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

 泮溪秋玉 2019-11-12

 【原文】:

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为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不如是,虽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
【译文】:
太和(万物未生之前的原始状态)之气被称为道,其中包含气体的浮沉、升降、动静、相互感应的本性(气体虽未运动变化,但是它有两面性,能够促成气体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元气、运动、胜负、屈伸的开始(在不变中孕育着变化,阴阳两种气体的性质决定了太和的发展变化)。太和之气初始之时看起来弱小细微,简单易知(这是变化之初,气体运行最微弱,易感知),但是细细研究发现它也寓意深刻(变化的规律不离太和的本体,一切运动都有迹可循)。太和之气易知的原因在于天,遵从天的运行规则从不背离的来自于地(天道运行,气体清畅,本性的变化不离阴阳,地道运行,顺从天道轨则,易于感知),太和之气散开在宇宙中可形象的说它为气(气的概念虽是不可见,但万物靠它运行,所以说不离形象),它清幽无所不通达但不能将它描述为物象的称为神(太和之体生发的两用,一种是运行的气,一种是无形的神)。如果它的运行比不上“野马”奔腾之状(气体运行的极致),比不上宇宙初生时浓郁的元气(气体未相互发生作用的状态),那么就不能将它称作太和之气(这是自太和之体生发出来的最原始的气)。论道者明白了此中的道理,才能称为真正明白道理;学《易》的人见到了此处的奥秘,才能称为真正看懂了《易》学的玄妙。不能这样悟道,虽然拥有周公般的才气美德,他的智慧也不足以服众啊(我们看到一切在气体中运行的万物,应该明白它的一体和两用,这样才能真正明白太和的含义)。
 
【原文】: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译文】:
太虚是没有形状的(在不能达到太和的状态下,便形成了太虚),因为它的本体是由气组成的,气的聚散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形式(气体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万物,所以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体)。到达极致的静态时气体是无法感觉到的(这是在太虚的状态下,这种静态是容易变化的),但是它存在着浮沉、升降、动静、相互感应的本性(这是太和之体的本性);对于气体不但有感觉还有对它运动变化规律的认知,这就是气体相互运行带给人的一种客观感受(典型的客观唯物论,因为气体的运行是可感可知的)。客观的感受与形体和没有客观感受与所见的形体(如果不能感受到气体和看见形体,就能在太虚中穷神知化),这两种感知气体的境界只有通达宇宙本性的人才能将它们全面理解。(在太虚之中,气体的作用没有停止,并且有一定规律,但是它来自太和,便具有气体未发生作用的状态,这两种境界,可感知的是气,不可感知的是神,它们具有同一个体,这里讲的是太虚的概念。)
 
【原文】: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往而不返,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译文】:
天地之间的气,虽然聚合、分散、排斥、吸收,千变万化,但是它遵循自然规律不会偏离自然正常的轨道(这是天地之气运行的规律)。气作为一种物象,它散开进入无形的太虚,并且遍布我的身体(万物是由气的聚散变化生成的);气聚合在一起便成为一种物象,但是不会失去气体正常的变化规律(气体聚合在一起会产生形象,但是它的运行不会停止)。太虚之中不能没有气(太虚是由气构成的),气也不能不聚合形成万物(万物是由气体聚合形成的),万物又不能不分散而成为太虚之气(只要是有形的物象最终都会分散成为无形的气体)。万物这样如此循环的进行气体聚散变化,都是不得已要遵循自然规律的结果(这是太虚的特点,气体运行存在聚散变化)。但是圣人了解认识了其中的道理,他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对此不存有任何异议(圣人能够顺应气体的运行规律,而不会有任何对气体运行规律的疑惑心理),这是圣人的体悟已经达到了极致。那些佛教僧侣认为形体寂灭的人就会达到不生不灭的状态,从此将会无生(这里指佛教讲寂灭,认为人摆脱身心的束缚后就能达到没有生死的境界,而气本论却讲人是由气体组成,它有聚合分散,但是它没有生灭),那些道教僧众认为通过养生就可以得到长寿,并且人可以长久的不会失去身体,与天地齐寿(道教又讲形体长寿,不符合气本论特点,有聚有散),这两类人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同时都是远离了真正的气本论道理,这样看来就一致了。
 
