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太软 嘴太毒 前段时间,我讲过,做管理,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管好自己的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领导:做管理,基本靠“变脸”。 明明上一秒,还满面春风,下一秒,说变脸就变脸。员工生怕下一个被领导拖出去骂的,会是自己。 对于他而言,打工就跟谈恋爱一样,今天我能否快乐,能否高质量产出,全看领导的心情。 把喜怒无常,变成自己的管理手段,通过“变脸”,去树立自己的威信,认为这样就能让员工尽心尽力。 试图通过嘴来给他们压力,想让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激励他们变得更好,更积极,更主动。 想法是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 人心都是相通的,你怎样用自己的心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怎样的心对待你。 想要让员工认可你,愿意和你一起奋斗,就必须把握这两个原则: 1. 对事不对人。员工犯错时,要就事论事,不要直接说他不行,更不能用那些伤人自尊的语言。 “骂人”时,要保持冷静,要拿出真凭实据,明确地指出,到底是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人都喜欢听对自己有利的话,如果你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问题,并给予建议,员工多数时候是愿意改变的。 2. 不要随意否定。有的管理者,总喜欢否定员工的付出和努力。 无论员工付出多少的努力,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工作结果频繁否定。 尤其是当员工拿到好的结果时,他总会认为,员工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 员工做得好时,该表扬就得表扬,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嘴太毒,容易打击员工的自信心。 手太长 做管理这么多年,我发现有很多管理者,都有一个通病,做管理,习惯把手伸得太长。 做起事来,就像军队的先锋,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对下属从头管到脚。 看见下属工作效率过低,就会撸起袖子亲自下场。 表面上看,这类管理者,还挺受人爱戴的——有人能带自己躺赢,自己只要跟着打打下手就行了,谁会不喜欢呢? 事实上,这种带团队的方法,对企业而言,是不利的。 事无巨细,对下属从头管到脚,往往会带来两大危害: 一是,下属得不到成长。什么事都管,下属就会无所适从。 遇到问题,他会习惯性依靠你来解决,而不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二是,你自己会累死。随着业务的扩展,团队的发展,你的工作量日益剧增。 如果对下属事事过问,从头管到脚,你的工作量就会大增。 而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的时间被下属大量占用,就没有时间做那些本来该你做的事情。 企业更需要管理者做统帅,而不是先锋。 你个人的能力终归是有限的,一个人扛起5个人的业绩是可能的,但扛起500个人的业绩则非常不现实。 所以,管理,千万不要从头管到脚。 优秀的管理者,并不是凡事亲力亲为,而是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优势,将1+1发挥出大于2的效果。 一个人单打独斗,最多只能赢得100个客户;但靠团队作战,可能会赢得1万个客户。 “解放双手”很重要,手太长,是不利于员工成长的。 腿太懒 我经常讲,无论你是高管,还是基层管理者,都不要总躲在“象牙塔”里,多去跑跑一线,腿不能太懒。 很多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办公室将军”,他们不出去拜访客户,不深入一线。 杰克·韦尔奇曾说,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开内部会议,下午不重要的时间见客户; 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见客户;下午尽量少的时间开内部会议。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你不去见客户,离一线很远,你很难知道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 缺乏对变化的感知,怎么可能做好业务? 真正的将军,都是在一线,和兄弟们共同作战。枪一响,办公室里,是不会有将军的。 我们以前,会要求管理者,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要走出去。 因为再好的策略,如果执行不到位,那就是一条“伪策略”。因此,我们会进行走动式管理。 何为走动式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望闻问切”。 望,就是观察团队的工作状况。不仅要观察员工的表情、眼神,还要观察与他人对话的音量。 眼神没有互动,声音低下,说明当下的氛围是不好的。 闻,就是闻对方的气场。去感受团队每个人的气场,判断这样的气场,是否合拍。 问,就是要勤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对方目前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切,就是以小见大。从小细节中去觉察问题,切中问题的要害,追根究底,抓住问题的根源。 不要总是坐在办公室里,要俯下身来,去感受前线的炮火。 腿太懒,容易自废武功。 还有一类管理者,他们目光非常短浅,喜欢急功近利,通常会有这三个表现: 首先,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对下属的成长,没有耐心,培养员工时,为了眼前的利益,特别容易心急。 当员工成长偏慢时,就会批评他们:“你真的太笨了,教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会?” 事实上,很多你认为简单的事,员工未必很简单。同样是拜访客户,你的思路和他的思路,一定也是各有千秋。 辅导员工,不要指望教一遍就会。辅导员工,要慢工出细活,要有耐心,要持续投入。 从长期价值来看,你把培养下属当成投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资。 其次,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有些管理者,在给员工布置任务时,总喜欢说:“我不管你怎么做,我只看结果。” 当员工遇到困难时,总会说:“别跟我讲那么多借口,我只要结果。” 但事实上,一味只问员工要结果,是拿不到结果的。 有句话说得好,管理高手追过程,管理小白追结果。 不追员工过程的管理者,基本都是不合格的。好的过程,往往就会代表稳定的结果。 最后,只重自己,不重团队。 凡事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不关注团队的利益,这样的管理者,注定走不长远。 现在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单打独斗是成不了气候。 真正的领导力,一定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越是大格局的人,越懂得为他人着想。 阿里有一句土话,领导者之所以能成为领导者,不是因为肌肉,也不是因为拳头,而是因为心中有爱。 心中有爱,就是最大的利他。 成熟的管理者,会把握好度,懂得细水长流,不会急于求成。 眼太浅,很难收获民心。 最后,总结一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没有平庸的团队,只有平庸的管理者。一流的领导,从不会触碰这5大管理禁忌:心太软、嘴太毒、手太长、腿太懒、眼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