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千古利水第一方,专治痰湿内生、水液停滞!

 东山威夷 2024-12-30 发布于广西

各位朋友们,我是彭医生。湿邪是引发健康问题的根源之一,所谓的湿气多指水液积聚在身体的某处,形成了死水。水湿停滞就会影响体内气血津液的运行,引起不适或疼痛。

《伤寒杂病方》中的五苓散,是汉代医家仲景创制的著名利水方剂,被誉为千古利水第一方。它主要用于治疗因气化不利而引起的水液滞留的问题

张仲景,千古利水第一方,专治痰湿内生、水液停滞!

气化不利通常与阳虚有关,阳虚如同多云的天气,太阳出现的时间不长、温度不够,导致地面阴寒,水无法蒸发,从而引起代谢障碍和各种疾病。这与肺、脾、肾以及脾阳的温煦作用有关。

脾阳虚弱时,上无法输送水谷津液以养肺,下无法助肾以控制水液,就会导致痰湿内生或水液停滞。 如果脾、肺、肾三者都阳虚时,它们无法相互配合,水液难以蒸发气化,因此积聚形成有害的水液。

方剂专家黄煌教授认为,只要是身体腔内的积液,如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胸膜炎、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等,都可以考虑使用五苓散。

张仲景,千古利水第一方,专治痰湿内生、水液停滞!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和桂枝组成。其中,猪苓性味甘淡平,淡能渗透利水,因此它偏向于利水排湿。同时,由于它具有升降作用,不仅能够清除体内湿气,还能消除皮肤湿气。

泽泻具有宣通内脏湿气的功效。它性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最擅长利水和促进小便通畅。同时呢泽泻还可以泄热,由于它性偏寒,能够清除膀胱和肾脏中的虚火。因此,它有助于滋养五脏,补充虚损

与猪苓相配,泽泻主要用于祛除内源性湿气,而猪苓主要用于祛除外源性湿气。它们共同起到利水排湿的作用。

张仲景,千古利水第一方,专治痰湿内生、水液停滞!

白术具有苦、辛、温的性味,是健脾补气的重要药物。它既能够清除脾胃湿气,将湿气转化为水汽,通过皮肤毛孔散发出去,又能够将有益的湿气转化为津液,供给人体使用。

茯苓性味甘淡而平,能够保护五脏的真气。它是健脾利水、消肿的重要药物,可以将中焦脾胃的湿气,即废水,排出体外。

桂枝性辛温,有助于阳气发散,消除风寒,温通经脉,能够像小太阳一样将湿气气化。与茯苓和猪苓相结合,可以促进阳气的转化和气化,增强肺、脾、肾排水排湿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