【原文】: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译文】:
聚合在一起的气是我的身体,分散开没有形状的气也是我的本体,明白了身体死亡,气体存在的道理就可以与他交谈本性的规律了。(气体有聚散的变化,它是组成身体的关键,身体有存在和消亡的变化,但是气体是没有消亡的,它只是变化成另一种形式。这是本性层面的道理,我们能看见的只是在气体的聚合上,当它分散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也是组成万物的本体。)
 
【原文】: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涂。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诐而陷于淫矣。
【译文】:
明白了虚空是由气体组成的,就了解了气体的有和无、隐和显、神和化、性和命的关系(虚空离不开气体,它包含一切气体的运行变化规律),它们是统一而没有差异的。了解了气体的聚和散、出和入、有形和无形之间的规律,就能推究出万物产生的根源,这样就更有利于《易》学的研究(因为万物都是由气体的聚散变化组成的)。如果说虚空能产生气体,那么虚空无穷、气体有限,体用已经发生了矛盾(虚空是体,气体是用,虚空是由气体组成的,但是虚空不能产生气体),就步入了老子的“有生于无”的自然之论当中,不了解所谓的有无原来是一体的道理(有和无它们都是气体聚散变化的结果,所以说是一体的);如果说气体所形成的万物都是在太虚当中所见的幻象,那么万物与虚空都变得不能统一,万物是万物的形象,虚空是虚空的形象,万物和虚空、天和人都变成了虚幻不实的(因为是气体组成了万物和虚空,如果说万物都是幻象,那么虚空也就成了幻象,这样便否定了气体的存在),又陷入了佛家所说的山河大地都是因为眼翳所见之物(佛家认为眼睛生病了才会看见山河大地,眼睛如果好了,心如果不动的话就没有山河大地)。这样的道理不明确,正是由于懵懂无知者粗略的知道道的本性是虚空,但是不知道道的本性仍然可以发挥它的作用(道是一种自然规律,它的本性如同虚空,但是它有气体的不断运行,所以才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就会用人见的小范围来诠释天地之间的道理(人见的范围很小,但是天地之间气体的运行规律却没有穷尽)。明明虚空有不能穷尽的道理,但是还要误认为世界天地都是幻化的物象(佛家讲的是心,理学讲的是气,这是两者的区别)。对于有形和无形的物象,不能说出它们的真相,却一意孤行妄加猜测。不能悟解一阴一阳构成天地、形成昼夜,天地人三才连接宇宙,这样普遍而正确的道理,于是就把儒家、佛家、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混为一谈(不能站在气本论的基础上来客观看待宇宙的真相,只会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杂乱)。虽然论说天道性命的关系,但是就好像在恍惚之中说梦话一般,所以就认为“有生于无”这是最穹高莫测的道理(没有客观朴素唯物论的基础,就会认为宇宙的真相是有生于无,也就是气体生于虚空,不明白是气体组成的虚空)。步入道德的路途,不知道选择正确的方法而接受,多数都被错误的见解所蒙蔽在其中了(在探索宇宙的真相,万物运行的规律时,离不开气本论的支撑,如果只是一味的猜测,那么只会与正确的道理背道而驰)。


【原文】:
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氤氲”,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通聚结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译文】:
气体大量的充满太虚,上升和下降、飞动和飘扬,没有停止过(气体的变化形态万千,但是它没有消失的时候),《易经》中所谓的元气,庄子所谓的万物都是靠呼吸来生存的,认为气体奔腾像野马一样,这些都是气体有虚有实、有动有静的表现形式(气体处在太虚中,也是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也是气体发生阴与阳、刚与柔变化的开始。轻浮而向上的是阳气清气,沉重而下降的是阴气浊气,它们相互感通聚结在一起,有时会化作风雨,有时会成为雪霜,有时会成为流动的形态,有时又会成为山川融结的形态(气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形态的物象),大地万物在进行变化,但是不论哪一种变化形态都离不开它的本来形成状态,这种变而不变的规律没有不启示人的。(因为气体的本性有屈伸和刚柔,在遇到阴阳两种气体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万象,但是本质还离不开没有发生作用的气体)。
 
