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力达颗粒防治糖尿病临床应用访谈会(山东场)精粹回顾

 新用户02536114 2024-10-30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发病率不断攀升。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并使医疗系统面临巨大挑战。津力达颗粒作为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经循证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及高度安全性,已被各大指南和共识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2024年6月,探究津力达对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人群干预效果的随机临床试验(FOCUS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彰显了津力达颗粒在糖尿病预防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巨大潜力,并为创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为协助广大临床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津力达防治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推动中医药规范诊疗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医学论坛报发起“津力达颗粒防治糖尿病临床应用访谈会”(下简称“访谈会”)系列活动。2024年6月28日,访谈会(山东场)成功举办,大会主席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郭英教授携手多位讨论专家,结合诊疗经验,围绕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治疗价值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现整理会议精粹,以飨读者。


图片

主席致辞

图片

郭英教授

大会主席郭英教授谈到,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管理与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其干预措施主要集中在于生活方式的调整,然而患者往往难以长期坚持。此外,虽然部分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效,但其可能伴随副作用,且并非所有人群均适用。因此,临床探索更为有效且安全的干预手段尤为重要。

郭英教授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中,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津力达颗粒由17味中药组成,以多重作用机制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探究津力达对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人群干预效果的随机临床试验(FOCUS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津力达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风险达41%,并可改善多种代谢紊乱。此外,津力达与胰岛素的联合应用在延缓糖尿病病程、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可改善血糖波动,且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风险,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全面获益。

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津力达的临床应用,郭英教授结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可联合使用津力达,以实现更优疗效。

图片

热点讨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嘉宾(左右滑动观看)

在讨论环节,各位讨论专家就糖尿病前期防治、糖尿病患者治疗与管理以及津力达防治糖尿病的应用价值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姚民秀教授指出,糖尿病治疗的首要原则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运动、休息及情绪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降糖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当患者存在二甲双胍禁忌证或无法耐受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其他药物。对于合并肥胖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考虑首选DPP-4抑制剂。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亦发挥重要作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可针对糖尿病先天不足、情志不畅等多种致病因素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在改善血糖、血脂、血压代谢指标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口渴、乏力等症状,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中药津力达在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对于长期疗效,姚民秀教授谈到,作为慢性进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药物疗效随病程进展或可减退,规范药物使用、调整药物剂量或引入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治疗有望恢复原有药物降糖效果。其中,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联合中成药治疗亦可改善患者耐药状况,提高疗效。相信未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图片

赵泉霖教授指出,糖尿病前期的干预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而中医在这个阶段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合理适度的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显示出独特优势,有助于延迟甚至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其中,津力达作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代表药物,已证实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在糖尿病前期的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此次FOCUS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进一步证实了津力达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疗效获益,尤其在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中,津力达降低糖尿病发病率风险达41%,优势显著。赵泉霖教授谈到,对于初发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津力达可延缓病程,而其与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常规西药的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其中,津力达与二甲双胍联用时,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并减轻患者糖尿病症状。津力达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体重增加,并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鉴于津力达在调节血糖、血脂、脂肪代谢及预防并发症方面的长期应用价值,赵泉霖教授建议,即使患者血糖控制已经达标,仍推荐全程应用津力达治疗,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

董月奎教授就糖尿病前期管理、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津力达临床应用等话题进入深入探讨。董月奎教授指出,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态势,并展现出年轻化趋势。除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外,当下还存在大量糖尿病前期人群,虽然血糖数值尚未达到糖尿病标准,但已处于糖尿病发病边缘。因此,如何预防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成为糖尿病,及如何降低或避免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是临床医生重要职责所在。董月奎教授提出,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及并发症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不仅关注血糖水平降低,更重视整体调理和体质改善。中医认为,糖尿病并非为单一血糖升高,而是一种多并发症疾病。即使血糖得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仍难以避免,因此中医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同时,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延缓糖尿病进程。对于初发糖尿病患者,创新中药津力达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延缓糖尿病发生、发展。而对于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董月奎教授建议津力达的使用至少应持续两至三周,以观察和改善症状。

图片

费朝霞教授对津力达防治2型糖尿病的研究成果和重要作用进行详细介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津力达推荐作为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的补充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轻体重,并缓解患者口干、乏力、便秘等不适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津力达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患者症状。Meta分析亦证实津力达颗粒能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功能,并减轻体重。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津力达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对于初发糖尿病患者,津力达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效应,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展。对于津力达的临床应用,费朝霞教授指出,津力达初次治疗疗程不应低于三个月,并应长期服用,同时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体重的变化。

