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方面,李玫瑾说过这样一段话:“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让你。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的顶嘴和叛逆,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在常人的理解和认知中,霸凌通常是指学生在学校或成人在工作单位遭受身边的人欺压凌辱,往往会忽略“自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指责批评甚至辱骂孩子,摆出一副我就是权威的姿态”也是霸凌。在父母的认知里,只要心里想的是为了孩子好,具体用什么样方式和手段,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目的是对的,过程怎样都没有关系。哪怕是以家庭权力对孩子进行各种施压,让孩子恐惧和害怕。可他们独独忽略了孩子的心灵并未完全成熟,并不能分辨所有行为的目的。父母的每一次打压,都意味着孩子长大后,面对这个世界多了一分怯懦和恐惧,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不再有自己的思想。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受封建“孔儒”思想的毒害很深,类似“君臣”结构:父母是天,子女是地,父母是君,子女是臣,父母的话就是圣旨,容不得半点反抗,哪怕父母是错的,子女也要毫无犹豫地遵守和执行。传统家庭与封建朝堂一样,位置低的人对位置高的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甚至要把他们高高地捧着,无条件、无理由地接收他们的指导。长期在这种惊吓和恐惧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自卑,安全感缺失。封建礼教下的家长,特别享受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子女在他一个警告的眼神和口头的警告下,立刻变得乖巧听话。这让家长的控制欲和权力欲得到极大的满足,甚至他们还想要这种权力永久保持下去。就像那秦皇汉武一样,最后都想通过追求长生不老来达到权力的永久拥有。追求皇权的永久,是很多人内心的骚动,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家长对子女的控制欲同样如此,以高高在上的权威震慑孩子。不可否认,父母爱孩子的,但却用了最严厉的语言和最狰狞的面孔,攻击孩子的身心。他们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可以擦孩子变得乖巧听话,殊不知这样做不仅毁坏了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懦弱和信心崩塌。父母长期否定和打击孩子,甚至使用暴力,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孩子会不断放低自尊,以求换取父母给予安全感。小心翼翼地讨好父母,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意志,自我评价很低,陷入自卑中难以自拔。总有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打骂打压教育孩子,认为这样能让他们成才。久而久之,孩子便潜意识中认定,只要是别人殴打或否定他,那便肯定是自己错了。不仅没有了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且变得懦弱。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唯唯诺诺、小心翼翼,那么他到了外面也只会任人鱼肉,长大后步入社会,也避免不了被人欺辱。因为家庭环境让他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尊重和善待。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家会伤人。”深以为然。家是温暖的地方,但是很多父母却以家长的权威让孩子生活在伤人的家里。他们自以为这是在教育帮助孩子,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对孩子的霸凌,伤害他们的心灵。被父母欺负的孩子,也更容易被外人欺负。父母信任爱护的孩子,外人不敢去欺负。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权威,压制孩子的想法,要允许他们说话,给予他们挑战权威的机会,而不是唯唯诺诺只会应声。不滥用父母的权威,民主地对待孩子,被平等对待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孩子愿意投入父母的怀抱,而不是胆怯害怕,这是父母教育成功的体现。一个人格独立的孩子,才能不惧人生的艰难。作为父母,让孩子怕你不是本事,让孩子爱你才是。父母最忌讳的,就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简单粗暴地贬低孩子。孩子需要的是平视教育,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霸权教育,把父慈子爱关系变成活生生的霸凌。不同的教育方式,构建不同的亲子关系和养育出不同孩子。父母的责任是给孩子力量和托举孩子,而不是以暴力、强硬的方式让孩子害怕,霸凌孩子,给孩子制造阴影。教育孩子,是赢得孩子,不是赢了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