【原文】: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译文】:
气体聚合在一起离开光明的普照它就会形成有形的物体,气体不能聚合虽然离开了光明但是它不能变化为无形(因为还有神化的作用,不能说气体散开什么都没有),如果它聚合在一起,怎么能不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呢?如果它散开了,怎么能突然认为它什么也没有呢(气体不论是聚还是散,都不能说明气体的存在和消亡,因为它的本体没有变化),所以圣人仔细观察,只是说知道黑暗与明亮的道理,却不说知道有与无的道理(气体聚合在一起形成物体的称为黑暗,与气体散开在虚空变成无形,但是却有光明,这只是气体的变化方式,所以不能认为这是气体的有和无)。充满天地之间的只有法则和物象而已,有形象的物体,观察它只有离开它才会看到它(要观察物体,要明白它是气体聚合在了一起,它们离开了太虚的本体,在聚合体内形成新的运行轨迹),它有形象的时候,有时也需要靠它的形象才能得知黑暗的缘故(气体聚合在一起,有了形象,它所聚合的地方便出现了黑暗,光明无法照进聚合体);它无形象的时候,有时也需要靠它的无形才能得知它明亮的缘故(气体没有形象时,分散在太虚,由于阴阳两种气体本性的相互作用,所以阳气充足时才能看见光明)。
 
【原文】: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
【译文】:
气体在宇宙之中聚合分散,就好像冰融化在水里一样,知道太虚即是气,就没有有无的论对(气体和太虚的关系就如同冰和水的关系,它们不论怎样变化都是气体在变化)。所以圣人通达性与天道的最高境界,在于他们参透了宇宙之间阴阳之气变化的规律。做学问的人,论道却使人感觉语言浅显虚妄,存在有无之分,并非是穷尽了道的内涵(气体运行的规律,它没有生灭,没有有无,只有聚散和幽明之分)。
 
【原文】:
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译文】:
太虚是清和的,因为它清通则没有阻碍,没有阻碍所以会显示出气体的出神入化的效用(气体运行畅通无阻,就会显示出它的神变效果,无形却具备变化作用);反过来说如果太虚变得污浊,浊气重就会形成阻碍,有阻碍就会现出物象。(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气体污浊时就会遇到各种阻碍,然后会聚合成种种的形象)
 
【原文】:
凡气清则通,昏极则壅,清极则神。故聚而有间则风行,风行则声闻具达,清之验与!不行而至,通之极与!
【译文】:
所以气体清幽了就会通行无碍,气体迷乱了就会遇到阻塞,气体清净到了极致就会富有神奇的变化(气体的清浊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所以气体聚合在一起,中间有空隙了,因为气体是流动性的,所以就会有风产生,就会有风行的足迹。风如果行走在气体中,我们就能听闻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以此来检验气体的清通(这是风形成的原因,因为气体聚合后中间会有空隙,气体在不断流动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风声),如果感觉不到风的通行就说明已经达到了清幽的极致(风的声音听不到也感觉不到了,说明气体已经清通无阻了)。
 
【原文】: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译文】:
由于太虚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天的名字的由来(太虚浩瀚无边,犹如天体一样运行不息,这是两者的相似性);由于气体的千变万化,所以才产生了道的名字(气体的变化产生了万物,万物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便产生了道);将虚空与气体合二为一,所以便有了气体本性的名字(虚空和气体合为一体,便回到了它们本来的状态,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太和状态);将本性与知觉合二为一,所以才有了心的名字(本性的不生不灭与能知能觉合二为一,能了知一切物象的由来,这样便产生了心的名字)。
 