图片

陈福莲教授指出,中医药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患者极有可能进展成为糖尿病。中医药以其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预防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FOCUS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津力达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作为创新中药代表性药物之一,津力达适用于合并多重代谢紊乱患者,不仅可预防糖尿病发生,还可改善患者多重代谢异常。对于津力达的应用,陈福莲教授建议根据治疗目的和患者经济条件,尽可能进行长期治疗,且其与西药可发挥协同降糖作用,可改善初发糖尿病患者症状并延缓病程。对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可使用中药治疗;对于重型患者,则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减少西药用量,改善代谢状况及患者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此外,陈福莲教授结合真实世界的临床病例认可了津力达在改善患者口干、乏力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基于中医和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各具优势,陈福莲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或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疗效。

图片

迟艳艳教授指出,饮食、生活习惯和情绪睡眠是糖尿病控制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医药在糖尿病前期管理和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具有潜力,其在降低患者血糖的同时,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具有降压效果,甚至可使部分患者停用降压药物。迟艳艳教授谈到,对于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中医药在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整体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与此同时,中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疾病阶段定制合适的组方、剂量以及疗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为患者带来积极疗效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接受度和依从性。其中,迟艳艳教授指出,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创新中药津力达颗粒组方符合中医治疗原则,以多靶点、多机制实现了“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口干等临床症状,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良好疗效。

图片

尹丽丽教授指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其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以及结合按摩、艾灸等传统特色中医疗法。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范畴,其治疗注重综合调治,即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降糖机制,与常规西药联合,不仅可协同降血,还改善患者口渴、乏力和便秘等症,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尹丽丽教授提到,对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以发挥稳定血糖的独特优势。而重型患者则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血糖控制基础上,辅以中药综合治疗,既可减少西药用量,又可改善代谢状况,缓解症状,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其中,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津力达颗粒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代表药物。一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教授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津力达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此外,津力达亦可改善由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不适,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尹丽丽教授谈到,真实世界中,津力达与西医联合治疗优势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良好。对津力达的临床应用,尹丽丽教授指出其一般以8周为一疗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待病情稳定后,建议继续服用1~2个月,后逐渐停药,避免药物依赖和耐药性的产生。

图片

朱万玲医生强调,中国作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国家,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和干预尤为关键。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其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滋阴清热的治疗方法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发生、发展。津力达等中成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之效,适用于气阴两虚、脾失健运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显示出良好治疗效果。朱万玲医生指出,糖尿病的进展伴随胰岛素抵抗的持续存在,而津力达等中成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并对尿蛋白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津力达不仅能改善习惯性便秘,其长期服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中医药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对于津力达使用疗程,朱万玲医生建议应根据患者阴阳平衡状态和症状进行个体化调整,而非严格遵循固定周期。

图片

姜群群教授指出,通过血糖检测,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逐渐上升。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肿瘤以及痴呆和抑郁症等多种并发症有关。因此,如饮食和运动等及时有效的干预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至关重要,并可显著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姜群群教授强调,中医药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亦具有独特优势,其“治未病”理念,可使部分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即血糖控制达标。其中,津力达作为中医脉络学说临床转化的创新中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针对糖尿病脾失健运进行治疗,已被证实可有效改善患者口干、多饮、乏力和便秘等临床症状。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津力达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症状并减少药物应用剂量。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联合津力达治疗可减少胰岛素剂量。此外,姜群群教授建议,津力达的使用疗程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和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建议服用三个月,而对于长期服用津力达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

图片

祝然然医生谈到,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发展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目前,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糖尿病前期不仅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对此,自我监测血糖、合理饮食、情绪调节等方法,养成自我管理和调控病情的习惯对于糖尿病前期的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中医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祝然然医生指出,中医的“治未病”理念强调通过预防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创新中药津力达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之效,其与二甲双胍等降糖西药在临床上无药物禁忌,可联合使用,并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病程,改善临床症状。长期应用中,祝然然医生指出,津力达可有效调节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持续使用津力达颗粒,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

总结


本次访谈会中,各位专家学者聚焦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管理,强调中医药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作为创新中药的代表,津力达颗粒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显著效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展望未来,期待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