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在单位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平时看着不怎么起眼,工作也就那样,可就是能一路青云直上? 而那些兢兢业业、能力出众的同事,却总是原地踏步,甚至还要担心被排挤出局? 这是不是很奇怪?可偏偏,这种怪事在单位里屡见不鲜。 有个朋友跟我吐槽:"我真是想不通了。我们部门有个小王,整天就知道在领导面前溜须拍马,实际工作能力几乎为零。可你猜怎么着?他竟然升职了!" "而我呢?天天加班加点,项目做得有声有色,结果倒好,不但没升职,还差点被调到边缘部门。这是什么世道啊?" 听完朋友的抱怨,我不禁莞尔。这不就是职场的常态吗? 说白了,单位里的生存法则,跟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你以为勤勤恳恳就能得到赏识?太天真了! 在这个名利场上,会来事儿的人往往比实干家吃香。 就拿我们单位来说吧。有个老张,业务能力一般,可就是会来事儿。领导说什么他应什么,领导想什么他做什么。用他的话说:"我不就是个传声筒吗?领导怎么说我怎么做呗。" 结果呢?这位老张三年连升两级,成了部门骨干。 反观另一位同事小李,业务能力出众,可只懂得闷头苦干。领导交代的任务,他总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这是在帮领导完善方案。可在领导眼里,这分明是在质疑自己的决策。 你猜怎么着?这位能力强的小李,现在还在原来的岗位上蹉跎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公平? 可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在单位里,做得多不如说得好,能力强不如会来事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 第一,领导需要的是执行者,不是思考者。 你以为领导喜欢能提出不同意见的下属?太天真了!大多数领导更喜欢听话的下属。因为这样省心省力,不用费劲解释。 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他更欣赏的是像许褚这样的勇将,而不是像荀彧这样的谋士。因为勇将只需要执行命令,而谋士却可能质疑他的决策。 第二,人性使然,领导更喜欢顺耳的话。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问题是,几个领导真能做到有容人之量?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好话,领导也不例外。那些会来事儿的人,懂得投其所好,自然更容易得到赏识。 第三,能力强的人容易成为威胁。 你以为你的能力会得到赏识?错了!在某些领导眼中,你的能力越强,越容易成为威胁。 想想看,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希望手下有个能力超过你的人吗?恐怕未必吧。 所以,那些能力强的人反而容易被排挤。这就像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因为能力太强,最后被吴王赐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沮丧?别急,我们来聊聊该怎么办。 首先,要学会包装自己。 你的能力再强,如果不会展示,也是白搭。学会在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的能力,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 但记住,展示不等于炫耀。要懂得分寸,不要喧宾夺主。 其次,学会来事儿,但不要丢掉原则。 会来事儿不等于拍马屁。真正高明的来事儿,是在不失原则的基础上,懂得察言观色,投其所好。 就像诸葛亮对刘备,既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又懂得尊重刘备的想法。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最后,保持进取心,但不要成为眼中钉。 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不要刻意展示。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而不是令人忌惮的对手。 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学会像水一样,适应环境,滋润他人,但又不失本心。这才是在单位里长久生存之道。 说到底,单位就是个小社会。你在这里看到的种种怪现象,不过是人性的缩影。 与其抱怨不公,不如学会适应。但适应不等于随波逐流。保持本心,提升能力,学会包装,这才是明智之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