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内湿气很重是怎么一回事 ?---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中医治内外湿de理法方药]

 金边春兰 2011-07-11
体内湿气很重是怎么一回事 
湿

  湿:长夏季主湿,湿为阴邪,湿性粘腻重浊。湿邪侵表症状。全身发热困重,四肢关节疼痛酸软,鼻息塞滞不利,语声重浊不清。宜用温澡法散表理湿。

  脾土喜燥恶湿,内湿素盛之人脾受湿侵而导致湿由内生,或由思虑过多伤脾而引起脾失健运湿由内生。

内湿症状:四肢疲乏,饮食减退消化不良,脘腹气机虚满不舒时轻时重,大便常稀,或小便不利甚则水肿。右脉口当沉涩,湿邪在里治宜健脾利湿。

---------------------------------


湿证。
其证候特点,外湿为头重如裹,头胀而痛,关节肌肉疼痛,胃脘满闷,舌淡苔滑,脉濡等;内湿为脘腹胀闷不舒,四肢关节沉重疼痛,痛处不移,口淡不渴,恶心欲呕,大便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胖苔腻,脉濡或滑等。治宜化湿或健脾利湿。

外湿:
如湿温病的身热不扬、头身沉重、关节痹着而痛、口粘苔腻、脉濡,反映出湿性缓而重浊的特点。

内湿:生理的脾土湿,主要体现在水谷之精微化生的功能和调上。即水谷由胃纳入,经过脾的运化而成精微,再由脾气散精于他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脾气充足,运化有权,则其精微输布以化生气血,营养周身,自不病湿。病理的脾土湿,主要体现在水谷之精微化生的功能失调上。如脾之阴盛或阳虚,以致脾不能运化水谷变成精微,水谷反而停聚成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其例。



无论外湿或内湿,都有阻遏气机、伤人阳气和侵袭脾脏的特点。在病证上又都具有沉重、秽浊、黏滞等特性。沉重是指感受湿邪后,患者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关节疼痛重着等症状。这是因为湿邪侵袭肌表,留滞于经络关节,使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碍,营气和卫气不能调和的缘故。秽浊多指湿邪致病后,人体各种分泌物秽浊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泻,下痢脓血黏液,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黏滞一指因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病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一指病灶部位多潮湿不净,排出物黏滞,舌苔腻等。此外,湿邪致病还多见于人体下部,如妇女白带增多、淋证、泄泻、痢疾等,水肿也多以下肢较为明显。

  内湿可因外湿侵入人体,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称为湿困脾土。也可因饮食不当、劳倦思虑等原因损伤脾脏,或因肾阳衰弱引致脾阳不振而形成。因脾主运化,与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输布密切相关,脾脏虚损,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则人体内水液聚而成湿,甚至积而成水。内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痞满,呕吐痰涎,便溏泄泻,或尿少浮肿,或妇女白带量多等症状。内湿在人体内还可进一步演变发展。如上入胸膈,则可形成湿蔽清阳,严重者可产生神识如蒙的症状;或胸络痹阻,发生胸痹胸痛。如壅结于大肠,又可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状。其病证性质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临床诊断湿邪,主要依据症状来进行,并结合当时的气候环境以及患者体质、情志和饮食起居等情况综合分析。治疗上依病证特点,或芳香化湿,或淡渗利水,或健脾,或燥湿等,也可几法合用以增强疗效。

============================================================================

暑邪致病,具有高热多汗、神疲乏力和挟湿的特点。因暑性炎热升散,故伤人后可出现高热烦躁,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脉洪等症状。在大量出汗(津液所化)而伤津的同时,往往气亦随汗出而外泄,导致气虚,出现头晕气短,神疲乏力,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症。夏季往往多雨,环境潮湿闷热,所以暑湿常相兼致病。湿易伤脾,在出现暑病病证的同时,也多见因脾受湿困而引起的肢体困倦沉重,食欲不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症。

-------------------------------------

湿体的食养

--------------------------------------------------------------------------------

□ 匡调元 《家庭用药》 2006年第10期 


湿体(腻滞质)在江南沿海地区非常多见。1999年冬,我们曾在上海做过调查,老年人中约占29%左右。

金元时代名医朱丹溪曾说“江南湿地,丈夫多夭”。其实,湿体在男女老少中均不少见,甚至在婴幼儿中也可见到,仅是轻重不等而已。其临床特征是舌苔腻,或厚或薄,或白或黄,或灰或黑,尤其在舌根部较为明显。此型人形体常偏胖,面色或黄或白,眼睑似肿非肿,口虽干而不想喝水,大便软而不成形,四肢乏力,头重如裹,昏昏沉沉,胸闷不适,胃口不开,妇女白带绵绵,多而黏稠,或白或黄或绿。

中医学认为,这些临床表现都是内湿引起的。至于内湿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尚有待研究。按笔者的理解,内湿可能是人体内一些该排出体外的新陈代谢的产物,由于内脏功能失衡而没能排出去,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中医学用利尿的食物或药物往往可以取效。

早期由于积滞不多,故表现为病理体质,一旦由量变到质变,则可形成“湿证”而为病。此外,古代医书常说“酒客多湿”。对此,我们临床上也常见到。我在重庆时曾见到一位医学院领导,好饮酒已数十载,其舌苔厚如毛毯,除晨起咳痰少许外,无其他不适。一日偶然发现舌苔中心呈灰黄色,才咨询于我。我告诉他,这是嗜酒所致,劝其少饮为好。时值冬令,建议他吃大量白萝卜而获效,但因其难舍杯中之物而腻苔又起。 



四仁赤扁豆粥 
取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冬瓜仁(去壳)10克,白扁豆15克,苦杏仁5克,白蔻仁1克(后下),洗净后,加粳米适量,共煮粥。每日一顿,连食一周。此方能清热利湿,消暑止泻,和中化湿,故对女子白带、老年人慢性咳嗽多痰、脾虚泄泻等多有调养作用。 
应注意的是:白扁豆要煮烂后再将其余食品放入再煮,因为白扁豆中含有一种血球凝集素和溶血性皂素,煮熟后这些成分可被破坏。如果舌苔厚腻而黄者,属热,可加绿豆20克,去白蔻仁。如果舌苔厚腻而白滑则属寒,可加生姜3片共煮。我在临床上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痰多者、妇女带下者,效果颇为满意。 

鲤鱼汤 
活鲤鱼一条,除鳞、去鳃和内脏,将赤小豆50克,陈皮6克,红椒6克,草果6克,洗净后塞入鱼肚内,煮汤。可加适量的姜、葱、胡椒等调味品,食盐宜少不宜多。此方有消肿、利水、除湿的功能。本方是仿元代《饮膳正要》所介绍的鲤鱼汤略加改良而成。全方偏温,若体质偏热者当去红椒、草果、胡椒等燥热之品,改用山药片30克即可。一般脾虚水肿,连食三天即可见效。 

一味冬瓜汤 
取冬瓜500克,洗净,去瓤,将皮切下,将子洗净,与冬瓜一起煮熟。只吃冬瓜与汤,不吃皮和子,加盐宜少不宜多。 
冬瓜性寒味甘,有清热渗湿,滑痰排脓,利水消肿功能。我在临床上调理湿体时,夏天推荐冬瓜,冬天推荐白萝卜,它们都有化痰、利湿、理气、健脾的功效。凡见到上述湿体的各种表现时都可食用,夹热者尤宜,夹寒者加生姜5片。 

1. 湿体宜食食物 
冬瓜、白萝卜、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鲤鱼、鱼腥草、黄豆芽,高粱、苡仁、海带、鲫鱼、橙子等。 

2. 湿体应忌食物 
一切面粉制品,包括面条、面包、馒头、水饺、饼干等,蜂蜜、枣、酒、嫩蚕豆、豆瓣酱、巧克力,忌食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糯米、冷冻饮料等。,等。因为,它们都能留湿!凡湿体而犯食忌者,服祛湿之药无效,更何论食养! 
1990年,我们曾用蜂蜜加猪油喂大白鼠,83天后,见大白鼠舌苔厚腻一如人类之湿体者,其内脏则可见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网上说“拔火罐能去,拔完后皮肤是紫黑色的就是体内湿气大的 ”

