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忍思静诚 2024-10-29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旧题为轩辕皇帝撰。内容言简而意远,文约而理奥,被历代学者所重视,道家更视其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清 刘一明语)。

《阴符经》自成书以来,为之做注的名家众多,仅明代的《正统道藏》就收录注本近二十种。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全文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天道与人的关系。中篇主要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是论兵法战术。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则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观察宇宙自然界的运行法则,用此自然法则来指导行动,就足够了。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能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这样就能够昌盛。将天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同自身变化规律一起认识,成竹在胸,就可以施行与天道之规律。这样宇宙虽大,亦在掌握中;万物变化虽多,不出一身变化规律之内。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译文:天性,亦人之本性;人心却是诈伪。所以要以天道来定人心。天萌发了杀机,星宿就要移位甚至陨落;地萌发了杀机,则山崩水溢,江海中的龙蛇就要爬上岸来;人动了杀机,就会弄得天翻地覆。天和人共同发生了杀机,则万物将在变乱中得到一个新的基础平定下来。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译文:人的天性有灵巧和笨拙之分,但是要扬长避短,善于正确运用伏藏之术。九窍是否沾惹外邪,关键在于耳、目、口三窍之动静。火生于木,火燃烧起来木就变成灰烬了。奸贼生于国内,若奸贼得逞则国家就要灭亡。懂得如此规律,则可称为圣人。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译文:天生万物,又使万物走向死亡,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天地精华,可以被万物摄取;万物,可以被人利用和破坏,人,过多利用万物,反而会被万物所残害,这三种摄取关系把握得适宜,天地人三才便能够自然相安。所以说:饮食能按一定时间进行,人体才能到调养生息;行动要合其自然规律,万物才能安顺和谐。"一般人只知道神奇的事物才是神奇,而不知道有些事物表面看并不神奇,其实却高深莫测,这才是真正的神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译文:一年的日数,月数按照自然规律来确定数字,大月、小月有明确规定;人们按照这样的原理来生存、劳作,探求天地奥秘的圣人就产生了,神明的智慧也由此而出现。天盗、物盗、人盗,三道的规律契机,不为天下人们的感官所察见,察知。君子发现了这种契机,就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亲身实践,而小人发现了这种契机就会拼命去追求私利而害命。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译文:眼盲者善长听,耳聋者善长看。断绝或助利其一,就会增强十倍之能力;如若再能昼夜反省自己,则就胜于众人万倍了。人内心的欲望,是由于物欲的刺激而产生的,人一旦沉溺于物欲,就会被物欲所葬送。人引起对事物欲望的奥秘关键在于眼睛。天没有主观心施恩于万物,万物却感受到了这种莫大的恩惠,春天,一阵迅雷烈风万物蠢然萌动,生气盎然。快乐到极点的人的性情肯定是放荡有余,缺乏紧迫感;一个守静至极的人的性情一定是清静寡欲,廉明正直的。天道可以说是绝对自私的,但是在运用方面应该是大公无私的,禽鸟之所以能在空中自由飞翔,在于它能够控制和驾驭身边上升的气流。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译文:生是死的根本,死是生的根本,同样有恩害相生,亦同于生死,若人害里求生,得恩而生,叫恩生于害,若人恩里求害,得害而死,叫害生于恩。愚昧之人常以懂得天文地理之准则为智慧,我却以遵循时令、洞悉外物为聪明;俗人以欺诈为智慧,我却不以欺诈为聪明;俗人以奇异为智慧,我却不以奇异为聪明。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象矣。

译文:所以说:那些对圣人愚蠢猜测或认为神奇、神异的人,他们如沉入水底,投入火中,自取灭亡。宇宙大自然的运动规律是以静应动的,所以天地万物才能够蓬勃生长;天地万物运动规律是浸透着,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事物都是正反、阴阳两面的对立统一运动而推动事物的发展。由于阴阳二气的推动,大自然变化才顺利啊。所以,圣人深知自然之道不可违抗,而顺其自然,对它加以控制和利用。达到守静的自然之道,即使精微缜密的乐律和历法,也只能要求符合,而不能做到符契。于是,能够生出万象来。阴阳八卦和六十甲子,神机鬼藏,无不包括在内。阴阳相生相克之术,与天地之道暗合,故能昭示天地之间的万象。

《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