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家坡汉简中的五行

 玉井奥诀 2024-08-23 发布于浙江

孔家坡汉简中的五行

《孔家坡汉简·岁》:

天不足西方,天柱乃折。地不足东方,地维乃绝。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于是名东方而尌(树)之木,胃(谓)之青;

名南方而尌(树)之火,【胃】(谓)之赤;

名西方而尌(树)【之】金,胃(谓)之白;

名北方而尌(树)之水,胃(谓)之黑;

名中央而尌(树)之土,胃(谓)之黄。

于是糺(纠)胃(谓)而定四乡(向),和阴阳,雌雄乃通。于是令日当月,令月当岁,各十二时。

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

□□,西方(苦),北方齐(辛),中央甘,是【胃(谓)】五(味)。

东方征,南方羽,西方商,北方角,中央宫,是胃(谓)五音。

□□……音者以占悲乐。

于是令火胜金,令水胜火,令土胜水,令木胜土,令金胜木,是胃(谓)五胜=(胜,胜)者以占强弱,各居而乡(向),必和阴阳,结解必当。于是令东方生,令南方长,令西方杀,令北方臧(藏),令中央兼收,是胃(谓)五时。

春以徼秋,夏以徼冬,秋以徼春,冬以徼夏,是胃(谓)四时。

春徼戌也,是胃(谓)伍(吾)且生,子毋敢杀,尽春三月解于戌。

夏徼于丑也,是胃(谓)吾且长,子毋敢臧(藏),尽夏三月乃解于丑。

秋徼辰也,是胃(谓)吾且杀,子毋敢生,尽秋三月乃解于辰。

冬徼未也,是胃(谓)吾且臧(藏),子毋敢长,尽冬三月乃解于未,是胃(谓)四时结。

(按:《张家山·引书》:春产、夏长、秋收、冬臧(藏),此彭祖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为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结解不当,五谷不成,草木不实,兵革且作,六畜脊(瘠),民多不羊(祥),刑、正(政)乱。结解句(苟)当,五谷必成,草木尽实,兵革不作,刑、正(政)尽治。

正月并居寅,以谋春事。必温,不温,民多疾,草木、五谷生不齐。

二月发春气于丑,是胃(谓)五(吾)已生矣。发子气矣,必风,民多腹肠之疾,草木不实。

三月止寒于戌,是胃(谓)吾已成矣,子敬毋杀。必温,寒,名曰执,蚤(早)寒蚤(早)执,莫(暮)寒莫(暮)执,终日寒三执。

四月并居卯<>,以受夏气。必温,不温,五谷夏夭,草木不实、夏洛(落),民多战(瘅)疾

五月治虫于辰巳,是胃(谓)吾巳长矣,子戒毋敢徼。必星(晴),小雨小虫,大雨大虫。

六月止云(雾)于亥,是胃(谓)吾已长矣,子毋敢徼。大雨大徼,小雨小徼。

七月并居申,以行秋气。必寒,温,民多疾病,五谷夭死。

八月止阳气于未,是胃(谓)吾已杀矣,止子气。必寒,不寒,民多战(瘅)疾,禾复(覆)。

九月为计于卯,蚤(早)风以于草木,温以清,五官受令,其风忘,有大事,计不成。其黄也,有土功事;其黑也,有忧;其白,有兵;其青也,有木功事;其赤也,民多战(瘅)疾,鬼火哀

十月称臧(藏)于子,必请(清),风忘,有大事,受臧(藏)不成。

十【一】月盾(循)事于酉,必请(清),风忘,正(政)乱,下不(听)。

十二月置、免于午,必请(清),风忘,执正(政)、置官不治,若有大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