网上说“每天早上喝薏仁粥, 白术健脾,薏仁去湿”

网上说“先要健脾胃。山药是健脾胃的但也是助湿的,食用山药的同时应该配合利水的东西吧。健脾和去湿是需要一起调理的。如果是女生我不建议喝凉茶”

网上说“中医里所说的湿气是指体内滞留的不必要的多余水分。 产生湿气的原因是脾虚。

===============================

怎样知道自己身体湿气重?
全身或局部肿胀、发酸、犯困、发麻、舌体胖大、舌苔厚、身体极不舒服等等。 

中医上认为体内的水液代谢主要靠脾的运输,运输到肺,通过肺的通调水道作用再下输于肾,存于膀胱,在一定的条件下排出体外. 
脾它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当它有问题时,水液就不能正常的输布,而它留在身体那个部位就出现那个部位的症状.
因湿为中医病因六淫之一,它粘腻,易袭下位,易阻滞气机的运行. 
如果它停于胸肋,就会出现胸闷,肋胀,气短.停于胃,就出现胃胀,不消化,腹泻.在肌肉,会出现全身酸痛等等.舌苔是厚腻.湿气重多脾虚,应有易腹泻、多汗等症状,脉象应为软弱无力,散乱不整。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 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 避免潮湿的环境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0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0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0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04.水分摄取要适量
 
 

体内湿气重有何表现?怎样去除?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 .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 ,吐出舌头观察一下 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 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 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既简单又方便的做法是:

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 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 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咱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 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 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 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 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 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 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 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对治湿邪最好的药。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粘稠状的呢?” 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 ,千 万不能加大米进去! 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 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 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中医教您如何去湿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 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体内湿气较重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吃薏米粥,冬瓜,山药,莲藕,(多吃无妨)不宜吃辛辣饮食,不宜大鱼大肉,不宜喝酒。


传统医学de湿邪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自我检查

  你的湿气是否过重?人对外界的温度、湿度等有调节能力,但如果本身体质弱,或者身有疾病,就容易室外受湿气困扰。

  如果你在阴湿天气时出现下列变化,代表着你身体里的湿气太重了:

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


如果身体内湿气淤积,会诱发风湿等疾病。现在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的祛除体内湿气的好办法:

  避湿、冷、酒精


  避开“湿”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正所谓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因此建议别穿潮湿不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此外,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你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避开生冷、甜腻食物,别喝酒

  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还有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

一:葱、姜、蒜的妙用: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二:薏米加红豆适用范围广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来起作用,红豆就是其中之一。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各类型水肿之人。 薏米,是常用的中药.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由此可见,这两种食物的搭配可谓是绝佳的除湿良品。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体内湿气重的人应该尝试食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食物都是利尿的,因此不适宜尿多的人群。

有些食物会加重体内的湿气最好不要食用,如:辛辣、海鲜、油腻的食物都尽量少食用,以免加重病情。选择一些清淡的、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才是解决的好办法。


四:运动发汗,直接驱散湿气

人常常会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其实,通过运动,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因此,增加体育锻炼是势在必行的,通过运动,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另外,随着各地多雨季节的到来,体弱的老人、小孩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身体,不要被湿气“打败”。

阴雨潮湿的季节,若感觉自己有湿邪入侵的症状,如精神不振,头晕困倦、舌苔薄白、上腹闷胀、不思饮食,口粘或甜,四肢沉重,大便稀烂,尿短少而黄赤、下腹隐痛等症状,可自己用些藿香、茵陈、紫苏、土茯苓、苡米仁等煲些骨头汤或单独煲水饮,对去湿有良好的作用。

=================================

身体湿气太重的食疗方法

清热祛湿粥 

【原料】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米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 温热服食。 

【疗效】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绿豆 百合 薏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薏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薏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薏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丝瓜咸蛋麦片粥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 

(1)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具有滋阴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藕丝百合汤 

原料:藉100克,百合5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藕洗净削皮切细丝;百合剥片切丝待用。 

(2)开水锅中,加入藕丝和百合丝,烧开后改小火熬成汁,耦丝和百合丝烧至酥烂,加入冰糖。 

----------------------------------

健脾开胃、清热防暑的夏季营养汤:

天气热了,饮食也应该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了。夏天要享受食疗的好处,可以选择一些祛湿清热的食物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时的饮食应逐渐转为清淡食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又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茄子、西红柿以及各种绿叶蔬菜。而性味辛温、苦寒的蔬菜,如生姜、辣椒等宜少吃或不吃。 

热气蒸人之际,人体毛孔张开,出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多饮凉开水;橘子精、菠萝精、山楂精等,可用冷开水冲饮,而冰棒、汽水等冷饮则宜少吃少喝。这些寒凉食物不但营养低,热量高,更有损脾胃,体质虚弱或容易腹泻人士应该少吃为佳。 

具体来说,多吃赤小豆有利尿功效,冬瓜、莲叶能消暑祛湿,扁豆则能健脾祛湿,苦瓜、苦菜等带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热,又有营养。 

另外,我们还应“因人进食”。有的人体质虚寒,芥菜、西瓜等寒凉食物就不应多吃。

内生“五邪”病机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变化而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五种病理状态。由于病起于内,不是由外邪所引起,故称作为生“五邪”,属于病机的范围,具体包括、、、、。

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故“内湿”多因脾虚。

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阳气不足,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阳不振或脾气损,失其健运之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或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可导致湿浊内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性重浊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项强直,皆属于湿”。即是指颈项部分之筋肉,因为湿阻而不柔和,以致颈项强急而运动障碍。若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阳中焦,则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肿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湿泛滥,溢于皮肤肌腠之间,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大肠湿热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肛门灼热,或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饮食不洁,致暑湿热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蕴结,下注大肠,损伤气血而成。


寒湿困脾

症状: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粘不爽,腹痛溏泄,头重身困如肿,苔白腻或舌胖嫩,脉濡缓。

病因病机:多由贪凉饮冷,致寒湿停于中焦,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寒湿内侵脾胃;或素体湿盛,脾阳受遏,以致寒湿中生。


脾胃湿热

症状:脘腹胀满,恶心欲吐,厌油腻,口粘而甜,肢体困重,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肤发黄,或有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郁化热所致。


肝胆湿热

症状: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舌苔黄腻,脉弦数。若见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或见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妇女带下黄赤腥臭等,则为肝经湿热证。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湿热内生,蕴结肝胆,或湿热下注所致。


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灼痛,尿频,尿急,或见血尿,或尿液浑浊,或有砂石,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现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


3.黄色:主湿证、虚证。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

-------------------------------------

望形态
形是形体,态是姿态。通过望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可知内脏、气血阴阳的盛衰,疾病的程度及预后。

1.望形体

3)胖:肥胖并非健壮。
体型特点为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宽短圆、腹大、身体偏矮,多后仰。
胖而能食,形盛有余;
胖而食少,肌肉松弛,精神不振,多为脾胃虚。
胖人形肥气虚,水湿难以循行,所以湿多,若郁滞生痰,则易患中风证。


-----------------------

望舌形:

舌形多指舌的形状。正常舌体大小适中。异常舌分为老舌、嫩舌、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芒刺舌、齿痕舌。

娇嫩舌:纹理细致,多为气血运行不畅,内有水湿,多为虚证。

胖大舌:舌体较正常舌大,舌肌松弛,称胖大舌。胖大舌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主水肿、痰饮。

齿痕舌:舌体边缘有压迫痕迹,为齿痕舌。舌体肿大,出现齿痕。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

舌质:
注意其频色的变化。正常舌质淡红而润。

(1)淡白:多为血虚或阳虚。淡白滑润为寒证或寒湿证。

舌苔:
注意其颜色及厚薄。正常舌苔薄白而润。

(2)白苔:多属寒证。外感风寒初起苔见薄白而滑;里虚寒证舌苔也见薄白。
白腻则是内有痰湿之象。

(3)黄苔:黄苔多属热证,黄色愈深,其热愈重。表邪入里化热,初则舌苔浅黄,里热加重则舌苔深黄;热盛伤阴则苔黄而干;湿热内蕴或肠胃实热积滞则舌苔深黄而厚腻。
------------------------------


