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常争名逐利,我独守此左道,人们对这种行为都迷惑不解,我却独自坚信不移。智慧和技能深藏内心不显露炫耀,我虽处在尊贵的高位,人们也都不会伤害我了。有谁能在这方面下功夫,那就象江河,虽然表面笨拙、凝重,而能以宽大的胸怀容纳百川,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地位。高高在上的天空,幽深渺茫,人的思想无法穷尽它的边际。天道悠远,无亲无私,人们的所有无不来自它的恩赐,而天却能屈居人下,做为常人的我们,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一定要时刻警惕啊! 索引《黄炎异宝笈》曰: 《说苑·敬慎》: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无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柰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纲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富,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孔子家语·观周》: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滔滔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罗网。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之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之,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趋之,我独不徒。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戒之哉! 《太公金匮》:金人铭曰:周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焉。毋多言,毋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说苑·敬慎》: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无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柰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纲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富,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孔子家语·观周》: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滔滔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罗网。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之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之,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趋之,我独不徒。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戒之哉!《太公金匮》:金人铭曰:周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焉。毋多言,毋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黄帝铭》六篇。佚。 仅存《金人铭》、《巾几铭》,作品出处《苟子》、《太公金匮》、《说苑·敬慎篇》 《金人铭》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译文】 古人是很慎重发表言论的。警惕啊!警惕啊!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译文】 不要多讲话,多讲话多败事; 不要多生事,多生事多祸患。 身处安乐之中一定要防备无善行造成的灾祸所带来的悔恨。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家语》无此二句)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家语》作“勿谓不闻,神将伺人”) 【译文】 不要说哪里会有什么损伤,它的祸害会不断地滋长; 不要说哪里会有什么危害,它的危害将会越来越大; 不要说哪里会有什么残害,它的祸患已经慢慢形成。 不要说没有人会听到,上天会在暗中窥视人类。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译文】 小小的火苗不及时扑灭,不久熊熊的大火就将会象决口的黄河一样。 细小的溪流没有阻塞,最终将汇成江河。 微小的东西如能连续增加,将来也可能成为一张大网。 细小的恶苗不及时拔掉,将来只有用斧头来清除。 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家语》作“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曰”《家语》作“口”,当从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家语》作“盗憎主人,民怨其上”) 【译文】 不能在言行上加以谨慎检点,这是祸患的根。(倘能在言行上加以谨慎检点,这才是培植幸福的根基。) 到处乱讲话,那简直就象走到灾祸的门口,而不自知。 凶暴、强横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争强好胜的人最终将碰到敌手。 包藏盗心的歹人无不嫉妒拥有财富的主人,人民有怨恨往往归咎于君上。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译文】 古代贤明的君主,知道普天之下谁都不愿别人处在自己上边 所以能礼贤下士,屈己而尊人,最终得到人们的爱戴和仰慕。 常常保持柔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下面的人,就没有人能超越你了。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趋”《家语》作“取”)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前句《家语》作“人皆惑之”,“从”作“徙”) 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后句《家语》作“不示人技”)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译文】 人常争名逐利,我独守此此道。 人们都沉迷于迷雾,我却独自坚信不移。 智慧深藏内心不显露炫耀,不与人争高下。 我虽处在尊贵的高位,人们也都不能伤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译文】 江河山谷,能以宽大的胸怀容纳百川,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地位。 天道悠远,无亲无私,人们的所有无不来自它的恩赐。 一定要时刻警惕!一定要时刻警惕! 《巾几铭》 【译文】 “巾”是远古的官员制服。“几”是机的本字,机关的意思。 《巾几铭》云:“毋翕弱,毋俷惪,毋违同,毋敖礼,毋谋非惪,毋犯非义。” 【译文】 不要欺凌弱小,不要败坏道德,不要违背承诺,不要轻视礼节,不要谋求不道德的事,不要触犯不义的事。 《巾几铭》云:“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心,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是谓失利;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 【译文】 没有取不足以补有余般挖掘沟壑中的土来运往山顶的道理,没有放弃根本的原则而去重视细枝末节的道理。当自己的势力如日中天之时,就一定要统一思想,来一次大扫除,对于顽固的反动势力,该杀的必杀,该砍的必砍。如果在自己的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不进行这种大扫除,就叫做错过了天时。如果该杀的不杀,就叫做失去了有利的机会。如果该砍的不砍,就会养虎为患。涓涓的细流如果不阻塞住,将会形成江河之势。星星的小火如果不扑灭,形成了熊熊大火时,能有什么办法?杂树初生时如果不去除,就只能费力地使用斧子来砍伐了。 《巾几铭》考证 ①东汉李尤《几铭叙》称:“昔黄帝轩辕仁智,恐事之有阙,作几之法。” ②《帝王世纪》 黄帝《巾几铭》曰: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及夕。兢兢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黄帝作舆几之箴以警晏安,作金几之铭以戒逸欲。 ③北宋前期成书的《云笈七签》 帝作巾几之法以著经,黄帝书中通理,黄帝史谓之坟,坟、大也。孔安国曰:遭秦焚之,不可闻也。 ④南宋罗泌。 故作巾几之铭曰:毋弇弱,毋俷德,毋违同,毋敖礼,毋谋非德,毋犯非义。 又著瑞书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乃命史甲作戒,盘盂笾豆奁镜剑履舆席巾杖户牖弓矛,一著铭诗,以弥缝其阙。凡二十六,昔周公诵之于成王,并见《大戴礼》。蔡邕《铭论》云:黄帝有巾几之铭,孔甲有盘盂之戒。《汉志》有孔甲《盘盂》三十六,《太平御览》以为夏孔甲,非。 ⑤《左传·定公四年》:反自召陵,郑子大叔未至而卒。晋赵简子为之临,甚哀,曰:“黄父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史记·三王世家》:毋作怨,毋俷德,毋乃废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