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人劝,有多重要?9幕故事,演绎出流血的历史教训!

 子霄读书 2024-07-17 发布于北京

《资治通鉴》这段故事,很有意思!

我发现,司马光给我们设计了一个最大的骗局,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发现的。

重读《资治通鉴》这段故事的时候,我通过一个小细节,发现了这个秘密。

咱们快速先把这个故事过一遍。这段故事,一共9幕。

第一幕:

智宣子想选一个接班人,同族的智果反对智瑶,而是支持智宵。智瑶虽然能力比较强,比别人优秀的地方也多,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那就是不仁不义。但是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意见,智果带一支族人,从智氏家族中分离出来,远走他乡。

第二幕:

赵简子准备确定接班人,但是,两个候选人,大的伯鲁,小的无恤,不知道该选谁。于是,赵简子给两个儿子发了一份竹简,吩咐两个儿子好好牢记竹简上的话。从这以后,不闻不问。三年之后,赵简子突然考核,伯鲁不仅背不出竹简上的内容,竹简哪儿了也不知所踪。而赵无恤则是交出来完美的答卷,赢得了赵简子的赏识和认可,最终被立为接班人。

第三幕:

赵简子对赵无恤说,将来如果晋国发生了灾难,你不要嫌弃尹铎的地位低,更不要嫌晋阳远,遇到危难的时候,一定要去晋阳投靠尹铎。

第四幕:

智伯在酒宴上戏弄了韩康子,又侮辱了韩康子的家臣段规。而智伯手下智国提醒智伯,要小心提防韩家的报复。但是,智伯说:我这么强大,他们敢报复我吗?我不找他们麻烦,他们已经祖坟冒青烟了。

智伯没有听从智国的建议,而是更加嚣张,让韩康子割地给他。

第五幕:

韩康子看到智伯这么欺负人,本不想给智伯,但是,段规劝解韩康子,不要引火上身,韩康子服软,忍一时风平浪静。

第六幕:

智伯用没盖章的白条子尝到了甜头,又找魏桓子,要求割让土地,魏桓子也不想给,但是,仁章劝解说魏桓子,最后,魏氏家族也给了智伯一块地盘。

第七幕:

智伯转身又来找赵襄子索要土地,赵襄子不给。于是,赵襄子听从赵简子当初的建议,带着族人来到了晋阳避难。

第八幕:

智伯带领韩魏两家的军队,包围了赵氏家族的晋阳。智伯的谋士絺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恐怕要叛变。

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

絺疵说:我是从人之常情来判断的,咱们马上就要胜利了,你看他们两家面无喜色,相反,好像在担忧什么,所以我判定他们背叛你。

但是,智伯并没有把絺疵的话当回事,反而还质问韩魏两家家主。

而絺疵知道后,又劝解智伯:小心他们!

但是,智伯并没有听絺疵的劝告,絺疵为了避祸,要求出使齐国,这才离开了智伯,避躲避了一难。

第九幕:

赵襄子派出使者张孟谈,策反韩魏两家,张孟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韩魏两家一起密谋,共同反击智伯,最终智伯兵败身亡。

这就是三家分晋前夕,智氏家族被灭的故事。

这段故事,司马光最大的骗局在于,他告诉我们:智伯德行不够,没有一颗仁心。

其实,咱们通过这九幕,你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一个秘密。

这9幕故事,一个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关键就是:善于听从他人的意见,你就能够少走弯路、少吃亏。

智宣子不听智果的,立智伯为接班人,带来了灭族之祸;赵襄子听了赵简子的话,先是被立为接班人,接着来到了晋阳,挺过了艰难时刻,最终反攻成功;智伯没有听智国的警示,反而不断去招猫逗狗,没有听絺疵的提醒防范盟友,最终兵败身亡;韩康子听了段规的劝解,魏桓子听了家臣任章的劝解,而赵襄子听了赵简子的遗言,最终都得以保全。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听人劝,吃饱饭,多听他人言,少走弯路少吃亏。

这就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开篇这段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如果你以更大的视角来读这一段,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流血的历史教训:听取他人建议!

但是,也不能随便听他人的建议,听取他的建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性的弱点是,我们往往都自视甚高,尤其是自己取得成就,占据高位之后,更是自我感觉高人一等。

所以说,听取他人的建议,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上位者的段位和修养,你觉得是这样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