4)望舌苔:

主要观察舌苔的薄厚、润燥、腐腻、剥落苔等的变化。

舌苔愈厚腻,表示湿浊愈重。

薄厚苔:透过舌苔能见舌体为薄苔。透过舌苔不见舌体为厚苔。薄苔为疾病初起,厚苔为病情较重。

润燥苔:舌苔湿润适度为正常苔,苔干、粗糙为燥苔。苔的润燥程度表示体内津液的盈亏情况。若舌红绛而苔润为热盛,舌红而苔燥为湿阻遏制阳气。

腐腻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刮之如豆腐渣样为腐苔。苔质细密颗粒细腻。观察苔的腐腻可知阳气与内湿的程度。腐苔多为食积胃肠或痰浊。腻苔因阳气被遏阻,多见于湿浊、或痰饮证。

剥落苔: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剥落,胃气或胃阴受损。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

-------------------------------

5)苔色: 
苔的颜色分为白苔、黄苔、灰黑苔等的变化。

白苔:多主表证、寒证。苔薄白而干,舌尖红者为燥热肺火盛。
厚白苔主痰湿。

黄苔:多为热证,从黄的程度辨别热的的轻重。

灰黑苔:苔色为浅黑色是灰苔,深者为黑苔。灰黑苔多为里热重证,越黑病情越重。如苔灰黑而润为阳虚寒、痰湿内阻,苔色灰黑而干为里热证。

-------------------------------

面色萎黄:即黄而光泽,多是脾胃虚弱。而目鲜黄为湿热黄疸(阳黄),暗黄属寒湿黄疸(阴黄)。

-----------------------------

形态:
即观察病人的形体姿态。
如形体结实,表明正气充盛。
形体虚胖,兼有饮食减少,多是气虚或痰湿较盛。
形体瘦弱,多是阴虚。
浮肿以面部为着,发展急速或兼恶寒怕风,多为风邪外袭,水湿内停(风水)

嗜睡: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体虚者多属心肾阳虚;肥胖者多伴有腹胀、痰多,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

口不渴与渴不多饮:口不渴,不欲饮水多属寒证。口渴喜饮,饮水即吐多属水湿内停于胃。口渴不多饮,且喜热饮多属湿证或虚寒证,且喜冷饮者为属湿热证。

不欲进食与厌食: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欲低下,为不欲进食。如新病多为伤食或外感发热。久病不欲食则是脾胃虚弱。若厌恶食物,多见于食滞内停,或肝脾湿热。

口味:口苦为肝胆有热,口酸有腐味为胃肠积滞,口臭为胃火盛,口淡为胃有湿、或虚证,口甜为脾有湿热,口咸为肾虚

便质异常: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下堕感为脾虚气陷。排便不爽为肝郁。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多为伤食。若便黄粘滞不爽多为湿热结于大肠。腹痛窘迫,时时欲泻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是痢疾病的症状。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肾阳虚衰。

尿次异常:小便次数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数,多为湿热。久病尿清长而频数、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小便不畅,点滴而出,小便不通一般为湿热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属实证,若因肾阳不足属虚证。

排尿感觉异常:排尿痛,急迫、灼热感,多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为肾气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属危重证。

(三)手足汗出:手足心出汗,多属脾胃湿热郁蒸之候。但实热或阴虚阳亢之虚证,也可见手足汗出,辨证时应结合其它症状全面分析。

4. 饮食喜热为脾胃虚寒;饮食喜冷为胃有实热;口渴引饮,为里热;口干不欲饮,多为脾虚湿盛;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为阴虚虚热。

5. 口淡无味为脾虚;口苦为肝胆或心经有热(火);口甜或粘腻为脾有湿热;口酸为伤食、消化不良;口粘为湿困脾胃。

2. 大便稀溏,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五更泻),为肾阳不足;水泻为湿重:泻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

4. 小便黄而少,为实热;黄赤混浊,尿流不畅或尿痛,为膀胱湿热。

头痛沉重,如裹如蒙,多为湿困

腰部冷痛,转侧不利,卧不减轻,遇阴雨则加重者多属寒湿;腰痛伴有热感,拒按或有叩痛,兼见尿痛等症状者多属湿热;

2. 白带清稀或腥味,多为脾虚湿盛或下焦虚寒;带下色黄而粘稠臭秽,多属湿热;带色灰白恶臭或有血,应注意癌症。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

痰饮

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致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通常多为合用。

痰饮一旦产生,便能流窜全身,停聚各处,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停留在肺,则出现喘咳、胸闷、咯痰;蒙蔽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失眠、神昏、甚则狂癫;停聚于胃,会致脘闷痞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流于经络筋骨,可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痰饮上扰,可致眩晕、昏迷;痰气凝郁于咽喉,则咽部不适,常有如物梗喉感;饮停胸胁,可见胸胁胀满,咳嗽引痛;若留聚肠间,则肠鸣漉漉,甚至便溏腹泻。可见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4.湿痰:脾虚不运,湿聚成痰,痰湿并而为病。症见胸痞,纳少,呕恶,痰多,身重困倦,脉濡滑,舌苔厚腻等。

-----------------------

饮证
可分为痰饮、悬饮和溢饮。

1.痰饮: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聚而成饮,留于胃肠。症见胸胁支满,胃脘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头目眩晕,心悸短气,苔白滑,脉弦滑等。

2.悬饮:阳不化水,水饮留于胁肋。症见胁痛,咳唾更甚,转侧呼吸牵引而痛,肋间胀满,气短息促,脉沉而弦。

3.溢饮:阳气不振,脾肺输布失职,水湿成饮,流溢于四肢肌肉。症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满气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腻,脉弦紧。

浮脉
----濡: 浮而迟细为濡, 即软脉。其象虚软无力, 应手细散, 如棉絮之在水中, 轻手相得, 重手按之即随手而没。濡为气血两虚之候, 亦主脾湿, 为虚损, 为自汗, 为痹, 为下冷, 为亡血少气。

---------------------------
沉脉
--细: 沉而微软为细, 其象小于微而常有, 细直而软, 指下寻之, 往来如蚕丝状。细为血冷气虚不足以充之候。主诸虚劳损。为元气不足, 内外俱冷, 虚弱洞泄, 忧劳过度。或为湿侵腰脊, 为积为痛, 俱主在内在下之病。

--革: 沉失常度为革, 其象沉伏实大, 如按鼓皮一般。
革为虚寒失血之候 (其实即芤弦两脉相合之象,芤为虚, 弦为寒, 虚寒相搏)。
主男子亡血失精, 女子半产漏下, 又为中风感湿之证。
---------------------------------

健脾化湿
resolving Dampness by tonifying Spleen
  运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消除湿邪的治法。

健脾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水湿消除。

健脾化湿法适用于脾虚水湿不化证,证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胃脘痞满,肢体困重,饮食不化,大便溏薄或泄泻,水肿,妇女带下,苔白厚腻,脉缓等。

常用的健脾化湿药有白术、党参、茯苓、扁豆、砂仁、莲子肉、薏苡仁等,代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完带汤。

健脾化湿法常与芳香化湿、温脾、利水渗湿等治法配合使用。

如脾虚湿阻,证见泄泻,腹胀呕吐,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宜与芳香化湿法配合,方如钱氏七味白术散;

脾阳不足而致水肿腹胀,宜与温脾法配合,方如实脾饮;

脾虚湿盛,妇女带下清稀,宜与淡渗利湿法配合,方如完带汤。

--------------------------------------------

关于中药学教材治湿药分类的探讨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中药学》5版教材,将治湿药分为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和利水渗湿药3类,但药物归属各异,故难以有力地指导临床应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认为因湿邪致病相当广泛,轻则侵及皮毛肌表,重则损伤脏腑筋骨,且湿性粘滞,治疗如抽丝剥茧,层出无穷而缠绵难愈,若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往往变生他病或致成终生痼疾。因湿邪所侵部位不同,性质有异及兼挟他邪之别,故必须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治湿药物,方能在运用时收到确切的疗效。且湿邪致病有内、外、上、下的不同,故将治湿药分为化湿、燥湿、祛湿和利湿4类,并将其运用略述如下。


