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文字运用训练题1---新高考语文高分的基础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8-25 发布于甘肃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些医美整形机构的描述中,不同部位的整形“明码标价”,“成功案例”在手术前后的鲜明对比似乎也暗示着,顾客只要支付相应价格,就能迅速收获美貌、开启崭新人生;相比之下,手术前后伴随的痛苦与风险却往往被 ①     ,甚至置后再提。医美机构的这类宣传侧重于将价格与效果挂钩,如同“回音壁”般强化着有整形意向群体的客观需求,某种程度上催生、助长了社会中的“容貌焦虑”,这种焦虑与压力的“魔咒”还愈发盘踞于年轻群体。某些医美机构恰恰利用部分年轻消费者的专业认知不足与跟风冲动心理,借机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每个人都有追寻外在美的权利,但需要认识到,不惜“ ②      ”或许能购得一次外形改变,却不能应允任何凭靠外貌的“开挂”人生。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需要在追责那些无良机构对容貌焦虑的过度渲染、手术台上的违规操作之外更注重时常促动大众斟酌反思社会对个体外形的评判标准。殊不知,在社会发展     ③    “时代审美”迭代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自身的“价值观整形”显得更为重要。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两处使用比喻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轻描淡写 ②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③日新月异/与日俱进/一日千里   
19. 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需要追责那些无良机构对容貌焦虑的过度渲染,还要追责他们在手术台上的违规操作,更要注重时常促动大众斟酌反思社会对个体外形的评判标准。   
20. (1)第一处比喻:①构成:将“医美机构的这类宣传”比喻成“回音壁”。②表达效果:渲染了商家将价格与效果挂钩的宣传行为,生动贴切。
(2)第二处比喻:①构成:将“焦虑与压力”比作“魔咒”。②表达效果:强调了焦虑与压力之大,形象鲜明。
【解析】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说的是跟“迅速收获美貌、开启崭新人生”相比,手术前后伴随的痛苦与风险却往往被轻轻带过,故选用“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意思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加重视,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第二处,依据前文“不惜”、后文“购得”可知,这里是说医美需要高额的费用,故选用“一掷千金”或“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现形容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
挥金如土:指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第三处,依据语境说的“'时代审美’迭代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可知,此处强调社会变化、发展很快,故选用“日新月异”“与日俱进”或“一日千里”。
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形容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与日俱进: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进步。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
一日千里:一日能行千里之远。形容良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中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确定提取句子的主干及直接修饰成分: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需要更注重时常促动大众斟酌反思社会对个体外形的评判标准。
然后把句中的“在追责那些无良机构对容貌焦虑的过度渲染、手术台上的违规操作之外”添上主语和谓语“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需要”后改成两个句子: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需要追责那些无良机构对容貌焦虑的过度渲染;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还需要追责他们在手术台上的违规操作。
最后适当使用代词,给改好的三个短句排序为:抓住“医美乱象”的症结,需要追责那些无良机构对容貌焦虑的过度渲染,还要追责他们在手术台上的违规操作,更要注重时常促动大众斟酌反思社会对个体外形的评判标准。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1)“医美机构的这类宣传侧重于将价格与效果挂钩,如同'回音壁’般强化着有整形意向群体的客观需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医美机构的这类宣传”是本体,“回音壁”是喻体,“如同”是比喻词,将“医美机构的这类宣传”比喻成“回音壁”。结合“强化着有整形意向群体的客观需求,某种程度上催生、助长了社会中的'容貌焦虑’”可知,“回音壁”的比喻生动贴切地渲染了商家将价格与效果挂钩的宣传行为。
2)“这种焦虑与压力的'魔咒’还愈发盘踞于年轻群体”,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这种焦虑与压力”是本体,“这种焦虑与压力”是喻体,将“焦虑与压力”比作“魔咒”,生动形象地强调了焦虑与压力之大。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几年,在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整牙市场方兴未艾,儿童口腔连锁诊所也已经随处可见。据媒体报道, ①   。在这类儿童口腔诊所中,低龄矫治已经蔚然成风,甚至建议一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在他们的营销话术中,牙颌畸形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基本不复发”
一岁半的幼儿就开始佩戴牙套,三岁孩子每天戴牙套 12 小时……这些案例仅仅听着就让人不适。年幼的孩子不会表达,无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   ,甚至还会因为幼儿的不懂配合、不会排解而显得更加痛苦。真有必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受这份苦吗?在权威专家看来,“早发现早治疗”的概念在儿童领域是错误的。
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遭受痛苦,但当商家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进行营销时,心理防线就很容易被攻破了。颜值焦虑之下,家长们普遍愿意为孩子的外貌花钱。而另一方面,一些诊所则反复宣传“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甚至还有儿科诊所编造出一些子虚乌有的口腔问题,劝说家长治疗。 ③   ,家长们纷纷为低龄孩子正畸掏钱也就不奇怪了。
21. 下列出自文中的语句,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基本不复发”
B. “早发现早治疗”
C. “为孩子好”
D. “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21. B    22. ①一些商家将眼光投向低龄儿童/有些诊所把整牙推向了低龄儿童
②但口腔矫治的疼痛不会少/但实际上能感受到矫治的痛苦
③在这样的心理攻势之下/由于这样的心理攻势
【解析】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直接引用;
B.表示强调;
C.直接引用;
D.直接引用。
故选B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文已经提及“儿童整牙热潮”,后文提到“低龄矫治”,所以关键词必须包含“低龄儿童”,可填“一些商家将眼光投向低龄儿童”或“有些诊所把整牙推向了低龄儿童”;
②前文是“无法说出自己的感受”,这里构成一个转折关系,应填实际感受。后文提到“甚至还会……更加痛苦”,故感受的内容应该是“疼痛”或“痛苦”,可填“但口腔矫治的疼痛不会少”或“但实际上能感受到矫治的痛苦”;
③根据后文,这里应该填一个条件,前文提及都是对家长的心理攻势,故应填“在这样的心理攻势之下”或“由于这样的心理攻势”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