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淋——李可医案详解

 金坛区 2024-09-15 发布于上海

缅怀李老!

图片

图片

图片

解析:

乔香梅,26岁,南关矿家属,1977年8月5日初诊。3年前患急性尿路感染,初病服呋喃但丁,输红霉素可解,复发再用则无效。

患者病史3年,已属慢性疾病。西医抗生素初期有效,后期无效,因为患病之初,患者正气尚足,邪从实化热化,所以抗生素治热证有所小效。后期患者正气渐损,邪从虚化寒化,抗生素寒凉,所以用之无效。此与后文患者服用苦寒药初服见效,后反增重之理同。临床中,常见此现象,应该有许多患者感同身受,初服有效,后则无效甚至加重,多半就是苦寒药所致。

曾去西安、太原求治于中医,服药200剂以上,皆初服见效,继服则反增重。患者存方厚厚一叠。检视,以八正、导赤居多,甚则连翘败毒、凉膈增液复方。愈服,症愈缠绵,正气日见疲惫。

患者服药200剂以上,皆苦寒清热、滋阴清热等药,苦寒药伤及中焦与下焦阳气,阳气一伤,无法温化湿气,所以病情缠绵不愈。

近半年来,月事衍期,食少化艰,腹胀泛酸,面色萎黄欠华,身瘦寒热交作,脉反浮细无力。

苦寒药伤及中阳,脾胃阳气受损,运化无力,所以食少化艰,腹胀泛酸。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两虚,所以面色萎黄欠华,身瘦,月事衍期。阳气虚,所以畏寒,阳损及阴,阴血虚而不能敛阳,阳浮于外,所以发热,因此寒热交作。阴血虚,所以脉细阴不敛阳,所以脉浮阳气虚,所以脉弱。

纵观见证,已属久损不复之劳淋。苦寒攻下过剂,大损中阳。脾胃乃后天之本,为人身气化升降之中枢。胃阳一伤,三焦气化便尔乖乱。致湿热蕴聚下焦,无由化解。

患者长期用苦寒药损伤中焦与下焦阳气,久损不复谓之劳。中焦阳气伤,则湿从中生,流注于下焦,蕴而化热。下焦阳气伤,则无力运化下焦水湿,小便不利,演变为淋病。

近日复感风寒,全身起鸡皮疙瘩,畏寒,尿道灼痛,而胃中酸腐,自当宣肺散寒以行上焦气化,加肉桂温化中下以救误,以猪苓汤养阴利尿,通淋散引诸药直达膀胱窍道:
麻黄10克,杏仁12克,桔梗10克,阿胶20克(化入),滑石18 克,茯苓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肉桂10克,川牛膝30克,乳香3克,甘草梢3克,3剂。

患者本有内病,复又外感风寒,寒邪束表,所以起鸡皮疙瘩、畏寒。肺主皮毛,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体表皮毛闭塞,寒郁化热,无法通调水道,湿热下注膀胱,所以尿道灼痛。中焦阳气受损,无法运化水谷,所以胃中酸腐。

方以猪苓汤加减,猪苓汤养阴利尿,清下焦湿热,通淋而治标。麻黄、杏仁、桔梗,开提肺气,提壶揭盖,透发表寒,以助肺之通调水道。牛膝、乳香,合为通淋散,与甘草梢同用,开窍利尿通淋。此方之关键在于肉桂温中下焦之阳气,以救前医苦寒伤阳之药误。

8月8日二诊,上药服2剂,痛减,仍感灼热,3剂后诸症均退。因过服苦寒致伤中下之阳,为拟济生肾气丸1料,嘱禁绝房事3个月,慎饮食,勿过劳。若因感冒引发,则服上方,若因虚火引动则服猪苓汤,毕竟青年,内伤渐复而愈,隔年生一子。

毕竟患者久病3年,病去如抽丝,非旦夕可愈。所以,初诊3剂治标以后,仍需丸药巩固。济生肾气丸,为仲景肾气丸基础上加牛膝与车前子,阴阳双补的基础上,加强了利尿通淋功效。且嘱禁绝房事,以巩固肾气,保养肾精,以助肾中之阴阳恢复与调和。

饮食不慎则伤及脾胃,过劳则伤及气血阴阳及肾气,所以嘱慎饮食,勿过劳。

初诊方,在治疗淋病的基础上,加了宣肺发散药,可治外感入里化热。单用猪苓汤,滋阴清热通淋,可治因熬夜、劳累等虚火引动之劳淋。

但究其根本,治本之药,唯肾气丸中之桂附,恢复中下焦受损之阳。肾主生殖,不唯肾中之阴,肾中之阳亦同等重要,而更重要者,在于肾中之阴阳调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