  1 化湿药


  适用于湿邪侵袭肌表证。以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头身重痛,鼻塞流涕,或不欲饮食,恶心呕吐,舌苔薄腻,脉濡等为特征。因湿邪为阴邪,其性滞腻,极难分解,湿邪在表不可仅取发汗解表之法,以防汗去湿留,更不可利湿以攻里,以防引邪入里。只有宣化发散方能表解湿祛。根据湿邪挟暑、挟热、挟寒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3类药物:


  1.1 芳香化湿药


  藿香、佩兰叶、紫苏叶等。用于湿邪或寒湿外袭的卫分证,多见于感冒、急性肠炎初起。证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重痛,脘闷呕恶,少食,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濡等。


  1.2 清化暑湿药


  香薷、白扁豆、扁豆花、西瓜汁等。适用于外感暑湿的卫分证,多见于感冒、乙脑初起等。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鼻塞流涕,舌苔薄黄,脉濡为特征。


  1.3 宣化湿热药


  荷叶、绿豆、西瓜翠衣等。适用于外感湿温的卫分证,多见于感冒、乙脑、痢疾初起等。以发热,头身重痛,咽痛,恶心,舌苔薄黄,脉濡数为特征。
---------------------------------

  2 燥湿药


  适用于湿邪蕴结于中下二焦者。多见不欲饮食,脘腹胀满,恶心欲吐或大便泄泻,小便黄赤,舌苔厚腻,脉滑等症。临床应根据湿邪化热与否分为两类:


  2.1 燥湿健脾药(苦温燥湿)


  厚朴、陈皮、草果、苍术等。适用于湿浊蕴结中焦的急、慢性肠胃炎等。以胃脘胀满或疼痛,呕吐恶心或泄泻,舌苔白腻,脉滑或缓为特征。


  2.2 清热燥湿(苦寒燥湿)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龙胆草等。适用于湿热蕴结中焦或下焦所致的急、慢性肠炎,胃炎,痢疾,黄疸等。以腹部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口苦食少,大便秘结或下利,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

  3 祛湿药


  适用于湿邪伏留肌肤筋骨者。证见肢体关节酸痛,阴雨天则加剧等。湿邪多挟寒、挟风侵入肌肤筋骨,或蕴久化热,多成缠绵痼疾,不易速解,必视其所挟邪气不同而调治之,故祛湿药可分为以下3类:


  3.1 祛湿散风寒药


  独活、威灵仙、白花蛇、虎骨、蚕砂、徐长卿、五加皮、乌梢蛇、海风藤、千年健、松节等。多适用于风寒湿侵入筋骨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疼痛等。证见肢体关节疼痛,局部恶风畏寒,得热则痛减,舌苔白滑,脉沉缓等。


  3.2 清热祛风湿药


  防己、秦艽、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桑寄生、海桐皮、寻骨风等。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证见关节红肿热痛,身热,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等。
--------------------------------

  4 利湿药


  适用于湿邪留滞下焦而见癃闭水肿等。前贤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此药则通利湿浊从小便而出,临证视其兼热与否可分为两类:


  4.1 淡渗利湿药


  茯苓、茯苓皮、猪苓、灯芯草、薏苡仁等。适用于湿浊阻滞膀胱或溢于肌肤所致的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等。以小便不利,水肿或腹水,或泻泄不欲饮食,舌苔白腻,脉沉缓为特征。


  4.2 清热利湿药


  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金钱草、海金沙、石苇、萆、茵陈、地肤子、冬瓜皮、葫芦、赤小豆、泽漆、扁蓄、瞿麦、冬葵子等。适用于湿热蕴结于下焦所致的急性肾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等。以黄疸或水肿,兼见小便不利或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为特征。

名医方论 祛湿剂 一、化湿和胃 

【平胃散方论】
明·吴 昆: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此方主之。此湿土太过之证,经曰敦阜是也。苍术味甘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厚朴味温而苦,温则益脾,苦则燥湿,故二物可以平敦阜①之土。陈皮能泄气,甘草能健脾,气泄则无湿郁之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一补一泄,又用药之则也。是方也,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之人,皆非所宜也。(《医方考》)
明·张介宾:夫所谓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东垣为胃强邪实者设。故其性味从辛从燥从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今见方家每以此为常服健脾之剂,动辄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误甚矣。(《景岳全书》)
清·柯 琴:《内经》以土运太过曰敦阜,其病腹满;不及曰卑监②,其病留满痞塞。张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东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监也。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谓,犹温胆汤用凉剂而使之温,非用温之谓。后之注《本草》者,曰敦阜之土,宜苍术以平之;卑监之土,宜白术以培之。若以湿土为敦阜,将以燥土为卑监耶!不审敦阜、卑监之义,因不知平胃之理矣。二术苦甘,皆燥湿健脾之用,脾燥则不滞,所以能健运而得其平。第二术白者柔而缓,苍者猛而悍。此取其长于发汗,迅于除湿,故以苍术为君耳!不得以白补、赤泻之说,为二术拘也。厚朴色赤苦温,能助少火以生气,故以为佐;湿因于气之不行,气行则愈,故更以陈皮佐之。甘先入脾,脾得补而健运,故以炙甘草为使。名曰平胃,实调脾承气之剂与!夫洁古取《金匮》之枳术汤以为丸,枳实之峻,重于厚朴,且无甘草以和之,虽倍白术,而消伐过于此方。昧者以术为补,为当久服,不思枳实为峻而不宜多,特未之思耳!(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 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苍术辛烈燥湿而强脾,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利气而行痰,甘草中州主药,能补能和,蜜炙为使。泄中有补,务令湿土底于和平也。(《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人非脾胃无以养生,饮食不节,病即随之。多食辛辣则火生,多食生冷则寒生,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于是为积聚,为胀满,为泻痢,种种俱见。平胃散乃治脾胃之圣剂,利湿化痞,消胀和中,兼治时疫瘴气,燥而不烈,故为消导之首方。(《医方论》)
清·张秉成:用苍术辛温燥湿,辟恶强脾,可散可宣者,为化湿之正药。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理气而行痰,以佐苍术之不及。但物不可太过,过刚则折,当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故以甘草中州之药,能补能和者赞辅之,使湿去而土不伤,致于和平也。(《成方便读》)
【注释】①敦阜:敦,厚;阜,高。《素问·五常政大论》:"土曰敦阜"。
②卑监:卑下自守,不能周于四方。《素问·五常政大论》:"土曰卑监"。


【不换金正气散方论】
明·吴 昆:凡受山岚瘴气及出远方不服水土,吐泻下利者,此方主之。山岚瘴气,谷气也,《内经》曰谷气通于脾,故令人不服水土而坏腹。是方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前之平胃散也,可以平湿土敦阜之气而消岚瘴。乃半夏之燥,所以醒脾;藿香之芬,所以开胃。方名正气者。谓其能正不正之气故尔。(《医方考》)
清·冯兆张:正气,指中气也。中气不各,水湿不行,则痰生为患。苍、朴、陈、甘,所以锄胃土之敦阜,而使之平也。佐以藿香,一身之滞气皆宜;助以半夏,满腹之痰尽化。俾正气得以转输,邪气无由乘袭,可贵孰甚焉,故名不换金也。(《冯氏锦囊秘录》)
清·徐大椿:湿伤气化,清浊不分,故泄泻不止,天癸①不调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满除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利气和胃,藿香快胃气,甘草缓中州也。为散以散之,米饮以和之,使湿化气调则脾胃敷化有权,而泄泻无不愈矣,天癸无不调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
【注释】①天癸:月经的代名词。


