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中风急救,不要等老人倒了才学,冬季脑梗高发 大家要注意

 泉城贤人 2024-05-27 发布于山东

中风偏瘫的原因与中风偏瘫概述

中风偏瘫是现代医学脑血管病俗称

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第三类疾病

常见是心血管 ,肿瘤,其次就是中风

我国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目前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

目前大家对中风认识不够,所以普及知识很重要

中风有哪些症状呢?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

发病急促,凶猛,像风一样,变化多端,也像天上突然掉石头砸中,所以也叫卒中

此为中医概念

临床上面,分为

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

1、缺血性脑中风包括暂时的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梗死

2、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介绍。风之伤人,或寒热,或偏枯

风邪之病由外感之风,外感之风多为发冷发热

有内伤之风,肝风内动,引起偏枯,像植物没营养,逐渐枯萎,偏枯萎一种症状,多位半身不遂

张仲景首创了中风病名,确立内虚邪中论,确立半身受外风之邪

刘河间认为中风非皆外风,因为中风由内风所致

肝属木 ,中藏相火,木盛火炽,也能生风,因此中风有内中风,像风邪一样

外感内因,与风,火 ,痰都有关系,与心肝脾肺肾都有相关关系,与心肝脾肾关系最明显

原因主要为:

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劳累过度,肝肾阴虚

1、本身免疫力低下会引起

2、劳累过度

体力劳动气血亏虚,引起中风 。

房劳过度,损伤肝肾,肝肾阴虚,发病

3、饮食不节,影响过剩,吃得过饱,饮食偏热,偏咸,多吃盐等

4、脾虚生痰导致中风

5、精神因素导致,现代人压力大,过度娱乐,都是导致中风因素

一、中经络,症状:半身不遂,舌强语艰,口眼歪斜,神志比较清晰

主要症型:

1、风痰阻络 ,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舌苔白腻,或有热黄胎,脉弦滑

治疗:半夏白术天麻汤

2、肝阳上亢型:面红耳赤,面色吃红,火热,眩晕头痛,头顶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脾气大,舌苔黄,脉弦大有力

3、气虚血瘀型 :肢体软弱无力,麻木,面色淡白,气短自汗,舌质淡,脉细涩

治疗:补阳还五汤

二、中脏腑

突然昏倒,神志昏蒙,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眼歪斜,神志分离,牙关紧闭

两者区别就是神志清楚与否,中经络,西医说的缺血性脑跟死,中脏腑伴有意识障碍,昏迷,意识模糊,跟西医出血性脑血管型病相符

中脏腑分为

1、闭症:神智昏迷,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痉挛,二便闭塞,多为死症

根据阴阳分为:

阳闭:多有热象,急救安宫牛黄丸

阴闭:多痰湿蒙蔽心窍,祛痰

2、脱症:口张露目,手撒遗尿,呼吸短促,四肢易冷,虚脱的症状,大小便失禁,肢体出汗湿冷

中风分为

1、急性期:

缺血性,2周内为急性期

中脏腑,一直昏迷,急性期为1个月

2、恢复期:

缺血性:恢复期发作2周后

出血性:发作1个月后到半年,疾病恢复最佳时机

3、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恢复缓慢

中风先兆及急救措施

短暂性脑出血,供血不足,平时高血压出现无力头晕,麻木,肢体软,短暂失语,瘫痪,眼前一黑,都要引起重视,出现这些一天之内会自行缓解。

中风在冬天为高发期

这个时候可以急救一下:

当出现以上症状,观察病人十指,脚趾臌胀,发红,头晕,难受

十指放血,脚趾放血,耳垂,百会

急救类药物。

张仲景说:邪在络,肌肤不仁,没有达到中风严重阶段,肌肉是麻木的,类中风症状,

朱丹溪:中风,眩晕者中风之渐显,脑供血不足,中风隐患

中风偏瘫急性期的治疗

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一、预防及先兆治疗

首先我们要用强通法,就是开窍醒脑,祛风通络的方法

选穴:百会穴,四神聪穴、舌下排瘀:金津玉液、足三里、风市、丰隆

百会穴是百病所主,百脉所会

通7条阳经,手三阳,足三阳,督脉,这个穴位可以平肝潜阳,治疗大脑类

例如肝阳上亢的,通过百会放血,达到气血通畅

四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一寸,能够醒脑开窍

金津、玉液,心气通于舌,大脑的淤堵一般都沉在舌下囊腔出

在这里放血,改善大脑淤堵,改善心脏功能

可以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足三里、风市、丰隆,针刺做强刺激,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可以达到气血通畅

治风多取阳明

风市,与风邪有密切的关系,可理解为风邪的集市一样,对治疗下肢行走不便,达到好的效果

调节全身的气血

丰隆,化湿之要穴,胃经与脾经的络穴,胃和脾的水之浊气汇聚在这里,分别走胃经脾经各部

再丰隆扎针可以治疗痰饮,全身的湿气

《黄帝内经》云:血有余,盛经满溢,去血脉也

刺激血络刺激穴位,勿让恶血入于经,而成疾也

血有余,营养过剩了,脉道满了,过于充盈,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血压

血道满了,就要溢于脉外,将要导致脑出血或脑梗死

这样的病,就要视其脉络刺出血,看到淤堵的脉络,淤堵的气血放出

金津玉液,要堵到的才可以放。不要随意操作

等以上穴位操作好了之后,还可以加上埋线,长期的刺激穴位,调理气血

二、中脏腑的闭症,急性期,我们也要用强通法,中脏腑有昏迷的症状,相当于脑出血

醒脑开窍,安神泄热

初始苏醒,都躁动不安,热极生风,脑出血就是血压过高,内热过盛,导致血热妄行

导致脑出血

一定要醒脑开窍,安神泄热

选穴:人中,内关,涌泉,四神聪,十二井穴,十宣

人中属于督脉很重要的穴位,常用急救穴位,为手足阳明和督脉的交汇穴

扎人中,针尖向上,雀啄,强刺激到眼睛湿润

内关,心包经,宽心理气,安神定志,达到心脑并治,一般有脑血管疾病的人,多合并心脏功能不好

涌泉,肾经的井穴,具有镇静安神,宣窍启闭之效,针灸大成写到:十二井穴有起死回生之妙绝,所有的井穴都能启闭开窍。西医所讲打通微循环

以上强刺激

四神聪,醒脑开窍,十宣,醒脑启闭,做刺血

以上都是治疗中风痹症的强通法

还有一种,中风之后,昏迷不醒,痰声辘辘,没有热象,面色苍白,四肢不温

用温开法,加上灸法,口服或灌服,用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

上面有热象的,可用安宫牛黄丸

三、脱证用温通法

穴位:神阙、关元、足三里

神阙、关元采用大艾柱,一般灸5-7柱以上,能达到回阳救逆

脱证:脉微,汗出,肢体厥冷,西医讲的休克状态,用灸法

灸法可以达到回阳急救效果。

神阙补先天之气,冲任督带皆起于胞宫,关元可补元气,可回阳固脱

足三里可以用温针法或艾灸,补后天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