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上有一个帖子,读完让人十分心寒。 题主妈妈在2021年4月离婚,题主被判给了妈妈。 妈妈改嫁后没空管她,她就跟着外公一起住。 大舅妈一家也住在附近,房子是外公的。 题主经常在大舅妈家吃饭,有一天,大舅妈和她吵架了,原因是大舅妈觉得题主“又没有交钱,凭什么在她家吃”。 题主和大舅妈闹不愉快后,两人的关系就很紧张。 这是背景。 一天,大舅妈的儿子,也就是题主表弟,吵着要吃题主外婆做的用来拜神的发糕。题主正好开电动车要出门,于是顺便去给表弟送发糕。 到了舅舅家,题主看到表弟跟小表妹在争电视,为了拉开他们,就把遥控器拿走表示她来按遥控。 小表妹一直在哭闹,题主也没听清楚她在说什么,让表弟翻译。 表弟跟她说,小表妹说的是:“这不是你家。” 题主当时也没怎么往心里去,给小表妹按了她喜欢的超级飞侠,小表妹还是一直哭闹地叫题主滚出去。 题主脾气上来了,就拿手机录视频,让题主表弟来作证,题主说: “你这么讲的话,长大以后不管你怎么着,借钱也好,不借钱也好,你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通通不要来找我。” 题主觉得小孩子还小不懂事,四五岁的小孩子懂什么?如果不是大人教的话,小表妹会这么跟题主讲吗? 题主录完视频后出门刚好碰见大舅妈,大舅妈看到就问怎么了,题主说了原委。 大舅妈让题主把鸡饲料载到外婆家,但是题主没去理她。 回家之后,题主就把视频给外婆看,跟她说明前因后果,并且说: “以后不管小表妹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来找我!” 题主还补充了一下,自己这几年的遭遇。 题主今年15岁,经历过校园霸凌,加上父母离婚,还得过抑郁症。 去年抑郁症刚好,顶着那些异样的目光回到校园。晚上10点下晚自习后,回去还要负责表弟的功课。双休日题主还要扫地,拖地,洗碗,洗衣服。 这些事情做完之后,题主还得照看这些表弟表妹们。 题主本身也是15岁,正值青春期。不仅要照顾小孩,还要经受大舅妈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 有次在大舅妈家附近的集市上带着小表弟玩,被大舅妈看见了,就嚷题主: “疫情现在这么严重,老是乱跑,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学习又不学习,弟弟你也要带出来。” 实际上是表弟缠着题主过来的。 题主大舅也对题主不好。 经常用一种看仇人的目光去看题主,就好像题主上辈子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错事。 题主把这几件事情跟妈妈讲,妈妈就说,你是家里面最大的小孩,大舅会这样也很正常。 题主不接受这样的解释,她大舅一家伤害她的事情太多了。 妈妈没再婚以前,题主就跟着外婆外公一起生活了,外婆外公就让题主喊奶奶爷爷。 题主喊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改口,但是每当过年的时候,有客人来,大舅妈就让题主喊外公外婆。 小表妹事件后,外婆觉得题主应该去给大舅和大舅妈道歉,但是题主觉得,从始至终她都没有错,是小表妹的教育有问题,她非常介怀,是什么人这样教她,说出让人伤心的话…… 读完题主发的帖子,不少人唏嘘不已。 我们以为亲情很高贵,但是在现实生活面前,你会发现,有时候亲情其实很廉价。 很多时候,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亲情也会不堪一击。 02 《奇葩说》里,陈铭分享过小时候家里的故事: 陈铭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干这行十多年,积累了不少的人脉资源。 因此,经常有一堆亲戚上门,让他父亲帮忙安排工作、解决城里户口、介绍对象等等。 帮了一次后,亲戚还变本加厉地麻烦。 最让人寒心的是,有一次实在帮不上,亲戚就说他们家的坏话。 有些亲人,只有亲戚的名分,没有亲情。 只会以亲人之名,压榨你利用你,为自己谋取私利。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 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这两个字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 人一旦长成大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 你发达时,有一堆亲戚冒出来攀附关系。 你低谷时,那些笑脸相迎的亲戚,转眼间翻脸不认人。 困难是一面能辨别真伪的镜子,能让你看清炎凉世态,能让你感受人情冷暖。 真真假假的亲情,经历一次困难,也全都清楚了。 《增广贤文》中有云: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现实社会里,当你有钱时,身边的人往来不绝,当你没钱时,身边的人纷纷远离。 亲戚,也不例外。 不要对亲戚有过高的期望, 毕竟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是身边的人。 03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责任要扛,都有自己的问题要处理。 在成长的路上,与其指望亲戚相帮,不如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有个朋友年初时,他的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去世多年,他一个人照顾母亲兼顾工作,险些忙不过来,而平时往来不断的亲戚,这段时间却销声匿迹。 最后,他一个人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光。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现实就是如此,自己的境遇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困难也只能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只有你自己有了安生立命的能力,才有可能收获幸福的生活。 作者:绿窗纱 ,撰稿人,与文字共舞,弄墨香满衣。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30个词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