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3秒内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注意这10个细节和4个指标

 谢耳朵馆长 2024-08-09 发布于四川
你能在3秒内分辨出一个人是否在对你撒谎?
虽然我们可能认为我们善于捕捉谎言,但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发现谎言更多地取决于说谎者的能力有多糟糕,而不是另一个人在发现谎言方面天赋有多好。
某些类型的撒谎(比如告诉别人你喜欢他们的衣服或喜欢他们的新发型)可能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
它们帮助我们保持和谐并培养更积极的人际关系,而其他谎言可能更具破坏性,并对心理健康和福祉造成严重损害。

们多久撒谎一次?

撒谎和欺骗是人类常见的行为,但直到最近,很少有人研究人们撒谎的频率以及他们能发现这种欺骗的频率。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可能时不时地撒谎。
其中一些谎言是“小小的善意谎言”,旨在保护别人的感情(“不,你一点也不胖!”)
在其他情况下,这些谎言可能要严重得多(比如在简历上撒谎),甚至是险恶的(掩盖罪行)。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撒谎。然而,一小部分人会经常撒谎,
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非常擅长撒谎,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对你撒谎时,很难分辨出来的原因。

象表明某人可能在撒谎

不幸的是,很少有一个明确的迹象可以揭示有人在撒谎。但是,有一些潜在的危险信号可能表明有人在撒谎,包括以下10个细节:
  • 含糊不清,提供的细节很少
  • 在回答问题之前重复问题
  •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故事
  • 说话断断续续
  • 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解释事物
  • 听起来像是在重复一个排练过的剧本
  • 当一个故事受到质疑时,不能提供具体的细节
  • 不能对简单的“是”或“否”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
  • 梳理行为,例如玩弄头发或将手指按在嘴唇上
  • 表明战斗或逃跑反应的身体变化,如出汗增加、肌肉紧张、烦躁不安和坐立不安

虽然其中一些线索可能会暗示某人在撒谎,但研究表明,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检测某人在撒谎。

怎么知道有人在撒谎?

如果你怀疑某人可能没有说实话,请查看以下指标以帮助区分真话和假话:

身体语言

在发现谎言时,人们经常关注肢体语言“讲述”,即揭示欺骗的微妙身体和行为迹象。
例如,耸耸肩、面无表情、无聊的姿势以及梳理头发或将手指按在嘴唇上等修饰行为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可能在撒谎。
然而,尽管这种肢体语言有时可能暗示欺骗,但研究表明,许多典型的“可疑”行为并不总是与撒谎有关。
心理学家霍华德·埃利希曼(Howard Ehrlichman)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在研究眼球运动,他发现眼球运动根本不意味着撒谎。
事实上,他认为,眼睛移动意味着一个人正在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正在获取他们的长期记忆。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眼球运动与认知活动有关。
同样,其他研究表明,尽管个人信号和行为是欺骗的有用指标,但其中一些最常与撒谎相关的信号和行为(例如眼球运动)是最不靠谱的预测指标之一。
这里的教训是,尽管肢体语言可能会有所帮助,但重要的是要注意所有可能的信号。

声音提示

不确定的言语可能表明不适和内疚的良心。如果这个人说话听起来有些心虚或支支吾吾,他们更有可能被认为是在撒谎。

一项研究发现,说谎者不太可能产生人们与说谎相关的暗示,可能是因为他们考虑了听众的期望并相应地修改他们的行为以降低被发现的可能性。
一些研究表明,口头暗示是区分真相和谎言的一种比较有用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线索更多地依赖于这个人所说的话的内容,而不是语气之类的东西。

语言提示

一个说谎的人,会遗漏重要的细节。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策略,利用认知负荷的概念来找出谎言。
说谎比说实话更能给人精神上的负担。如果增加更多的认知复杂性,行为线索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
说谎不仅对认知要求更高,而且说谎者通常会花费相当大的精神能量来监控他们的行为和评估反应以保持可信度。

坦率地说,撒谎会让人精神疲惫。
它通常需要追求一个目标,使用工作记忆来维持谎言,使用心理灵活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使用注意力来监控情况。
增加精神负担会使说谎变得更加困难,并且会给认知带来负担。
一些专家认为,过分依赖某些信号可能会损害检测谎言的能力。

本能暗示

最重要的是,倾听你的直觉反应。
研究人员让 72 名参与者观看了与模拟犯罪嫌疑人的采访视频。
有些人从书架上偷走了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其他人则没有。
所有嫌疑人都被告知他们没有拿走这笔钱。采访者无法始终如一地发现谎言,
只有43%的概率准确识别出说谎者,而48%的概率准确识别出说真话的人。

研究人员使用内隐行为反应时间测试来评估参与者对嫌疑人的更主动和无意识的反应。
受试者更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不诚实”和“欺骗”等词与实际上在撒谎的嫌疑人联系起来。
他们也更有可能将“有效”和“诚实”等词与说真话的人隐含地联系在一起。
结果表明,人们可能对某人是否在撒谎有一种无意识的、直觉的想法。

什么撒谎很难被发现?

有意识的反应可能会干扰我们的自动联想。
人们不再依赖本能,而是关注与撒谎相关的刻板印象行为,例如坐立不安和缺乏眼神交流。
然而,过分强调这些不可靠的指标使得区分真相和谎言变得困难。
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在发现谎言方面的能力很差。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实验室环境中,人们只能准确检测到 54% 的谎言,其中还不乏有偶然因素。
一项研究发现,训练人们检测谎言可以将正确率提高到大约 70%。
而现实情况是,没有普遍的、确定的迹象表明有人在撒谎。研究人员与撒谎有关的所有迹象、行为和指标都只是可能揭示一个人是否真诚的线索
下次当你试图衡量一个人讲话的真实性时,不要再看那些陈词滥调的“撒谎迹象”,
而是学习如何发现可能与欺骗有关的更微妙的行为。
必要时,可以增加对方精神压力,通过要求说话者以相反的顺序讲述故事,使说谎更加精神上负担。
最后,也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信你的直觉。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文关键词:说谎、语言、心理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