【原文】: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译文】:
鬼怪和神灵现象,只是两种气体在相互运作中所产生的效应(鬼神是阴阳两种气体的变化产生的,虽然看不到形体,但是它们也是由气体组成的)。修养境界极高的圣人,因为他真诚到极点,所以思想才能与天道合一(圣人能通达天道思想,言语作为不偏不倚,所以才会与天合一);出神入化的神人,是由于太虚奥秘无穷的气体变化产生的(气体变化离不开本性,神人也是气体变化产生的结果)。所以天地之间的法则和物象,都是气体变化产生的结果。
 
【原文】:
天道不穷,寒暑也;众动不穷,屈伸也;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已矣。
【译文】:
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不会穷尽,所以就有了冬天和夏天的变化;气体普遍的运动变化不会穷尽,所以就有了万物的屈曲和伸舒;鬼神现象的实质,也就是因为气体的运动变化,不会超越阴气和阳气这两个方面罢了(因为有阴阳两种气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就有寒暑和万物的屈伸变化,但是鬼神现象,实际也是阴阳两种气体相互变化产生的结果)。


【原文】: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译文】:
两种气体如果不存在,那么一种变化就不会显现,一种变化不会显现,那么两种气体的作用也就会止息(这里指阴阳两种气体相互作用,与引起物象变化的关系)。所以两种气体是指虚与实、动与静、聚与散、清与浊的对立变化,它终究还是统一于太虚而已(在太虚中气体运行变化存在,在变化中气体又回归太虚,所以气体的运行规律离不开太虚之本体)。
 
【原文】: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故圣人以刚柔立本,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译文】:
两种气体相互运行会产生一种变化,人们感受到这种变化后才会通达了解它们之间运行的规律,如果没有两种气体的相互运行作用,就不存在于两种气体会产生一种变化。所以圣人用性格的刚与柔来区别做人的根本(人的性格有刚柔之分,因为气体的相互作用能产生阴柔和阳刚的不同性格),天地如果失去了这样的道理那就看不到气体的运行变化规律了(天地之间,阴阳之气不断运行,如果理解不了这个道理,那么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就更难理解了)。
 
【原文】: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译文】:
浮动的云气是混乱的,它聚集在一起就有了事物的本质,这样产生的人和物象才会千差万别(这是讲人和物的由来,是因为气体的聚合才显示出事物的本质,它们之间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因为阴阳两种气体循环不会停止,所以才建立起了天地之间气体运行的要义(阴阳两种气体运行不会停止,所以天地之间气体的运行规律便会以此彰显)。

【原文】: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神易无方体,“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昼夜之道”也。
【译文】:
日与月相互运行移动而产生了明亮,寒与暑相互运动变化而产生了年,气体神妙的运行变化原本没有固定的方向和形体(指气体当中的神变之用,有出神入化之功效,却看不到形体和运行方向),阴气和阳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和它的微妙难以预测,都被称为是关系到昼夜运行规律的关键(一昼一夜的运行规律,离不开阴阳两种气体的变化,产生昼夜的关键也在于气体的运行从不停止)。
 
【原文】:
昼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昼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梦,百感纷纭,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气交为春,万物糅错,对秋而言,天之昼夜也。
【译文】:
昼夜是天的呼吸(天也有气息,要呼吸,昼夜的变化就是天的气体变化,这只是一种很小的变化),寒暑是天的昼夜(天也有昼夜,只是它的昼夜时间比较长,是大寒到大暑的变化,这时候气体聚散变化一次的时间也会拉长),天的运行有春秋之分而气体在其中变化(天体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的时间是对等的,所以气体的变化也是平等的,除过这两天,气体的变化又会引起长短不一的昼夜时间),就像人在醒来和睡着之前而与精神交接一样(就如同人在醒来和睡着的时候,与精神交接在一起,这里的精神也是指人体内的气)。因为有精神交接在一起,所以才会做梦,有时梦中会出现种种的感慨,多而杂乱(这里的魂也是指身体内的气体,这些气体有感知能力,梦分为深浅,而这些气体也会随着梦境变化),一切的变化都是对醒着而言(有梦就有醒,这是一个人身体的变化规律),这就是身体当中的昼夜(身体的昼夜就是睡着和醒来,它要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白天醒来,晚上睡着,这样养身多数能寿终正寝);云气交接变化形成了春天(每年的3月21日便是春分,它的命名特点便是气体在这一天运行变化形成的昼夜,它们是平等的,各占12个小时),万物交错在一起,形成了秋天(9月23日是秋分,每年的这一天,昼夜便会平分,各占12个小时,除了这两天昼夜总是处在长短不一中),对春天和秋天而言,它们的变化又形成了天的昼夜(天道运行不离规矩,气体便是形成天道规律的客观元素)。
 
