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王羲之的行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笔法特点:王羲之的行书用笔提按分明,大多笔触较细,边行边下按,笔画渐粗。他的行书以中锋立骨,侧锋取态,微露锋芒,富于生意。这种用笔方式使得他的行书既具有骨力又充满韵味。 ![]() 人物介绍: 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字逸少,世称王右军。[18]琅邪(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书法家。淮南太守王旷之子。 王羲之出身名门世族琅琊王氏。七岁学书,十二岁读前人笔论。少学卫铄,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等诸名家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三体书及张昶的《华岳碑》,开始意识到不足。于是其遍学众碑,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王羲之二十三岁时入仕,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永和十一年(355年),其称病辞去会稽郡职务。后放情于山水之间,弋钓娱乐。 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其子王献之于后代中书法成就最大,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号称“二王”。 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书法艺术,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受到人们的尊崇,有“书圣”之誉。王羲之不仅能精通书法各体,集当时书法之大成,更在于其能自成一家,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王羲之所写的书法,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等最有名,行书以《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最出色,草书则以《十七帖》最传神,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是有名的书法作品,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 特别声明 |
|
来自: 新用户3856858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