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丸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对十全大补丸的介绍“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 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药物组成】人参6g、肉桂6g、川芎6g、地黄9g、茯苓9g、白术9g、炙甘草9g、黄芪9g、当归9g、白芍9g 【功效】补气、养血、温阳、健脾。 【用法用量】制水丸,每次6g,每日2-3次; 大蜜丸,每次一丸,每日2-3次; 浓缩丸,每次8丸,每日2-3次。 备注:在宋代的时候,是把药物研成粉末,用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的。 药物组成方解: 温阳——肉桂 肉桂性温,可以温补阳气;而肉桂又能引火归元,把上浮的虚火向下引入肾中。 补气——人参、黄芪 人参大补元气,还能帮助血的运行; 黄芪可以补气,还可以升阳,气虚阳虚一网打尽。 健脾——白术、茯苓、炙甘草 白术补脾气,增强脾的运化能力,脾好气血生成才能有源头。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脾胃喜干燥不喜潮湿的环境,而茯苓把湿排出体外,让脾“干活”更起劲。 炙甘草补脾益气,还能调和诸药,就像一个“和事佬”一般,能从中调和。使药性不一、功效各异的药物团结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补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熟地滋阴补血之要药,为补血四天王之首。 当归增强熟地的补血功效,又可以让血运畅通。 白芍养血,还可调经止痛 川芎可以行气活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能让血液流动起来。 看到这儿,有没有发现有几味药特别熟悉,能组成两个千古名方?没错,就是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起来就是八珍丸。气血双补:八珍丸 十全大补丸中,用四君子汤补气健脾,用四物汤补血活血,再加肉桂黄芪补气温阳,为何效果如此好,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适宜人群 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的人群。如产后妇女、大病初愈者、老年人等。 长期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气血两虚的情况,适合服用十全大补丸进行调理。 免疫力低下者 容易感冒、反复感染的人群。十全大补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体质虚弱、经常感到疲劳的人群也可以服用十全大补丸来改善身体状况。 贫血患者 患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各种类型贫血的人群。十全大补丸可以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症状。 女性在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容易出现贫血,也可以适当服用十全大补丸进行预防和治疗。 疲劳过度者 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群。十全大补丸可以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简单来说: 气虚 乏力 疲惫 抵抗力差; 血虚 头晕 倦怠 面色萎黄; 阳虚 怕冷 喜暖 手脚冰凉; 脾虚 食少 便溏 舌头齿痕; 体虚 抵抗力差 容易感冒。 服用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的人不要吃:因为这时候身体里有热邪,吃十全大补丸会加重病情。 慢性病患者要谨慎: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的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饮食宜清淡:服药期间,不要吃辛辣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不要和感冒药同服:两者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一定要错开时间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