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讲 提交 作业 - 副本

 蕴玉ewauj0k7q6 2024-07-24

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

赋班6012蕴玉

60赋班第1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叫辞赋?

改正作业:答: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即具有格律诗词的对偶和韵律,又具有散文句式的灵活性及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答:辞和赋是古代汉语中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

辞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或楚辞体。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的发展极其重要的作用。

赋是由荀子首创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通篇铺陈,讲究押韵,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后来发展分化为押韵格律不甚讲究的文赋和严格押韵对仗的骈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改正作业:答:赋的特点是:“铺采摛:[吃chī舒展;散布]文,体物写志”,用现代人的说法就铺陈写景,并且侧重于写景,借景言志抒情。

赋体文的字数不限、句数不限,运用押韵、排偶、藻饰、用典和领字的最自由的韵文体,骈句的字数超过4个字以上就得加虚词。

①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②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辞赋句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文赋除外),是我们初级赋学中的重中之重。

辞赋篇幅和内容方面的特点:

赋文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④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押韵是辞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3、简述辞赋流变的过程?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

4、什么叫骈句?

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改正作业:答: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即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散句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散句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散句是它的自然形态,也是基本形态,人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主要用散句;整句则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辅助形态,它除了在格律诗、快板诗、对口词等少数文艺形式中起主导作用外,一般都要与散句结合使用。

6、什么叫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它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的关系;“偶”就是意义上有关联。

7、什么叫排偶?

排偶=排比+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

8、什么叫古偶句?

古偶句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这个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句子在句数、句意等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相同的字词,所以不符合今天对偶句的要求。因此现代辞赋界是把古偶句划分到了漫句一类,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只能当散句使用。

 

二、自己摘抄《笠翁对韵》一东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1·

天对地,雨对,大对长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

雷隐隐,雾蒙蒙下对天

高秋月白,雨霁晚霞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yào ]斗西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江上,漫漫朔雪冷鱼

 

东·其二

河对汉,绿,雨对雷

烟楼对洞,殿对天

云叆叇,腊屐对渔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

驿逢梅子雨,池亭人[yì]藕花

茅店村前,皓坠林鸡唱韵;

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

 

东·其三

山对海,华对,四对三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

清暑殿,广寒宫,翠对题

庄周梦化,吕望兆飞

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

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

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

 

2、说出本段(3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答:题红:传说唐僖宗时皇宫里有一个姓韩的宫女,厌倦了深宫里的冷清寂寞,又有感于青春韶华易逝,为排遣幽怨,就在一片红叶上题了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题完放到御河沟里,顺水漂出宫墙之外,被一个叫于祐的书生捡到

于祐见红叶美艳可爱,上面的题诗清新意深,觉得一定是一个富有才情的美丽女子所为,十分喜爱,便收藏起来。过了两天,于祐也找到一片同样的红叶,在上面题了“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二句诗,跑到御河上游,放入水中,让它顺水漂入宫内,恰巧又被姓韩的宫女得到。

十年后,宫中遣散一部分宫女,韩氏也在其列。韩氏被放出宫后,经人说合与于祐结为夫妻。

婚后韩氏收拾东西,在于祐的箱子里发现自己题诗的红叶,非常惊讶,又拿出自己后来得到的红叶给于祐看。二人大为感慨,深感冥冥之中,缘分自有天定。韩氏为此又题了一首诗:

一联佳句随水流,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二人倍加恩爱。此后“红叶题诗”便用来比喻姻缘巧合。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庄周梦化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吕望兆飞熊”:诸侯姬昌他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相传有一天,姬昌梦见一头长着翅膀的熊扑向他,于是叫人占卜,看是否吉利。占卦的人说:“非常言利,这说明您会得到一个大英雄辅佐;从而得到天下。”姬昌来到渭水边,果然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老人——用没有钩子的钓竿钧鱼的姜太公。交谈之后,姬昌知道他正是“飞熊”——能够治国安邦、夺取 天下的人才,于是诚恳地聘请他来周国。正是在姜子牙的精心辅佐下,周国消灭了商朝;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建立了周朝。

 

3、找出其中五字骈句和七字骈句共六对。

高秋月白,雨霁晚霞

烟楼对洞,殿对天

庄周梦化,吕望兆飞熊

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

驿逢梅子雨,池亭人藕花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

 

温馨提示:业截止到周四晚七点,晚交作业的不予评阅,只做升级数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