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比如:烟瘾、酒瘾、毒瘾…… 对某种行为上瘾了,影响到了健康,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就需要“戒”! 跑步一旦“上瘾”了,就会在明知违背健康而情不自禁地去跑,对跑步的欲望无法控制。 关于“瘾”字,字典上是这么解释其意思: 1.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或依赖性。 2.泛指浓厚的兴趣。 很多跑步爱好者就算“上瘾”了,也自认为是对跑步有浓厚的兴趣,绝对不会对标第一层意思。 而实际情况,一些跑步上瘾者,他们对跑步的爱好是建立在跑步之后,身体很爽的感受之上,而这种很爽的感觉则来自身体分泌的多巴胺、内啡肽,它能让人产生愉悦感,让跑者产生依赖。 他们可以拒绝哥们聚会,拒绝辅导孩子学习,拒绝单位加班,拒绝一切,去跑步……这就是跑步“上瘾”的具体表现。 不单单如此,跑步“上瘾”者还有以下行为: 1、渴望跑步 他们一天中每时每刻都渴望跑步的美好时光,在工作中、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想着跑步。他们每天去跑步,风雨无阻,看似很自律,其实中毒很深。 这些跑者会把跑步当成一辈子的事,见谁都要说跑步,无论周遭的人愿不愿听,他们都要讲跑步,甚至鼓励对方参与跑步运动,不管对方爱不爱,身体允许是否,他只管表达自己对跑步的喜爱。 2.不跑难受 跑步上瘾者两三天不跑步就会寝食难安,焦虑、狂躁、失眠,他们的身体因为缺少“快乐激素”的刺激,而产生不良反应。 跑步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激素让身体产生快感,每天都有这种激素的刺激,身体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一旦有一段时间缺少这种激素的刺激,身体就会失去平衡,而产生身体不适的情况。 3、不断突破跑步距离 有一些跑步上瘾者,不断地突破长距离,跑出一些自己原来想都不敢想的距离。 全程马拉松已经是运动极限了,没有科学的训练,一般人很难完成。很多跑者的跑步训练,都是围绕马拉松的距离而开展,42.195的距离就是很多跑者的最求的目标。 而一些上瘾跑者,跑步距离上不封顶,50km、80km,甚至100km、200km,这些超长的距离都能够,通过跑步来实现。 这种不断挑战超长距离的跑步方式,对身体伤害非常大,对这种热衷于挑战长距离而不能自拔的现象,就是上瘾的表现。 4.外出一定带跑步装备 无论任何时间任何情况外出都会带上跑步装备,甚至穿上跑步装备。他们不会放掉任何一个跑步的机会,到每个城市居住,他们第一时间,都会考虑哪里能跑步。 5.把每个周末都献给赛事(或长距离) 跑步上瘾者,时刻关注着每个跑步比赛的举办和报名日期。一旦比赛启动,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赛,他们会把赛事排满自己的周末。 就算赛事没有中签,或者没有赛事,他们也会利用周末去拉个长距离,把周末大部分时间献给自己最爱的跑步。 6.跑步装备越来越多 跑步上瘾者疯狂地增添自己跑步装备,从跑鞋到衣服,不断地购买,慢跑鞋、竞速鞋、训练鞋、越野鞋,不同的跑步方式有不同的跑鞋;空顶帽、压缩袜、导汗带、心率表各种装备应有尽有……再多跑步装备也不嫌多,多到家里放不下。 7.熟练各种跑步训练方式 跑步上瘾者熟悉各种跑步训练方式,间歇跑、放松跑、变速跑、无氧阈跑、冲刺跑……他们还会通过各种跑步方式组合成跑步计划,不断提升跑步的成绩。 他们跑步都有自己固定的跑步逻辑,自己的跑步计划被打乱时,将会非常忧郁且烦恼,一直想的就是“怎么弥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