【原文】:
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
【译文】:
气体原本是空虚的,它沉静合一而没有形象(在太和当中,气体没有发生内在的作用力,显现出来的永远是清新和悦之气),由于相互感应而产生运动变化,则聚合而形成物象(由于气体之间不断的相互运行感应,所以在冲击会合的作用力下,它们便阴阳分离,形成了天地,化育了万物)。有了物象才有了相互对照(因为产生了天地万物,所以气体之间便有了相互的对比观照),有了对照才有了不同的行为方式(气体聚合产生的万物,因为本性有知觉,所以它们面对不同的形体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有时想靠近,有时想远离,有时爱,有时恨);有了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才有了内心的不平之气(因为有这些不同的行为和感受,所以积少成多,内心的气体便也同类相合,原本是由气体在体内形成与天道相应的循环轨道,而当万物有了对比求取爱恶之行为感受时,气体便无法在体内继续保持平衡,它们开始横冲直撞,不明道义),有了内心的不平之气所以才会继续变化感应而发生和解(当这种内心的不平之气产生时,这个身体便不能再承载住这种气体,身体状况便会日益而下,直到气体离开身体,经过长久的磨砺净化,才会重新遵循天道规律,彻底将不平之气变得平和,这也是气体化育万物的恒常规律,最终还是要回归客观的物质)。所以说爱恨之情也一同出自太虚(所以说爱和恨,苦与乐这些情感也是在太虚中才生发出来的,木性与水性的柔,金性与火性的刚,土性的执中,五行与气体的聚散变化息息相关,它们在人体内穿梭),它的结果是归根于人们的物质欲望太重(能产生这些情感的根源就在于没有看破,这是气体间的一种知觉的比照,而把一切气体产生的万物都看为真实存在,不会坏灭的了,所以出现了争夺,贪婪,仇视,疑虑等心理),忽然之间而生长(这些心理都是忽然之间产生的,因为体内的五行之气运行不止,所以不论出现哪种心理,气体马上就会追踪到,并且让它持续发酵,在显微镜下就能看到这叫同气相求,也属于心理暗示,如果是改过,积善,谦虚的气体,那么它会让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好,如果是怨愤,爱恨的气体,那么这样的心理只会让自己苦上加苦),忽然之间而成就(它是在瞬间就会坚固,凝固这样的心理,如果不学习明理的方法,没有人帮助点透,作为物质的气体怎会明白有仁义之德的人怎么会去求取不仁义的路呢),不让人有丝毫的考虑时间(身体里面的气体与任何微小的心理都会发生相互的作用力,并且在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已经把这种心理放大化了,人是没有考虑时间的,只有立刻醒悟,分析这种心理是对还是错,不要产生与任何气体计较,比照的心理,永远要能过去,这样便符合气体运行清通无阻的规律),所以说它也是出神入化的速度(从生成不平之气到和解这团不平之气,从产生一种阴浊的气体到它立刻根深蒂固的让你为它去做奴役,这种速度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存一颗好心,做一切的好事,把任何人都看成自己的老师,我们就像感觉不到气体存在那样来忘掉自身的一切,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与天地共生的境界)。
 


