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 6针对胰岛素抵抗如何运用经方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以实证为主, 且多与痰、 热、 瘀有关。 我们把临床常见的证型归纳为以下6种: 6 1痰湿肥胖型: 代表方: 小陷胸汤、 半夏厚朴汤、 硝石矾石散。 患者多见于糖尿病发病之前, 即单纯的高胰岛素血症时期, 表现为中心性肥胖, 活动后气促、 胸闷不舒, 亦见于糖尿病发生后, 尚未出现严重的瘀、 热证候时。 常见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 舌苔白滑。 经验方: 杏仁、 自蔻仁、 生薏苡仁、 清半夏、 竹叶、 滑石、 厚朴、 生山楂: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38条: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第5条: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半夏厚朴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 第19条: 黄家, 日晡所发热, 而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 少腹满, 身尽黄, 额上黑, 足下热, 因作黑疸。 其腹胀如水状, 大便必黑, 时溏, 此女劳之病, 非水病也。 腹满者难治, 硝石矾石散主之。 ) 6. 2肝胃郁热型:代表方: 大柴胡汤。 患者常见形体壮实、 面色隐红、 口干、 口渴、 口苦、 口臭、 多饮、多食、 急躁易怒、 两胁胀满、 小便黄赤、 大便干结, 舌质红, 苔黄, 脉弦实有力。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03条: 太阳病, 过经十余日, 反二三下之, 后四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末解也, 与大柴胡汤, 下之则愈。 ) 6, 3胃肠郁热型:代表方: 大黄黄连泻心汤。 患者常见肠燥便秘。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5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 6. 4瘀热互结型:代表方: 大黄黄连泻心汤合抵当汤。 此证患者除了热象外, 还有一些早期瘀血的表现,如舌质暗红或隐紫, 可有瘀斑瘀点, 舌底脉络淤滞等。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5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 第124: 太阳病六七日,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 ) 6. 5痰瘀互阻型:代表方: 小陷胸汤和抵当丸。 患者常见舌暗, 苔厚腻, 脉弦滑。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38条: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第126条: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 当下之, 不可余药, 宜抵当丸。 ) 6, 6络脉瘀阻型: 代表方: 抵当汤、 抵当丸或大黄蛰虫丸。 患者常见舌底脉络迂曲、 怒张、 青紫。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24: 太阳病六七日,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 《伤寒论》 第126条: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为有血也, 当下之, 不可余药, 宜抵当丸。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 第18条: 五劳虚极赢瘦, 腹满不能饮食, 食伤, 忧伤’ , 饮伤, 房室伤, 饥伤, 劳伤, 经络营卫伤, 内有干血,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 大黄蛰虫丸主之。 ) 7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如何运用经方 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综合征, 除糖尿病外还包括高血脂、 高血压、 脂肪肝、 高尿酸血症、 高粘血症等, 它们都是糖屎病综合控制的重要因素, 其中不少证候用经方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 往往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同时伴有肥胖的问题,并日高血压、 异常脂蛋白血症也是胰岛素抵抗常见的加重因素。 运动减肥、 降压调脂都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方法。 在此除介绍我们运用经方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体会外, 一并介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联系的代谢综合征中的病症治疗中经方的应用。 7. 1肥胖: 肥胖往往是糖代谢、 脂代谢、 嘌呤代谢紊乱, 施压升高的根本原因。 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必须把它放入代谢综合征的大背景下全面综合整治。 首先要分清主线, 辨别脉损、 络损, 综合调控, 降糖降压调脂; 消除肥胖当分实胖、 虚胖, 中鹾结合, 治标治本两顾。 老年人肥胖以虚居多, 且以女性为多, 年轻人肥胖以实居多, 且咀男性为多。 实胖者偏重于痰浊证, 虚胖者偏重于水湿证。 治疗上应各有侧重, 实胖应偏于化痰, 虚胖应偏于利湿。 实证用大柴胡汤, 疏肝泻热和胃, 开畅中焦。经验方: 北柴胡、 黄芩、 黄连、 枳实、 白芍、 清半夏、 生大黄、 水蛭、 桃仁 虚证用半夏泻心汤, 健运脾胃。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03条: 太阳病, 过经十余日, 反二三下之, 后四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 下之则愈。