层面的教育公平。

研究“潜能生”,我们一直在行动……
郑州市第十四初级中学为了帮助学习潜能生提高和转化,要求全体老师认真了解、研究学习潜能生,并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老师们积极响应,踏实钻研,完成了多项省市级相关课题的研究。其中有省级课题《初中英语潜能生“引桥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潜能生学习障碍的研究》,《“双减”背景下思维导图助力初中数学潜能生转化的实践研究》,《初中学习潜能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等。
有的老师从学习潜能生问题最多的英语、数学学科着手,根据学情,尝试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品味成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动力。有的老师从学习潜能生的学习障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研究造成学习潜能生学习困难的种种原因,追本溯源,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潜能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省级课题《初中英语潜能生“引桥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依据课标和学情,整合国家课程,潜心开发、研究转化初中英语潜能生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将核心教学内容整合为适合这些学生的“引桥课程”(如语音引桥课程、语法引桥课程、阅读引桥课程、写作引桥课程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微课平台”等),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按需学习、查缺补漏、迎头赶上,帮助他们重建自信,享受学习,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思维导图助力初中数学潜能生转化的实践研究》,以数学潜能生多角度转化方式为研究主线,深入研究学情,探索数学潜能生的转化策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活用思维导图,实现知识高效输入,首先,思维导图让课前预习“可视化”,将思维导图融入预习环节,为学生指明预习方向、启迪方法,也便于老师检查落实,使课前预习“可视化”。其次, 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思维导图让课中学习“深度化”,学习潜能生掌握了思维导图学习法,实现全学科综合提升。思维导图学习法,对潜能生的理科学习而言,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有了思考过程的痕迹;对潜能生的阅读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思、整理写作和阅读过程中的要点,不仅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还能有效避免写作跑题的问题。基于思维导图的新型学习法,形成用最少时间投入而获得最大学习成效的捷径,在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潜能生学习障碍的研究》,《初中学习潜能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分别从学校,学生,家庭三个方面探寻学习潜能生转化的策略。学校实行导师制实时跟踪,密切关注学习潜能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学习潜能生自信,带动主动学习。社团活动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的好途径。选择适合潜能生的社团活动至关重要。潜能生大多学习上基础薄弱,但可以把音乐、美术、体育、语言表达等作为抓手,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心,带动主动学习的发生。学习上,提倡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大多数潜能生学习基础薄弱,学校采取降低作业难度,狠抓基础,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缓解“潜能生”的学习焦虑,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学习潜能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大大改善了学习现状。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重要一环。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习惯。每个人的学习特点和记忆方式都不一样,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记忆特点,才能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学习计划。其次,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能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计划要具体到制定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包括学习的内容、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
最后,从家庭层面来看,加强家校深度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潜能生转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家访、电话、微信等形式把孩子每天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好的表现进行鼓励,不如人意的地方慢慢改进,这样孩子和家长都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做到。

看到“潜能生”的变化,我们笑了……
成功的路上总是遍布荆棘。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迷茫过,彷徨过,快乐过,感动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学生和老师都取得了进步,收获了努力的果实。学习潜能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升。这些改变使老师和同学们的相处也更加的和谐愉快,很多孩子展现出了更加自信阳光的一面。潜能生调皮捣蛋的少了,班级整体精神风貌有了明显的改观,积极向上昂扬奋进。          
老师们在帮助这些“潜能生”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通过怎样转化潜能生的探讨和研究,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了窗口,拓展了视野。学生的学习不再只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在立足学校课堂之外的大千世界。学生以兴趣为入口,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地把校外和校内结合起来,激发了潜在的创造力,唤醒了曾经未被开发的学习潜力。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潜能生”带给我们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会发芽,会长大,会开花。只是每朵花开的速度不同,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几滴雨露就能开得绚烂多彩;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浇灌与等待。
有的孩子花期早,就显得尤为优秀;而有的花期晚,就显得没那么出彩。或许有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大树。对于没有早早开花的学习潜能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对孩子多一点耐心,默默耕耘,守住初心,静待花开。 
(施玉娟 郑州市第十四初级中学校长 )

(施校长与孩子们席地而坐,不拘一格,经常性在一起学习交流,乐此不疲,其乐融融,完全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