【原文】:
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译文】:
自然界形成的万物,没有一种物象是相似的(每种物象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自然造化也是指气体的不同性质,形成的万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感受),所以知道万物虽然多,但是它的实质其实是一种物象(即使自然万物多的难以数清,但是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独立人格和处事方式,它们的本质还是由气体的聚合生成的);因为有阴阳的存在,所以知道天地的变化没有能超越此两种变化的(阴阳两种气体是天地形成的源头,所以不论万物发生怎样的变化,阴阳两种气体的本性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原文】:
万物形色,神之糟粕;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天大无外,其为感者氤氲二端而已。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
【译文】:
万物的形体和容貌,都是气体神妙变化的结果(万物的形象不论发生怎样的改变,它也离不开无形无象的气体神化作用,因为只有气体的神化作用才能显示出万物的有形,所以我们面对一切万物的形象,都要能看到它分散在太虚之中的无形变化体,这样辩证的看待万物,就不会片面),本性与天道的自然规律只有《易经》通达了(《易经》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准确无误的传达出来,并且将善恶因果昭示的清楚明白,因为气体的聚散在太虚中离不开阴阳两种气体的相互作用力)。心之所以有千变万化原因就在于感觉到的外物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外界事物原本是没有差别的,只因我们起心,觉得要把外界的事物变成自己的,结果就发生了争夺,使每一颗心都会变得千差万别,回不到原本的静寂状态),天大而无穷,作为感觉到的人应该不外乎感觉阴阳两种气体的流动而已(天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每一个有对万物不同感觉的人都应该明白,我们每一刻感受的都只是阴阳两种气体的变化而已,它们在体内不论怎么运行,我们也不要去障碍它运行,只要自己有想不通,看不开,这都是在障碍阴阳两种气体的运行)。物象之所以能变化感应,原因在于利用了气体的聚散出入变化(所有的自然万物都能相互感应到彼此的心,当心里特别宁静的时候,所有的人和事自己都能准确的感应到它们,并且在相互感应中能平复这颗心,心之所以会变得混乱,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的气体还在不断的进行作用,不断的在进行出入变化,丝毫都不会停止,因此我们的心只要明白顺着气体的运行轨道去走,遇到一切障碍都不要计较,气体运行就会达到极致的顺畅无阻),不知道气体运行的方向,扑捉不到它们运行的规律,这是因为作为万物,它们有统一的内在神化作用(我们所看到的万物形态各异,首先我们要明白先要把自己身体里面的阴阳之气让它运行顺畅,阴阳和合了,然后我们不论怎样行为处事都不会背离天道的规律,这是气本论能开万世太平的精髓,能多做善事多存善心,就是最大的涵养心性)。
 
【原文】:
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圣人在上而下民咨,气一之动志也;凤凰仪,志一之动气也。
【译文】:
气体与志向,天和人,有变化不分输赢的道理(天的存在是因为气体的运行不止,气体是形成天地万物的本源,而人的存在是因为有志向的缘故,志向也是一种气体,它支撑着我们践行人生的道义,这种能形成志向的气体,也涵盖着天的道义,所以说在太虚中,气体运行所形成的天道规律与它运行所形成的人道规律同样是恒常不灭的,它们之间没有输赢,只有顺应气体变化的程度不同,天道永远不会背离气体的运行规律,所以它亘古长存,人道也只有这样坚定的去做了,才能和天道一样让气体的运行亘古不变)。圣人懂得大道之理用以解决百姓的疑问(这里指圣上,位居九五之尊,他们能明白天地运行的道理,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为百姓的生活考虑,不让他们有丝毫的不平之气,这样天地之间的气体运行聚散便会清通顺畅,自然万物都会与人类成为密切的友伴,一切的争执都会俯首称臣于气体,因为是它创造了自然万物,气体的灵知灵觉又能将人类与自然万物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那时的天下大同便将真正发挥气体永远平和的作用),这是气体统一之后来发动了心的志向(气体树立了这样美好的目标,它呼吸过程便会携带更多的清气和阳气,心的志向确立后便不再会受到影响,它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并且让自己的臣民永远的不再有不平之气,这样的国土便自然与天地运行的规律合一);而凤凰仪容,能带来吉祥征兆,是为了说明志向统一以后,能够带来气体运行的缘故(不论气体之间发生怎样的变化,而我们只有坚定志向,让阴阳两种气体在体内运行畅通无阻,才能让这两种气体为我们实现大同世界的梦想而做出努力)。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