《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 第10条: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 ) 7. 2高血压病: 临床上我们常以脉压分虚实, 以脉象分虚实。 脉压差大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增高类裂者, 往往是微血管、 小血管不畅引起的血压升高, 治疗应活血通络; 脉压差小属于水钠潴留型, 治疗应在活血的基础上加强利水。 脉沉细弦数者属阴虚火旺; 脉洪大有力者往往有水钠潴留。 代表方: 阴虚火旺型用黄连阿胶汤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微血管病变型用抵当丸; 水湿潴留型用五苓散。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303条: 少阴病, 得之二三口以上, tc,,ee烦、 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 《伤寒论》 第107条: 伤寒八九日, F之,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论》 第126条: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 当下之, 不可余药, 宜抵当丸。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乖J淋病》 第4条: 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宜利小便发汗, 五苓散主之。 ) 7. 3脂肪肝 代表方: 四逆散合下瘀血汤、 小陷胸汤、 硝石矾石散 运用要点: 脂肪肝患者常同时存在气滞、 血瘀、 痰阻证候, 故以四逆散调气, 下瘀血汤活血, 小陷胸汤合硝石矾石散化痰。 (注: 硝石即火硝, 性味苦寒, 功能消瘀泄满。 矾石即皂矾, 性味酸寒, 功能如血除湿。 右二味, 为散, 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i) 经验方: 白矾、 广郁金、 清半夏、 胆南星、 全瓜萎、 桃仁、 水蛭、 大黄、 泽泻、 榔片、生山楂、 决明子。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308条: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泻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第5条: 产后腹痛, 法当以枳实芍药散, 假令不愈者, 为腹中青干血着脐下, 宜下瘀血汤主之。 亦主经水不利。 《伤寒论》 第138条: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疽病》 第19条: 黄家, 日晡所发热, 而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 少腹满, 身尽黄, 额上黑,足下热, 因作黑疽。 其腹胀如水状, 大便必黑, 时溏, 此女劳之病, 非水病也。 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 7. 4高粘血症: 代表方: 抵当丸, 桃核承气汤 运用要点: 高粘血症以血瘀为主要病机, 用水蛭类方剂治疗, 可改善血粘度, 常配合丹参注射液静点。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i26条: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 当下之, 不可余药, 宜抵当丸。 《伤寒论》 第106条: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血自下, 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 7-5血脂紊乱: 代表方: 泻心汤合抵当丸, 硝石矾石散, 小陷胸汤 运用要点: 高脂血症常与痰、 湿、 瘀、 热有关, 用泻心汤清热通腑, 抵当丸化瘀通络,硝石矾石散, 小陷胸汤化痰。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第17条…心气不足, 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 第126条: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 为有血也,当下之, 不可余药, 宣抵当丸。 《金匮要略・黄疽病》 第19条: 黄家, 日晡所发热, 而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 少腹满, 身尽黄, 额上黑, 足下热, 冈作黑疽。 其腹胀如水状, 大便必黑, 时溏, 此女劳之病, 非水病也。 腹满者难治, 硝石矾石散主之。 《伤寒论》 第138条: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 7. 6高尿酸血症: 代表方: 大黄硝石汤 运用要点: 高尿酸血症病机属下焦湿熟瘀毒, 本方以大黄、 硝石泻热逐瘀, 黄柏、 栀子苦燥清利, 故能治高尿酸血症, 可配合大叶金钱草, 海金砂等。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黄疸病》 第21条: 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 宜大黄硝石汤。 ) 8结语。 总之,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涉及内外眼妇各科和五脏系统的方方面面, 经方虽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但在治疗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 消除血糖难控因素、 防治并发症以及郁热虚损全过程的治疗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运用经方的一点心得, 希望能与同道分享: 经方应用积累的经验甚丰, 可参考之病例记载甚多。经方的临床应用在于灵活, 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 经方是固定的, 运用经方而又不能拘泥于经方, 有时足在一方的基础上加减; 有时则是两方或数方的组合, 有时需要与时方相结合。 用之得法, 疗效确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