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淤堵是百病之源,灸透这几穴,少生病!

 江海博览 2024-09-08 发布于浙江
在中医理论中,腹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包含了多条经络,以及多个脏腑,更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与汇聚之地。因此,腹部直接关系到全身的健康基础。

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生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下,腹部也成为了容易寒凝和淤堵的地方。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腹部肥胖、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等问题往往长期积累,最终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Image

Image

腹部淤堵的危害

阳气运行受阻

中医理论认为,阳气具有温熙、推动、气化等作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若是腹部淤堵,则易影响人体的阳气运行,导致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失于温熙,进而产生畏寒怕冷、手脚冰箱等症状。

男科、妇科问题

腹部淤堵的人,容易出现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等现象,进而引起痛经、月经不调、前列腺炎等健康问题。

脾胃问题

脾胃位于腹部,那么当腹部淤堵的时候,便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常、气机不畅,进而引发一些脾胃问题,比如腹胀、腹泻、腹痛等。

肥胖与衰老

腹部肥胖是腹部淤堵的直观表现,长期淤堵还可能会导致肌肉松弛、下垂等问题,同时还容易加速衰老过程,降低免疫力。

Image

艾灸推荐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其属任脉。艾灸此穴,有助于培补元气、补益下焦、温经散寒、促进腹部气血循环,缓解腹部冷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Image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在中医理论中,神阙穴与人体的重要脏腑器官紧密相连,是气血汇聚之地。艾灸此穴,有助于温阳固本、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虚寒体质,缓解腹痛、腹泻、宫寒、痛经等症状。


Image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艾灸此穴,有助于和胃健脾、补中益气、降逆利水疏利中焦气机,改善脾胃虚寒,缓解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Image

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中医认为,气海穴与人的元气相通,是元阳之本,真气生发之处。艾灸此穴,有助于补益元气、扶阳固脱、温经散寒、提升免疫力,改善气虚体质,缓解因虚寒而引起的男科、妇科问题。


Image

建议在艾灸前先辨证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的艾灸方法和穴位。若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免费帮您辨证体质

Image

END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