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建忠//笔墨如是——中国书画名家云个展

 墨真书画 2024-08-03

艺术家介绍


王建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墨真书画院副院长
东方名人书画院签约画家
新时代文化艺术人才中心艺术顾问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电视台<墨香>名师课栏目主讲嘉宾

冰雪花鸟中国画创研人

王建忠,山东龙口人。工作于安徽,现居北京。北京画院王明明中国画高级创作班毕业;中央美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创作研究班毕业。师从张建中、张立辰、郭石夫、王明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墨真书画院副院长、东方名人书画院签约画家、新时代文化艺术人才中心艺术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电视台<墨香>名师课栏目主讲嘉宾、冰雪花鸟中国画创研人。2023 年被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栏目特聘为客座教授。2023 年由百杰艺术家组委会,文旅中国,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艺坛百杰艺术家>荣誉称号。

曾在北京、青岛、潍坊、宜昌、日本、韩国举办个展和联展,中国写意画作品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

出版画集

《王建忠·冰雪花鸟画作品集》;《王建忠作品精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盛世典藏——大国大家重点推荐王建忠作品集》;作品6幅入刊中国人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典藏画集》(大红袍综合卷);2幅作品入刊荣宝斋《时代新语,当代中国画作品雅集》。

<清凉世界>被湖南省挑花源淘渊明博览馆收藏。<鸣春>被淄博市大家境界美术馆收藏。<冰清玉洁>被。2013 年,〈玉堂富贵〉、〈荷风盛世〉被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物管理局收藏,装饰在中直北戴河西山区重要场所。其他作品被齐白石纪念馆,中国名家字画馆.澳洲中国美术馆及书画收藏家收藏。

作品赏析



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品读王建忠的冰雪花鸟绘画

文|刘波

近现代以来,传统花鸟画在图示构成、物象造型、笔墨精神、色彩对比等各个方面均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辉煌的成绩,尤其是吴昌硕、齐白石、王雪涛、潘天寿等绘画大家的经典力作引领了传统花鸟画时代发展方向。而至今天,花鸟画仍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不断总结古人创作的优良成果,并融入当下时代的精神感悟,让传统花鸟画始终呈现出勃勃生机的风采。

山东籍花鸟画家王建忠,以玉兰、墨竹为主要创作题材,并独创冰雪花鸟画绘画技法,其作品重在蕴意,依势行笔,笔墨清透,意境如诗,以精湛的创作手法建构出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貌,是中国当代花鸟画坛中佼佼者。


隐匿锋芒,舒缓形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典型画法,没骨绘画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对于色彩的过度、结构的转折以及边缘的塑造等方面对画家技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从细小微薄的精细塑造中抽丝剥茧,而且要将物象景致的自然特征充分展现出来,使得画面给人自然、亲切、真实的视觉感受,由此拉近读者与画家之间的距离。而在王建忠的“没骨玉兰”系列绘画中,笔法软柔而坚韧,精致且细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玉兰花雍荣华贵、端庄大方的姿态;墨法更是氤氲而起,隐匿锋芒,舒缓形意,畅快游艺于宣纸之上,晕染散开于黑白之间,既让玉兰花的本相造型更加立体,也使得画面灰色调的层次变化融合多样,由此一方面让莹润饱满玉兰花在二维画面中呈现出厚度,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其纯洁无瑕、优雅宁静的“玉兰温度”。所以说,在王建忠的笔下,原本悄然绽放的玉兰愈发显得清新醇香,令人薄醉,与此同时,穿插而行的盘虬枝干,使得画面在形式构图上透露着疏朗的静美,一只只小鸟憩息在树杈之上,颇有旋律的叫声划破花香笼罩的温馨与宁静,平添了静止画面的灵动感、趣味性以及丰富的生活气息。

通常来讲,画家在宣纸上呈现白色物象是非常困难的画法,特别是在没骨绘画中,当明度上十分接近时,对于物象边缘的细致处理尤为重要,色度过重会打破画面的和谐,而过浅又不符合现实感受,只有从灰色调中摸索并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才能精准彰显出所描绘物象的品格特性。由此反观王建忠的没骨花鸟画,其关键即是在灰色调中苦心寻觅不同的层级变化,如此达到笔墨格调与物象特质融合统一。首先,王建忠将画面的重颜色主要集中于树干部分,与洁白的玉兰花形成最为明确的对比关系,同时借助宣纸本身的浅黄色加以区分,加上红色花蕊的精彩点缀,恰到好处地将玉兰花推向画面的视觉焦点;其次,对于花瓣形状的描绘、边缘色彩塑造以及花朵前后叠加而产的灰度变化,是其作品中最为匠心的工细技法,不仅体现出不同角度下的形体的翻转变化,而且让洁雅柔软的花朵形态更加鲜活和生动。


傲骨凌雪,气象雄健
相较于没骨玉兰的精致、宁静与温馨,王建忠笔下的冰雪墨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的感受是更加大胆、锋利和畅快,他有意将灰色调渲染为背景的天空,增强了花鸟绘画的氛围气息,加上富有趣味性构图,再次强化了意境的营造——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一束束翠竹傲然挺立,不屈不挠,向世人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精神,让竹子的柔韧性和坚韧性在风雪中相得益彰。从笔墨技法上看,王建忠的“冰雪墨竹”系列作品依旧保持着墨色的纯净透亮,无论是浓重的笔墨塑形,还是浅灰的色调调和,都凸显着竹子傲人与谦逊的品格,竹节的身姿挺拔、叶片的交错叠加、雪花的凌空飘落、月色的柔和流淌以及双鸟的昂首瞻望,综合建构了一幅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画面。王建忠将这如同梦境般的幻想,注入了冰雪墨竹的抒写之中,将传统花鸟画指向了捕捉唯美风景的创作,即是从单纯的趣味性转向情感化的绘画思路,这在当代花鸟画坛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创新画法。

纵观中国美术史,传统的墨竹绘画往往是聚焦于竹子本身的造型和其延伸的品格寓意,而王建忠的作品中最与众不同的是重在意境的营造和情绪的抒写。例如在作品《月照一天雪》中,首先画面给予了观者一种非常罕见的仰视视角,皓月当空,清辉皎洁,在静谧的自然风景中微风徐徐拂来,漫天的白雪轻轻飞舞,竹子在皎洁的月光中影影绰绰的摆动枝叶,自然形成了一番别具一格的夜色美景;其次,在这清冷寂寥的氛围中,竹子的形态却在强烈的对比中显得更加坚硬爽朗,一身傲骨,连同竹叶的形态也相应的由圆润转变为刀锋般的尖利,王建忠的用笔自信爽快,酣畅淋漓,一举描绘出了竹子顶风战雪的雄健气象;最后,王建忠的作品中散发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每一幅画都好似是一首意境诗的写照,品读他的作品让人如痴如醉,久久沉浸其中。

综上所述,在王建忠的“没骨玉兰”和“冰雪墨竹”两种题材中,从技法的运用上看,显然是已经融会贯通,笔墨随着物象的特质而生成;从意境营造上看,无论是温馨精致的玉兰,还是傲然挺立的墨竹,都形成了独到的意蕴和品格,做到了将花鸟画的物象性进行了本质化提升,可以说王建忠的花鸟画中由单一转为丰盈的绘画理念,无疑是为中国传统花鸟绘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