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希蓝,今天继续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完第十一章内容。 在读这章节内容之前,我总以为,我们的情绪是受别人影响的。 我们不开心,是有人做了或说了让我们不开心的事情过话语;我们愤怒,是有人做的事情将我们激怒。 如今才知道,并非如此。 一个人的情绪,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是自己选择了以什么样的情绪,来面对一些人和事。 这些选择都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 就像把腿交叉时,医生敲击你膝盖,脚就会自动弹起来。完全出自自动反应,而非有意识地控制。 那么,这些条件反射的情绪,都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些都是以往经验的积累,是过去的经历,让我们在相似的情景下,无需经过大脑就能做出相应的回应。 而当我们做出这样的回应时,比如遇到事情,责怪别人让我们不开心,是别人让我们愤怒,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 处在这样的状态里,就像孩子一样,不会思考问题的原因,更不知该如何处理,只会发泄情绪,把问题的原因责怪到别人身上。 书中,有句话特别经典:“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的情绪,但并不是别人导致的,不要把自己的不开心,责怪在别人身上。 虽说有些情绪化行为,是过去的经验所导致的,但长大后的我们,是可以做出改变的:就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情绪。 书中苍鹭说:“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当一个人可以为自己负起责任,就处在了“成人自我状态”里,遇到问题就不会只宣泄情绪,更不会去责怪别人,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而是可以思考这件事的缘由,以及应该怎么处理最合适。 而这,也是作为成年人该有的状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情绪化对待。 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任由事态的发展,或者是别人的言语,牵动我们的情绪变化。 作者简介:希蓝,新媒体文作者,专注观点文、书评、读书感悟、生活随笔分享! |
|
来自: 希蓝k5pkc11iu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