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 ![]() ![]() 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夏季炎热天气易生痰湿,腺样体肥大,鼻炎反复,是许多父母非常“头痛”的疾病,它不仅会引起鼻塞、打鼾症状,影响儿童面部,而且由于睡眠缺氧,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影响儿童身高、智力发育,父母只及时干预,让儿童避免伤害。 为何腺样体肥大? 那孩子为什么腺样体肥大呢?除此之外,与脏腑虚弱密不可分,而脏腑虚弱主要与肺、脾、肾虚弱有关。 第一:脾气不足 脾虚是指脾功能减弱,而不是西医所说的脾功能问题。脾虚不能正常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导致痰湿内生,肺结,喉咙聚集,导致腺样体肥大。儿童在饮食不当、脾胃损伤等情况下容易出现脾虚。此时,儿童腺样体肥大也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第二:肺气虚肺气虚 是指肺的宣传和减少功能减弱,导致鼻腔内痰鼻积聚,导致过敏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儿童在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容易出现肺气虚。此时,儿童腺样体肥大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第三:肾气虚 肾气不足不能正常固定精气和体液,导致鼻腔干燥、鼻塞等症状。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肾气逐渐充盈,但如果肾气不足,儿童的过敏性鼻炎也会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是因果关系。此时,我们应该注意肾脏的精华,从根本上调节儿童的体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调理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味药; 黄芪,这味中药,自古以来便被誉为中药界的“长者”。从其名“芪”字(古代写作“耆”)中,我们便能感受到那份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沉稳。黄芪的特长在于补气,且其性质温和,不易引发上火,这在补气药材中尤为难得。 然而,现代人因各种原因多有虚火之症。黄芪虽温燥,但只要我们懂得巧妙搭配,便能在享受其补气之益的同时,避免上火之弊。比如,搭配麦冬与五味子,能增强补气效果且润燥,对阴虚者尤其适用。 对于肺气虚者,黄芪与麦冬、五味子合用,能固表止汗,抵御外邪。麦冬之润能平衡黄芪之燥,五味子则能收敛阴液,避免虚火上升。 脾虚者,黄芪与白术、麦冬相伍,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运化不良之症。白术燥湿健脾,麦冬滋阴润燥,三者合力,补气而不伤阴。 肾气虚者,黄芪与生地、山药相配,能滋阴补肾,益气而不生火。生地清热滋阴,山药补肾阴益肾气,三者同用,补肾效果更佳。 日常调养时,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轻重,调整各药材的用量,煮水或冲泡饮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黄芪的实际应用案例 赵某某,男,2024年4月28日来看我。他来的时候已经8岁了。父母告诉自己,孩子以前可以吃好玩的食物,生病的很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两年感冒频率增加了。前两个月因为感冒后睡眠打鼾,感冒后打鼾症状还在,然后去当地耳鼻喉科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看到这个结果,爸爸妈妈坐不住了。腺样体怎么会肥大?而且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做手术。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和副作用,他来找我寻求中医的帮助。 刻诊:孩子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明显,白天有鼻塞流鼻涕的症状。睡觉一小时后,他的头、脖子和背部出汗。体检:面色发黄,舌质发红,舌体少津,苔藓发黄。 综合辨证:属于肺脾两虚,气阴两虚;儿童也伴有典型的盗汗,考虑到最近的感冒和发烧,“热伤阴”,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腺样体肥大。 然后我给他制定了健脾补肺、清热散结通窍、养阴佐以固表止汗的治疗思路。 开方:炙黄芪、党参、北沙参、芦根、败酱草、白芷、藿香、浮小麦、酸枣仁、茜草、酒黄芩、玄参、牡蛎、蒲公英、丹皮、赤芍。(本方案针对未经辨证不能盲目使用的医案患者) 经过三个月的中药调理,中间调整了处方。当李再次回访时,父母说孩子的明显症状,张嘴呼吸、打鼾和盗汗,已经消失了。与之前的报告相比,腺样体明显减少。 鼻咽侧位片显示:鼻咽软组织显示清晰,鼻咽软组织厚度约0.50cm,比例约0.26。 所以对于这个孩子来说,通过内外兼治,加上饮食注意事项,减少了腺样体肥大,摆脱了手术的困扰,减少了后期复发。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对于什么样的儿童可以进行中医配合治疗,什么样的腺样体肥大应该进行西医手术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征分化;改善患者体质,防止儿童腺样体肥大,这是真正的症状和根源。 ![]() 世人如今对中医议论纷纷,我始终坚信,世上不乏和我一样为患者着想的同仁们,不开贵药,只开对药,能帮一位患者解决病痛,就是结一份善缘。 我是北京公立三甲医院儿科中医专家,这些年我一直秉承着只开对药、不开贵药的原则,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因此我希望通过我的方法,用专业的技能和耐心换来大家的安心,能帮则帮。因为很多家长患儿来京不易,我希望通过这平台帮助外地那些医疗水平有限的患者朋友解决问题,也希望我的科普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