【藿香正气散方论】
明·吴 昆: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此方主之。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医方考》)
清·汪 昂:此手太阴、足阳明约也。藿香辛温,理气各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枯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脾胃不调,感冒暑湿,中气不能运化,故身热不解,腹满吐泻焉。藿香快胃祛暑,苏叶解表散湿,大腹绒泻滞气,冬白术健脾元,厚朴散满除湿,半夏醒脾燥湿,陈皮利中,茯苓渗湿邪,白芷散阳明之湿,桔梗利太阴之气,甘草甘缓中州,姜、枣调和营卫也。此调中散邪之剂,为感冒暑湿之 方。其治不服水土亦强,扶土胜湿之义。(《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由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水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哉?(《成方便读》)
今·盛心如:寒燠不时,空气骤变,交互郁蒸,戾气流行,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天时人事,两相感召,既不免疾病之侵临,而欲求健康之保障,则藿香正气之方尚矣。藿香芳香辛温,理气而宣内外,和中而止呕泄,善辟秽恶而解表里,故以为君。表里交错,上下交乱,而正气虚矣,故以苓、术、甘草,健脾培中以为臣,俾正气通畅,则邪气自除。况有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朴、腹二陈消满除痰,佐之以疏里气。更引以姜、枣以调营卫,则表里和而健康复矣。(《实用方剂学》)
今·蔡陆仙:四时不正之气,由口鼻而著于肠胃,故不用发汗以解表,而用东施芳香消导以和里,兼用奠安中土之药以扶之,故为治一切四时不正之气之通用品。或以苍术易白术,于湿重者尤宜之。(《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今·李 飞:本方虽有藿香、紫苏、白芷解表散寒,但毕竟以化湿和中为主,且紫苏、白芷二药,尚具理气和中,发越脾气的作用,所以使用本方,不必拘泥于表证的有无。(《中医历代方论精选》)


【六和汤方论】
明·吴 昆:六和者,和六腑也。脾胃者,六腑之总司,故凡六腑不和之病,先于脾胃而调之,此知务之医也。香能开胃窍,故用藿、砂、辛能散逆气,故用杏、半;淡能利湿热,故用茯、瓜;甘能调脾胃,故用扁、术;补可去弱,故用参、草;苦可以下气,故用厚朴。夫开胃散逆则呕吐除,利湿调脾则二便治,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诸疾平。盖脾胃一治,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虽百骸九窍,皆太和矣,况于六腑乎?(《医方考》)
清·徐大椿:暑伤脾胃,挟湿而敷化无权,其三焦之气不能布藿,故吐泻交作或寒热痢疾焉。香薷散暑解表,厚朴散满除湿,赤苓渗湿利营,扁豆健脾却暑,半夏燥湿醒脾胃,杏仁降气疏肺肠,人参益暑伤之元,甘草缓三焦之逆,藿香快胃和中,砂仁理脾化气,木瓜舒筋消暑,姜、枣调和营卫也。使中气化而营卫调,暑邪解而寒热退,可知表里调和则吐泻无不愈,而寒热痢疾亦无不瘳矣。此调中却暑之剂,为暑伤脾胃之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今·盛心如:暑为阳邪,感受暑热,则伤人之阳,所谓阳受之,则入于六腑者是也。本方以人参、扁豆培中益气为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亦热伤气之谓。以藿香、香薷清暑散邪为臣。佐以半夏降逆止呕,以和胃气;赤苓利水除烦,以和膀胱之气;砂仁则醒胃以入于小肠,以所以分泌其水液、糟粕,以趋于和也;杏仁则由肺以入于大肠,所以恢复其传导职责,以趋于和也;川朴除满止痛,则和其三焦之气也;木瓜定眩舒筋,则和其胆腑之气也。甘草则国老之使也。是方也,与藿香正气散及三物、四味、五物、六味、十味诸香薷饮,并消暑十全散等,并为夏令中通治要方,错综变化,用治暑病,犹珠玑之在握耳。(《实用方剂学》)
今·冉雪峰:此方不过和中醒气,除湿理脾,安胃扶正,故前贤谓只以理气健脾为主,脾胃即强,则诸邪自不能干矣。是此方与藿香正气、金不换正气、纯阳正气为一类之方,而谓统治六淫,实为通套活法中之活法矣。方中用药平淡,湿热郁滞,脾困不醒,示始不可借用。细察方剂,其燥烈较平胃、越鞠、正气诸方,均减一等。盖必有以见其偏执,而思所以矫正之者。(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今·朱良春:本方是六君子汤加藿、朴、杏、砂、木瓜、扁豆、赤苓、姜、枣所组成。六君子汤功能补气健脾、祛湿,加厚朴、杏、砂,是取其舒脾行气、祛湿,加木瓜、扁豆、赤苓,是取其渗湿清热,散暑和脾。至于藿香一药,不但能醒脾祛湿开胃,更能配合姜、枣发散风寒表邪。从各药配伍的功用看来,本方是补气健脾、祛湿,兼能发散的一首方剂。用于夏月内伤湿冷,霍乱吐泻,或内有湿滞,胸闷脘胀,而外兼外感恶寒发热之症,最为相宜。(《汤头歌诀详解》)

名医方论 祛湿剂 二、清热祛湿1
【茵陈蒿汤方论】
金·成无己:王冰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也,非大寒之剂,则不能彻其热。茵陈蒿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酸以涌之,苦以泄之,泄甚热者,必以苦为主,故以茵陈蒿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热,栀子味苦寒,苦入心寒胜热,大热之气,必以苦寒之物胜之,故以栀子为臣。大黄味苦寒,宜补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故以大黄为使。苦寒相近,虽甚热,大寒必祛除,分泄前后,复得利而解矣。(《伤寒明理论》)
明·许 宏:阳明者,为胃之土,其色黄,若发热汗出者,为热气得越,不能发黄也。但头上汗出,齐颈而还者,乃热气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乃热甚于胃,津液内瘀,结为黄也。故用茵陈为君,能治黄;栀子为臣,栀能治黄,寒以治热也;以大黄为佐使,以下泄瘀热,而除其黄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方有执:茵陈逐湿郁之黄,栀子除胃家之热,大黄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泄热,热泄则黄散也。(《伤寒论条辨》
明·吴有性: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证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除小肠屈曲之火,瘀热既陈,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源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是以大黄为专功,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苓,不惟不能退黄,小便间亦难利。(《温疫论》)
清·柯 琴:太阳、阳明俱有发黄症,但头汗而身无汗,则热不外越;小便不利,则热不下泄,故瘀热在里而渴饮水浆。然黄有不同,症在太阳之表,当汗而发之,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凉散法;症在太阳、阳明之间,当以寒胜之,用栀子柏皮汤,乃清火法;症在阳明之里,当泻之于内,故立本方,是逐秽法。茵陈秉北方之色,经冬不凋,傲霜凌雪,历遍冬寒之气,故能除热邪留结。佐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除胃热。令瘀热从小便而泄,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仍合引而竭之之义,亦阳明利水法奇法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徐 彬:久久发黄为谷疸,药用茵陈、栀子、大黄,乃以开郁解热为主,非发表亦非攻里也。盖茵陈性苦辛寒,善开肌肉之郁;栀子轻浮性凉,能解内郁,而降屈曲之火;大黄为攻下之品,然从栀子、茵陈,则取其相佐以开郁解热,所以茵陈最多,而大黄少也。(《金匮要略论注》)
清·王子接:茵陈散肌表之湿,得大黄则兼泻中焦之郁热;山栀逐肉理之湿,得大黄则兼泻上焦之郁热。惟其性皆轻浮,故与大黄仅入气分,泄热利小便,建退黄之功,与调胃承气仅泻无形之热同义。无枳实、芒硝,不能疾行大便,故不得妄称为下法。(《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吴仪洛:茵陈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故为治黄主药,栀子为臣,大黄为佐,分泄前后,则腹得利而解矣。(《成方切用》)
清·吴 瑭:此纯苦急趋之方也。......胜火者莫如水,茵陈得水之精;开郁莫如发陈,茵陈生发最速,高出众草,主治热结黄疸,故以之为君。栀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黄除实热而减腹满,故以之为佐也。(《温病条辩》)
清·张秉成:此方纯治邪气实而不虚者。如湿热内结而成实证,则茵陈五苓等药,又属无济,非用下夺之法,不足以杀其邪而导其结。故以栀子泄其前,大黄泄其后,茵陈辛苦微寒,得春初生发之气,能入太阳、阳明,发汗利水,为治黄主药。三味合而用之,前证自然奏效耳。若寒湿内郁而为阴黄者,其证则与前纯乎相反。但阴黄之色瘀而晦,阳黄之色明而鲜;阳黄则口渴便闭,阴黄则口不渴、二便和,以此为别。姜、附大辛大热,使寒湿之邪,从乎阳化,则茵陈又为治寒湿之用耳。足见一物之功,各随佐使而用,不必拘拘乎一物一用也。(《成方便读》)
清·张锡纯:茵陈性寒味苦,具有生发之气,寒能胜热,苦能胜湿,其生发之气能逐内蕴之湿热外出,故可为湿热身黄之主药。佐以栀子、大黄者,因二药亦皆味苦性寒也。且栀子能屈曲引心火下行以利小便。大黄之色能直透小便,故少用之亦善利小便。至茵陈虽具有生发之性,《名医别录》亦谓其能利小便。三药并用,又能引内蕴之热自小便泻出,是以服之能随手奏效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茵陈五苓散方论】
清·喻 昌:湿热郁蒸于内,必先燥其肺气,以故小水不行。五苓散开腠理,致津液,通血气,且有润燥之功,而合茵陈之辛凉,清理肺燥。肺金一润,其气清肃下行,膀胱之壅热立通,小便利而黄去矣。(《医门法律》)
清·徐 彬:此表里两解之方。然五苓中有桂、术,乃为稍涉虚者设也。但治黄疸不贵补,存此备虚证耳。(《金匮要略论注》)
清·沈明宗:盖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风入胃家气分,风湿相蒸,是为阳黄。湿热流于膀胱,气郁不化,则小便不利,当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陈开郁而清湿热,则黄自退矣。(《张仲景金匮要略》)
清·徐大椿:脾亏寒湿,少火不振,不能健运,而湿伏不化,故小便不利,身体发黄焉。白术健脾土以制湿,肉桂壮少火以通闭,猪苓利三焦之湿,茯苓渗脾肺之湿,泽泻通利膀胱以利水,茵陈清利湿热而退黄也。为散水煎,使少火气充,则脾健湿行而小便自利,虚黄无不退矣。此壮火崇土渗湿之剂,为虚黄小便不利之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陈元犀:五苓散功专发汗利水,助脾转输;茵陈蒿功专治湿退黄,合五苓散为解郁利湿之用也。盖黄疸病由湿热瘀郁,熏蒸成黄,非茵陈蒿推陈致新,不足以除热退黄;非五苓散转输利湿,不足以发汗行水。二者之用,取其表里两解,为治黄之良剂也。(《金匮方歌括》)
清·邵步青:疸因土虚受湿;湿热乘脾,黄色乃见。茵陈专理湿热,发黄者所必用也。佐以猪苓、泽泻,则水液分于膀胱;佐以白术、茯苓,则土旺可以胜湿。桂为向导,令诸药直达病所,无不克矣。(《四时病机》)


