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自然之道静 自的甲骨文字形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自这个字的意义逐渐发生了演变。人们发现,当指向自己的鼻子时,实际上是在指向自己的个体,这种指向的动作和感觉与指向自己的灵魂或个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们开始用自这个字来表示第一人称我或自己。 这种演变反映了语言发展的自然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认知的深化。通过自这个字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如何从一个具体的、形象的物体(鼻子)出发,逐渐抽象出更为复杂、更为抽象的概念(如自我、个体等)。这也是汉字独特魅力的一部分,通过字形的演变和字义的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然的金文字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演变,然字的意义逐渐扩展和抽象化。在后来的使用中,然作为后缀,主要用来表示“……的样子”或“……的情况”。它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烤狗肉情景,而是成为了一个通用的描述性后缀,可以附加在各种词语之后,用以描绘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或情况。 这种演变反映了汉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人们的表达需求进行变化和发展。 自然,是天地、万物、人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存在的样子,是指自然界。 之的甲骨文字形是 之,是指自然界中的天地、万物、人。
道的甲骨文字形是 由“观天之道”可以认为“天之道”可观,可以用肉眼看到,可以观看、观察;由此可见,我们古人讲的天道并不神秘,并不玄奥;也就是说,人们通过视觉感知获取的天道信息,就可以形成对天道的认识和观点。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界天、地、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
天道,也是自然之道。 静字的金文字形 这样看来,静可不是安静不动,静的只有井是安静不动;井中的水可不是安静不动没有人争。 静,争夺的是井之水,井,表现的是安宁、不动、没有声音等状态。静强调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宁静。虽然,静的意思是争,但在静字中,这种争斗被平息、被化解,从而达到了安宁的状态。 静,在这里指安宁、和谐。 自然之道静,意思是自然界天、地、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安宁、和谐。象是,日月星辰的运转、四季的更替、草木的生长死亡以及人类的生死等,这些现象都是自然之道静的具体体现。这些现象在自然界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进行,无需外界的强制干预,展现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与平衡。 然而,自然之道并非全然是静的,它也有杀、有竞争、有残忍血腥的一面。这是因为自然界中充满了生存竞争和生态循环,这种竞争和循环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也是推动生物进化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这种动与静并存的现象,正是自然之道复杂而丰富的体现。 因此,理解自然之道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和思考。既要看到自然界中安宁、和谐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中竞争、残酷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故,天地万物生 故的金文字形象是 “古”就有死亡、结束的意思;当“古”和“攴(pū)”结合成“故”字时,其意义扩展和深化为: 死亡、结束; 缘故、原因; 因此、所以。 由此可见,造字的古人智慧非凡。 天的甲骨文字形象是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天空视为神秘而崇高的存在,认为天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各种天体运行的空间。因此,天字不仅代表了自然界中的天空,还蕴含着人们对宇宙、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地的篆文字形 地的篆文字形通过土和也两个部分的组合,巧妙地表达了大地面上生物活动的意象,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入观察和精妙描绘;地,也象征大地播种、收割万物象蛇一样的贪婪,渴望而不知道满足的意思。大地如同蛇一样,不光狡猾、贪婪地收割着万物,还包含着大地对万物的渴望和滋养,是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生杀同根、生杀同源的自然现象。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大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生物在土地上生长、繁衍,最终死亡,回归大地。这个过程是大自然中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必然规律。
万的甲骨文字形 由于蝎类或昆虫数量众多,万在甲骨文中被假借作数词,表示一个非常大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字的含义逐渐扩展和引申。除了表示数量之外,而后又引申出众多的、极、极大、极多等含义;这些引申意义都与“万”作为数词的原始含义密切相关,都是基于“万”所代表的极大数量而产生的。 物的甲骨文字形 首先,牛作为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劳动力,同时也是祭祀活动中常见的祭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甲骨文中,牛字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描绘了牛角的形状。 接着,勿字在甲骨文中通常被解释为刀或匕首的形状,并且带有血的意象,这是因为勿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与血滴相似,而血滴常常与杀戮、祭祀等活动相关联。因此,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血刃或杀伐的意象。 将牛和勿组合起来形成物字,其含义可以理解为杀牛或祭祀用的牛。在古代社会,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宗教仪式,而牛作为重要的祭品,其死亡和奉献往往代表着对祖先或神灵的敬意和祈求。因此,物字在这里代指了用于祭祀的死牛,进而引申为泛指一切用于祭祀或使用的物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字的含义逐渐泛化,不再局限于祭祀用的物品,而是泛指一切物品、事物。这种演变反映了汉字在语言使用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的来说,通过对物字的甲骨文字形和含义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仪式和文化背景,以及汉字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 生的甲骨文字形 “生”字还引申为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过程,这些过程都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生命过程中生与杀相互对立,在“生、杀”的对比中,“生”强调的是生命的存在和生长,而“杀”则指的是剥夺生命或结束生命的过程。 故,天地万物生;因此,天地之间万物才能自然而然的和谐共生。 |
|
来自: 天道资本 > 《黄帝阴符经 ---古今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