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江南图书馆到南京图书馆

 闲月山堂 2024-07-18 发布于河北

1908 端方奏请建立江南图书馆。(1905,岛田翰购得皕宋楼藏书,并作序文大肆炫耀,国内舆论为之大哗,此时丁氏八千卷楼亦面临流散之虞,缪荃孙向两江总督端方提议,应当全数收购八千卷楼藏书,以免珍籍蹈外流覆辙。此议与端方的打算不谋而合。向政府请款购书。)(《中国藏书通史·下》,1101页)1907年,十一月,丁氏藏书六十万卷,收归国有,分三批陆续运至金陵。1908年端方奏请获准,定名“江南图书馆”。他馆藏书亦在1910年左右移交图书馆,(P1103)他馆移交。明清两代著名藏书家的遗藏(收藏成果的结晶)大多经由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归主江南图书馆。这一时期亦有许多书目编成,如《江南图书馆善本书目》《江南图书馆书目》(此为八千卷楼书和官书与采购书)《江南图书馆善本装箱书目》《江南图书馆外楼装箱书目》,通过这些书目可以看出江南图书馆藏书的情况。1927年,柳诒徵主持馆务,1929年改名江苏省国学图书馆。1952年10月1日与成贤街国立南京图书馆合并。(P1105)

江南图书馆的旧址叫作盋山园,又叫博山园,包括了惜阴书院、四松庵和金陵印心石屋。

光绪癸卯,书院废,学堂兴,惜阴书院改为上元高等小学堂,地址在龙蟠里。(《中央大学图书馆小史》,《柳诒徵文集》第3卷,371页)(从书院到学堂的改制,始于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到清末书院基本都已改成了学堂,后图书馆兴,学堂大部分改作图书馆。

江南图书馆的建立是先购得藏书,另藏别处,再改建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改建竣工,第二年(1910)十一月十八日开办阅览。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部委辛汉接替,改名江南图书局。

民国二年(1913)七月改名江苏省立图书馆。

民国八年(1919)改名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第二为苏州学古堂所改设之图书馆)

民国十六年(1927)九月,改新章,此前不许“闲人”进入阅览善本书。不久改名第四中山大学国学图书馆。

民国十七年(1928),二月,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图书馆亦改名为江苏大学图书馆。五月,江苏大学改名为中央大学,图书馆亦更名为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

1929年改名江苏省国学图书馆。

1952年10月1日与成贤街国立南京图书馆合并。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1928-1937

1928年11月创刊于南京市,年刊,由国学图书馆编辑并发行。该刊物创刊时名为《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年刊》,1929年名为《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起版权页题名《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1937年10月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