【硝石矾石散方论】
明·赵以德:肾者,阴之主也,为五脏之根,血尽属之,血虽化于中土,生之于心,藏之于肝,若肾阴病,则中土莫得而化,心莫得而生,肝莫得而藏,荣卫莫得而行,其血败矣,将与湿热凝瘀于肠胃之间。肾属水,其味咸,其性寒,故治之之约,必用咸寒,补其不足之水,泻其所客之热,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用硝石为君,《本草》矾石能除固热在骨髓者,骨与肾合,亦必能治肾热可知也。大麦粥汁为之使,引入肠胃,下泄郁气。大便属阴,瘀血由是而出,其色黑;小便属阳,热液从是而利,其色黄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明·徐 彬:......硝矾散主之者,硝能散虚郁之热,为体轻脱,而寒不伤脾;矾能却水,而所到之处邪不复侵。......合而用之,则散郁热,解肾毒,其于气血阴阳,汗下补泻等治法,毫不相涉,所以为佳。(《金匮要略论注》)
清·程 林:硝石之苦咸,矾石之酸咸,皆所以泄中满而润下,使其小便黄而大便黑也。然硝石主胃胀闭,涤蓄结,矾石主热在骨髓。而经言劳者温之,是方得无太峻欤?然所服者,方寸匕耳,和以大麦粥汁,正所以宽胃而益脾也。(《金匮要略直解》)
清·王子接:硝石矾石散,悍剂也。女劳黑疸腹满者,死证也。读仲景原文,当急夺下焦之瘀血,庶可斡全生气,舍此别无良法可医。惜乎后医不解病情,惟知清热去湿,隔靴搔痒,日渐困笃,迨至束手而毙。殊不知女劳伤其精而溺血,若血能流通,则无发黄变黑之证矣。若精竭而血不行,郁遏于膀胱少腹,必然阴虚火发,而涌泉灼热,明是真精耗竭,君相二火并炎,熏蒸于脾则身黄,燎原于肾则额黑,故《金匮》下文云非水也,其殆肾气之所发也欤?治以硝石直趋于下,苦咸入血,散火破瘀;矾石酸寒,佐硝石下趋,清肾与膀胱之热。《别录》云:除锢热在骨髓,是也。和以大麦粥汁服者,以方寸匕之药,藉大麦下气之性而助其功用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张锡纯:硝石矾石方,为治女劳疸之的方,实可为治内伤黄疸之总方。其方硝石、矾石等分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色,大便正黑色是也。特是方中矾石,释者皆以白矾当之,不无遗议。考《神农本草经》矾石一名羽涅,《尔雅》又名涅石。徐氏说文释涅字,谓黑土在水中,当系染黑之色。矾石既名为涅石,亦当为染黑色所需之物,岂非今之皂矾乎?是知皂矾、白矾,古人皆名为矾石。而愚临症体验以来,知以治黄疸,白矾之功效诚不如皂矾。盖黄疸之证,中法谓由脾中蕴蓄湿热,西法谓由胆汁溢于血中。皂矾退热燥湿之力,不让白矾,故能去脾中湿热,而其色绿且青,能兼入胆经,借其酸收之味,以敛胆汁之妄行,且此物化学家原可用硫酸水化铁而成,是知矿中所产之皂矾,亦必多含铁质,尤可借金铁之余气,以镇肝胆之本也。硝石性寒,能解脏腑之实热,味咸入血分,又善解血分之热,且其性善消,遇火即燃,又多含养气,人身之血,得养气则赤,又借硝石之消力,以消融血中之渣滓,则血之因胆汁而色变者,不难复于正矣。矧此证大便难者甚多,得消石以软坚开结,湿热可从大便而解,而其咸寒之性,善清水腑之热,即兼能使湿热自小便解也。至于大麦粥送服者,取其补助脾胃之土以胜湿,而其甘平之性,兼能缓硝、矾之猛峻,犹白虎汤中之用粳米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仁汤方论】
清·吴 瑭: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①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温病条辨》)
今·李畴人:杏仁、蔻仁、厚朴、半夏之苦辛,开泄上、中焦之湿热而除满开痞;滑石、通草、薏仁、淡竹叶之甘淡,分渗以宣利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化。甘澜水,以活水置器内,杓扬数百遍,取甘淡轻扬不助肾邪,速于下降耳。此乃苦辛淡宣利三焦湿热之留痹者也。(《医方概要》)
今·秦伯未: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它的配合,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蔻仁、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虽然三焦兼顾,其实偏重中焦。(《谦斋医学讲稿》)
【注释】①氤氲(yin yun因阴):中国哲学术语。万物由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之意。这里引申为由于夏季气候炎热而产生的潮湿空气。


