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济疼痛科肌肉学习笔记-斜方肌

 板桥胡同37号 2024-08-10 发布于天津
Image

位置:肩颈和背部浅层

起点:上项线内1/3、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部止于锁骨外侧1/3    中部止于肩峰和肩胛冈上缘外侧。下部:止于肩胛冈的内上缘。

Image

神经支配


     斜方肌的运动供应源于副神经,也称CN-XI,斜方肌的感觉,包括疼痛和本体感觉或空间位置感,通过第三(C3)和第四(C4)颈神经的腹支发生。

Image

功能解剖


(1)斜方肌有3 个不同方向的纤维,包括上部纤维、中部纤维和下部纤维。

(2)上部纤维向上走行,与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协同作用,可耸肩;还可完成头颈的伸展、侧屈和向对侧旋转。

(3)中部纤维水平走行,与菱形肌协同后拉肩胛骨,使其靠近脊柱正中。

(4)下部纤维向下走行,能下降肩胛骨;上部纤维和下部肌纤维协同作用也可使肩胛骨上回旋。

Image

以下是可能导致斜方肌疼痛的常见运动模式或日常习惯:

1.长时间打字,特别是如果桌子高度使您抬高肩膀才能接触键盘;

2.耸一侧肩膀,将手机放在肩膀和耳朵之间;

3.一侧携带背包或包;

4.弹吉他等重复动作可以收紧抬高的手臂一侧;

5.弯腰坐着每天将头向前拉几个小时,在桌面显示器上阅读小文本(这会导致头部前倾,从而引发上背部疼痛)。

都有哪些症状呢?


1.颅底、耳部之上、眼周或眼部后方区域疼痛。

2.肩胛带区域局部疼痛。

3.两边肩胛骨之间局部疼痛。

4.无法向侧面旋转或倾斜头部。

Image

康复指导


  01上斜方肌自我拉伸

  坐姿或站立姿势,右手置于身体后侧,抓住凳子下缘,左手屈曲置于头部后方。

  头部左侧屈,并向右侧旋转,左右手同时施加一个相反的牵拉力,从而伸展右侧上斜方肌。

  完成规定时间,换对侧进行。

  3组,每组15~30秒。

Image

  02中斜方肌自我拉伸

  站姿俯身屈髋,左手扶住固定物,右手持重物,手臂自然下垂。

  利用重物牵拉肩胛骨外展,与此同时,右臂内旋,增强牵拉感觉。

  也可以右手抓住固定物,身体向上顶,从而使肩胛骨外展,拉伸中斜方肌。

  3组,每组15~30秒。

Image

  03下斜方肌自我拉伸

  呈前后站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手抓住高于肩部的固定物。

  右手固定,身体向后顶,同时向左侧旋转,从而拉伸右侧下斜方肌。

  完成规定时间,换对侧进行。

  3组,每组15~30秒。

Image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付万林

Image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Image

上海仁济疼痛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