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肢静脉曲张的口服药物

 钱首相小泉 2024-08-21 发布于江苏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与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遗传因素有关。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因素导致下肢静脉压增高,管腔扩张,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部分患者可出现小腿部色素沉着、湿疹、溃疡和浅静脉血栓形成。

调查显示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9%,其中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一、发病机制
静脉负责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带回心脏。
为防止血液倒流,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若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则血液发生倒流,导致下肢静脉血液瘀滞,静脉管腔扩张、不规则膨出、扭曲、变性。
图片
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
图片
二、静脉严重程度评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小隐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双侧下肢均可发病,左下肢多见,和长期站立、肥胖及妊娠等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和乏力感,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部分患者可发生浅静脉血栓形成、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
图片
三、下肢静脉曲张的口服药物
药物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保守治疗中不可或缺。
最常用的药物为静脉活性药物
共同机制:(1)增加静脉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2)保护静脉,提高静脉弹性,增加静脉张力;(3)抗氧自由基,保护受损伤的组织细胞。
可与硬化剂治疗、手术和(或)压力治疗联合使用,推荐至少使用 3~6 个月。
1.黄酮类药物
黄酮类药物在众多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中获得较高级别的推荐。微粒化纯化黄酮类的小肠吸收率是非微粒化黄酮类的2倍。
常用药物为地奥司明片。
图片
地奥司明片,每片含微粒化、纯化的黄酮类化合物500mg,其中地奥司明450mg,以橙皮甙形式表示的黄酮类成分50mg。
具有静脉抗炎作用,可抑制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2.七叶皂苷类
主要成分为七叶素和马栗种子提取物,国内外应用广泛。
①七叶皂苷钠片:
图片
主要组分:七叶皂苷钠A、B、C、D。
②迈之灵片:
图片
主要成分:马栗提取物。
作用:
1):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减少渗出,减轻水肿;
2):增加静脉张力,活化静脉瓣膜,促进静脉回流;
3):清除自由基,保护受损伤的组织细胞。
3.香豆素类
来源于草木犀植物提取物。
草木犀流浸液片:
图片
主要成分:草木犀流浸液

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血液流量,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水肿。

口服药物小结:
图片
特别提醒:
以上所有药品,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药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