【连朴饮方论】
清·何廉臣:病在中焦气分,酌与王氏连朴饮加味,苦降辛通,以清胃热。(《重订通俗伤寒论》)
今·冉先德:霍乱吐利为本方主证,湿热内蕴为本证病机,而胸脘痞闷,舌苔黄腻,小便短赤,则为湿热的诊断依据。湿热之邪蕴伏中焦,脾胃升降之机失常,遂致胃浊不降而呕,脾不升清而泻,清浊相干而吐泻交作。治法不在止泻止吐,惟求湿热一清,脾胃得和,则诸证自愈。方中用黄连、山栀清热解毒,苦寒燥湿;厚朴、半夏燥湿行滞;菖蒲、香豉芳香化湿;芦根宣肺去湿,清热生津。合用以成清热燥湿、理气化浊之功。(《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名医方论 祛湿剂 二、清热祛湿2
【甘露消毒丹方论】
清·王士雄: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六元正纪》①五运分步,每年春分后十三日交二运徵,火旺,天乃渐温;芒种后十日交三运宫,土旺,地乃渐湿。温湿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张,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温热经纬》)
今·李畴人:蔻仁辛香,藿香芳香,宣解肺脾。茵陈发越陈伏之湿,黄芩泻肺火,木通泻小肠之火,兼滑石之淡渗从阳通阴而泻三焦之郁热,连翘、川贝清心肺而化痰热,射干、菖蒲利咽喉。苦辛芳淡宣解三焦表里湿热之邪,不专主发汗,上焦肺气宣通,则玄府自启,汗出热化,便通痞开矣。(《医方概要》)
今·冉雪峰:此方滑石、茵陈、木通,皆利湿药;薄荷、藿香、菖蒲、蔻仁、射干、神曲,均芳香通利,疏里宣外。黄芩清热,贝母豁痰。加连翘者,症见丹疹,虽在气分为多,而一部分已袭营分也。此方较普济消毒饮,尤为清超,彼侧重通外,此侧重清内;彼为清中之浊,此为清中之清。细译方制,微苦而不大苦,清利而不燥利,举重若轻,妙婉清灵,迥非庸手所能企及。(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今·朱良春:本方是治疗湿温、时疫的常用方剂。方中藿香、蔻仁、菖蒲辟秽化浊;黄芩、连翘清热解毒;射干、贝母清肺化痰,且射干与连翘相配,更能消退咽肿;滑石、木通、茵陈清利湿热;更用一味薄荷轻疏表邪。这样,可使湿热之邪既从表而散,又从中而化,更从下由小便而出。对于湿温、时疫初起,或湿热黄疸、瘟毒轻型者,都可用之。(《汤头歌诀详解》)
今·赵绍琴:方中黄芩清热燥湿,连翘、射干清热解毒,茵陈、滑石、是木通清利湿热,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茵陈皆芳香之品,有化湿辟秽之功。湿热蕴蒸,易生痰浊,故用川贝母以清化热痰,薄荷配连翘轻清宣透,疏通气机,透达热邪。诸药配伍,芳香化湿辟秽,淡渗分利湿热,寒凉清热解毒。感受湿热秽浊之邪,用之多可获效。(《温病纵横》)
【注释】①六元正纪:即《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八正散方论】
清·汪 昂:此手足太阳、手少阳药也。木通、灯草清肺热而降心火,肺为气化之源,心为小肠之合也;车前清肝热而通膀胱,肝脉络于阴器,膀胱津液之府也。瞿麦、匾蓄降火通淋,此皆利湿而兼泻热者也;滑石利窍散结,栀子、大黄苦寒下行,此皆泻热而兼利湿者也。甘草合滑石为六一散,用梢者,取其径达茎中,甘能缓痛也。虽治下焦而不专于治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热结膀胱不能化气而水积下焦,故小腹硬满,小便不通焉。大黄下郁热而膀胱之气自化,滑石清六腑而水道闭塞自通,瞿麦清热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蓄泻膀胱积水,山栀清三焦郁火,车前子清热以通关窍,生草梢泻火以达茎中。为散,灯心汤煎,使热结顿化,则膀胱肃清而小便自利,小腹硬满自除矣。此泻热通闭之剂,为热结溺闭之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费伯雄:此方治实火下注小肠、膀胱者则可。若阴虚夹湿火之体,便当去大黄,加天冬、丹参、丹皮、琥珀等味,不可再用大黄以伤其元气。(《医方论》)
清·张秉成:夫淋之为病,虽有多端,其辨别不过虚实两途。若有邪而实者,其来必痛,或湿热,或瘀血,有邪证、邪脉可据者,悉从膀胱、溺道而来;若不痛而属虚者,由肾脏精道而来。盖前阴虽一,内有两窍,一为溺窍,一为精窍。故淋之一证,无不出于肾与膀胱也。然膀胱一腑,有下口而无上口,其水皆从大、小肠之分别清浊,而下渗为溺,则知湿浊瘀血,亦由此处而渗入膀胱为病焉。故此方以大黄导湿热直下大肠,不使其再入膀胱,庶几源清而流自洁耳。其既蓄于膀胱者,又不得不疏其流。以上诸药,或清心而下降,或导浊以分消,自然痛可止、热可蠲,湿热之邪尽从溺道而出矣。(《成方便读》)


【五淋散方论】
清·柯 琴:经曰肾合膀胱,故肾为水脏,而膀胱为水腑。肾主癸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膀胱主壬水,受五脏六腑之津而藏之。故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然又曰气化则能出者,何也?膀胱有上口而无下口,能纳而不能出,唯气为水母,必太阳之气化,而膀胱之溺始出,是水道固藉无形之气化,不专责有形之州都矣。然水者阴也,气者阳也。气为阳之根源,而火为阳之征兆,所以气有余,便成壮火而为邪热。壮火上行三焦,则伤太阳之气,邪热下入膀胱,则涸州都之津,火胜则水亏,理固然也。夫五脏之水火皆生于气,故少火生气,而气即为水,水精四布,下输膀胱,源清则流洁矣。如壮火食气,则化源无藉,乃癃闭淋涩,膏淋豆汁,砂石脓血,而水道为之不利矣。总由化源之不清,非关决渎之失职,若以八正、舟车、禹功、浚川等剂治之,五脏之阴虚,太阳之气化绝矣。故急用栀、苓清心肺,以通上焦之气,而五志火清;归、芍滋肾肝,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分清,则太阳之气自化,而膀胱水洁矣。此治本之计,法之尽善者也。(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吴 谦:八正、五淋皆治淋涩癃闭之药,而不无轻重之别。轻者有热未结,虽见淋涩,悄赤、豆汁、砂石、膏血,癃闭之证,但其痛则轻,其病不急,宜用五淋散单清水道,故以栀清热而输水,归、芍益阴而化阳,复佐以甘草调其阴阳,而用梢者,意在前阴也。重者热已结实,不但痕甚势急,而且大便亦不通矣,宜用八正散兼泻二阴,故于群走前阴药中,加大黄直攻后窍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今·盛心如:膀胱为水府,三焦为水道,水道不通,则以利水为正法,故以赤茯苓为主;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寒为热胜,以苦平之,故以甘草、山栀泻火泄热为臣;火淫于内,偌以苦辛,肾家苦燥,急以辛润,燥热合德,宜以酸平,故以当归、芍药为佐;加灯芯为引者,向导之使也。且苓、栀入心肺,以通上焦之气;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甘草入中宫,以缓三焦之气,三焦通利,而膀胱之化源以清矣。当归以气胜,养血而增液;芍药善去瘀,破结以和阴;甘草为调中益气之任;山栀作釜底抽薪之计,而茯苓为通淋之主药,故不论其为气血为石为膏为劳,靡有不操胜算。至修园加减之法①,则单刀直入,从变通而入于神化之境也。(《实用方剂学》)
今·朱良春:本方山栀泻火清热,兼利小便,赤苓清利湿热,二药清热利尿通淋。赤芍凉血散瘀,当归活血止痛,二药能治热淋瘀结尿血,并略有养阴的作用。甘草在本方中主要取其泻火解毒。从各药配合看来,本方对于热淋小便赤涩、刺痛或尿中夹血者,可以取效。本方方名"五淋散"者,殆指以其化裁加减,可治五淋之症。例如,加海金砂、滑石、石首鱼脑石等,可治小便窘迫,刺疼牵引少腹,尿出砂石的石淋;加生地、丹皮、牛膝等,可治溺痛带血的血淋;加乌药、升麻,可治膀胱气化不宣,胞中气胀,溺有余沥的气淋;加瞿麦、石苇等,可治尿浊如膏,小溲疼痛的膏淋等。不过这些仅是举例说明而已,在实际应用时,还须根据症情,通权达变。(《汤头歌诀详解》)
【注释】①修园加减之法:见《时方妙用》卷四五淋散加减法。


