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鹿其临 间歇性发热、腹痛, 还伴全血细胞减少 入院第1天,患者暂无发热,查体示心动过速(每分钟120-130次)和低血压(86/61mmHg),室内空气中的血氧饱和度为94%。在测试中,患者表现得很警觉,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表述清晰,但无法清楚描述事件的顺序。腹部检查显示上腹部触诊压痛,下肢2+凹陷性水肿;臂、腿和面部可见麻风病皮疹(图1),与上次门诊检查相比皮疹无明显进展。 ![]() ![]() 全血细胞持续恶化,病情迟迟不见好 然而,入院第2天,患者血红蛋白下降,需要进行溶血检查,包括血清乳酸脱氢酶、ADAMTS13。尽管使用了广谱抗生素治疗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多西环素,患者的病情仍然持续恶化,出现难治性全血细胞减少症(血红蛋白:5.7g/dL,血小板:9k/µL,白细胞计数:3k/µL)。 入院48小时后,患者血液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无异常。鉴于患者居住在美国肯塔基州,那里是组织胞浆菌病和芽生菌病流行的地区,因此进行了组织胞浆杆菌和芽生真菌的血清和尿液抗原检测以及血液真菌培养。 入院第4天,患者出现缺氧,需补充氧气。每日的实验室检查显示持续溶血。血清和尿液组织胞浆菌抗原对组织胞浆杆菌呈阳性反应,确诊为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有弥漫性组织胞浆菌病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风险,需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患者接受340mg(5mg/kg)的剂量,以150mL/小时的速度输注4小时,在开始两性霉素B治疗前进行的后续血液真菌培养显示无活性生长。 完善骨穿,竟是合并真菌感染 ![]() 临床症状多,鉴别诊断极具挑战 小结 麻风病患者由于潜在疾病和治疗药物的影响,通常免疫功能低下。该病例凸显了对接受免疫调节治疗或免疫功能低下的麻风病患者进行真菌感染主动筛查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预防严重并发症,建议对免疫功能低下的麻风病患者进行定期积极的真菌筛查,特别是在真菌感染流行的地区。 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