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第十三章治风剂—疏散外风—小活络丹(活络丹)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8-15 发布于甘肃

图片

一起学习吧

图片

图片

     

小活络丹(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两(各180g)

 乳香研

 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66g)

【用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3g),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汤送下亦可。(现代用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末,过筛,加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丸,每日2次,用陈酒或温开水送服;亦可做汤剂,剂量按比例酌减,川乌、草乌先煎30分钟。)

图片

图片

【功用】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

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小活络丹也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方。

图片

图片

病机分析:

从主治证候分析来看,它主要针对两类病,这两类病一个是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至始为痹,风寒湿痹证。一个是中风的,相当于中风后遗症。共同特点是日久不愈,或者治疗不得当,或者没有治疗。到最后都形成如中风之后,可以造成半身不遂,依靠人体正气在恢复期那段时间内能够恢复一大部分。因为病较轻,能恢复一部分,但是经络中气血瘀滞就会影响到津液的输布,到一定程度就造成瘀血、痰浊,痰瘀交结。所以日久不愈以后,气血瘀滞,津液凝滞,痰瘀交阻,到这个阶段就有运动障碍,往往在局部有一些器质性的病变。经络中有湿痰、死血,可以不仁不用,所以反映出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甚至于变形,关节屈伸不利。那这个时候治疗呢?用一般的温通筋脉的方法不够,后来病程较长不是外风了,是有病理产物造成的,气血的瘀滞,痰凝痰瘀的结合。从开始的不用到肢体筋脉疼痛,拘挛,屈伸不利,那是既涉及筋骨,不是开始的风邪、开始的风寒湿,而是到肝肾,肝肾有时候也亏虚了。屈而不伸叫筋病,伸而不屈叫骨病,古人这样分了。那涉及肝肾,涉及筋骨,病理产物阻滞是主要毛病。那长期的治疗用小活络丹就不是说吃几天,而是服用时间较长。用缓治来驱逐骨节经络的湿痰、死血,解除这个痰和瘀。这个方子以祛邪为主,往往配合其他扶正之品。这个小方是以祛除筋骨经络湿痰、死血为重点。

图片

图片

治法: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祛除病理产物是它主要的功用。

图片

图片

方义分析:

君药是川乌、草乌,有较强的祛风除湿作用,也有较强的止痛作用。经络湿痰、死血痹阻之后,不通则痛,疼痛是很突出的。由于内在气血、痰瘀这类的阻滞,外来气候风寒湿变化可以内外合邪,加重病情,反复发作就越来越重。所以用川乌、草乌有较强的祛风止痛作用。天南星这里一般都用制南星,可以祛风化痰,增强川乌、草乌的祛风湿作用。由于病程较长,瘀血瘀滞时间较长,所以说它往往是死血了,用了乳香、没药,有较强活血止痛作用。用地龙来通络,既能除湿,祛痰湿,又有通络作用。服用的时候用酒配合,促使药物的布散。所以此方整个比较突出的是风湿,湿痰瘀血兼顾。风湿痹阻经络以后,瘀血痰湿它是兼顾的。同时配合通络药,长期服用,有一种缓治,助消化的特点。而且这个方止痛作用比较强。虽然它是缓治,但用川乌、草乌、南星这类还是比较辛温燥烈,所以一般来说还要配合一些制约药或者汤药配伍服用,单服这个不宜,而且不能量太大。因为这个方药力峻猛,体质壮实的可以,如果有些病程久了,体质亏虚了,更要注意用量,还要配合扶正之品。阴虚有热的不适合这个方。孕妇也不适合使用,川乌、草乌有一定的毒性。小活络丹是传统固定配方的常用的成药,也是中国药典上一个确定的中药药典方。

关于散外风的作用,小活络丹比较特殊一点,它不仅仅是散,散的力量并不是很强,而是针对经络的湿痰、死血,祛风寒湿,同时化痰活血通络这方面作用比较强。适合于痹证日久,中风以后气血瘀滞日久,往往具有像骨节这类不仅仅是不用,还可以变形,屈伸不利,功能障碍明显的这个特点。这个方是常用方,有成药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