【通关丸方论】
明·吴 昆:肾火起于涌泉之下者,此方主之。热自足心直冲股内而入腹者,谓之肾火,起于涌泉之下。知、柏苦寒,水之类也,故能滋益肾水;肉桂辛热,火之属也,故能假之反佐。此《易》所谓水流湿、火就燥也。(《医方考》)
明·王肯堂:《内经》曰:热者寒之。又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之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证治准绳·类方》)
清·柯 琴:水为肾之体,火为肾之用,人知肾中有水始能制火,不知肾中有火始能致水耳。盖天一生水,一者,阳气也,即火也。气为水母,阳为阴根,必火有所归,斯水有所主,故反佐以桂之甘温,引知、柏入肾而奏其效。此相须之殷,亦承制之理也。(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 昂:此足少阴药也。水不胜火,法当壮水以制阳光,黄柏苦寒微辛,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入肾经血分;知母辛苦寒滑,上清肺金而降火,下润肾燥而滋阴,入肾经气分,故二药每相须而行,为补水之良剂。肉桂辛热,假之反佐,为少阴引经,寒因热用也。(《医方集解》)
清·王子接:东垣滋肾丸,原名通关丸。《难经·关格论》云:关则不得小便。口不渴而小便不通,乃下焦肾与膀胱阴分受热,闭塞其流,即《内经》云无阴则阳无以化也。何则?膀胱禀大寒之气,肾感寒水之运,运气窒塞,故受热而闭。治法仍须用气味俱阴之药,除其热,泄其闭。治以黄柏泻膀胱之热,知母清金水之源,一燥一润,相须为用,佐以肉桂,寒因热用,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则郁热从小便而出,而关开矣。再议膏梁酒湿,损伤肾水,以致关阴者,亦能使火逆而为格阳,或为呃逆、为咽痛。东垣尝谓阴火上冲,而吸气不得入,胃脉反逆,阴中伏阳,即为呃。又谓肾虚蒸热,脚膝无力,阴痿,阴汗,冲脉上冲而为喘、为咽痛者,用之亦效。(《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肾水不足,阴火炎而神机闭遏,不能开发灵动,故舌本强硬,舌音不正焉。黄柏泻热,清阴火之上炎;知母润燥,滋肾水之不足;肉桂导火归原,足以开发神机而正舌音也。蜜丸滚水下,使阴火下潜,则心肾交通而水火既济,安有舌本强硬,舌音不正之患乎?此壮水导火之剂,为阴火上炎舌强之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妊娠肾水不足,不能施化津液,故小便不通,即无阴则阳无以化,小腹鼓胀,胎孕不安焉。知母滋肾水之不足,黄柏降龙化之有余,稍佐肉桂之辛温以导水闭也。白蜜丸之,沸汤下之,俾阳化阴施,则肾水内充,而膀胱无闭塞之患,小便无不通之虞,其膨胀无不退,胎孕无不安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
今·李畴人:知母、黄柏苦寒,泻下焦相火而平虚热,少用肉桂通阳化气,则肾阳振动,膀胱气化得力,使知、柏纯阴不至呆滞。乃滋肾在知、柏,通关在肉桂。治阴虚阳结气闭而小便不通之症,与湿热秘结,肺脾之气不化者,未可同语。(《医方概要》)


名医方论 祛湿剂 二、清热祛湿3

【二妙散方论】
明·吴 昆:湿热腰膝疼痛者,此方主之。湿性润下,病则下体受之,故腰膝痛。然湿未尝痛,积久而热,湿热相搏,然后痛。此方用苍术以燥湿,黄柏以去热。又黄柏有从治之妙,苍术有健脾之功,一正一从,奇正①之道也。(《医方考》)
清·王子接:二妙散,偶方之小制也。苍术生用入阳明经,能发二阳之汗;黄柏炒黑入太阴经,能除至阴之湿。一生一熟,相为表里,治阴分之湿热,有如鼓应桴之妙。(《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湿热下注,腰膂不能转枢,故机关不利,腰中疼重不已焉。苍术燥湿升阳,阳运则枢机自利;黄柏清热燥湿,湿化则真气得行。为散酒调,使湿热运行则经气清利,而腰府无留滞之患,枢机有转运之权,何腰中疼重不痊哉?此清热燥湿之剂,为湿热腰痛之 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治湿热盛于下焦,而成痿证者。夫痿者萎也,有软弱不振之象,其病筋脉弛长,足不任地,步履歪斜,此皆湿热不攘,蕴留经络之中所致。然湿热之邪虽盛于下,其始未尝不从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清流者必洁其源。方中苍术辛苦而温,芳香而燥,直达中州,为燥湿强脾之主药。但病既传于下焦,又非治中可愈,故以黄柏苦寒下降之品,入肝肾直清下焦之湿热,标本并治,中下两宣。如邪气盛,而正不虚者,即可用之。(《成方便读》)
【注释】①奇正:古代兵法的术语。《孙子·势》:"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又:"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王暂注:"奇正者,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也。临敌运变,循环不穷,穷则败也。"


【中满分消丸方论】
清·张 璐:东垣分消汤、丸,一主温中散滞,一注清热利水,原其立方之旨,总不出《内经》平治权衡、去菀陈 、开鬼门、洁净府等法。其方下所指寒胀,乃下焦阴气逆满,郁遏中焦阳气,有似乎阴之象,故药中虽用乌头之辛热,宣布五阳,为辟除阴邪之向导,即用连、柏之苦寒以降泄之,苟非风水肤胀脉浮,证起于表者,孰敢轻用开鬼门之汉以鼓动其阴霾四塞乎?热胀用黄芩之轻扬以降 肺热,则用猪苓、泽泻以利导之,故专以洁净府为务,无事开鬼门宣布五阳等法也。(《张氏医通》)
清·汪 绂:中满热胀,中焦火也。中脘积湿,郁而为火,则气血不滋,小便癃秘,中气不快,经血不行,火逆在中,上下皆病,故为之宣畅其气,均其水火而分消之。以辛散而升之,厚朴为之主,而砂仁、干姜、半夏、陈皮、姜黄之辛皆能升肝命之气,而破脾土之郁,能升脾胃之气以达之上焦;以苦燥而降之,亦厚朴可为之主,而枳实、姜黄、芩、连之苦,皆能降逆气,且燥脾土之湿。然后抑其妄热而清之。芩、连、知母,决其湿热而去之,泽泻、二苓,亦所谓分沟洫①也。由是而滋益其中气,以厚脾土,亦所以厚堤防也,堤防厚而后沟渎清,水湿不积,湿不郁则热不生,气无所逆,而胀满消矣。(《医林纂要探源》)
清·张秉成:夫诸胀固受邪不同,治法亦异,然大势不越脾胃为病。以肿属无形,胀为有形,有形者必归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万物所归,若脾旺有运化之能,决不致滞而为胀。若脾土一虚,则积而成病矣。但土衰则湿盛,湿从土化,寒热不同,如此方之治脾虚湿热为胀为满,则用六君之补脾,以芩、连之清热,枳、朴之辛苦,以行其气;猪、泽之淡渗,以利其湿。然湿热既结,即清之行之利之,尚不足以解其粘腻之气,故用干姜之辛热,燥以散之;姜黄、砂仁之香烈,热以动之,而后湿热之邪,从兹解化。用知母者,因病起于胃,不特清阳明独胜之热,且恐燥药过多,假此以护胃家之津液也。丸以蒸饼者,助土以使其化耳。(《成方便读》)
【注释】①沟洫:用心防旱排涝的田间水道。小者曰沟,大者曰洫。
 
 
医方论 祛湿剂 三、利水渗湿 1
【五苓散方论】
金·成无己: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畜①,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畜,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肋,故以泽泻为使。桂味辛热,肾恶燥,水畜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也(《伤寒明理论》)
明·许 宏:发汗后,烦渴饮水,脉洪大者,属白虎汤;发汗后,烦渴饮水,内热实,脉沉实者,属承气汤;今此发汗后,烦渴欲饮水,脉浮,或有表,小便不利者,属五苓散主之。五苓散乃汗后一解表药也,此以方中云覆取微汗是也。故用茯苓为君,猪苓为臣,二者之甘淡,以渗泄水饮内蓄,而解烦渴也。以泽泻为使,咸味泄肾气,不令生消渴也;桂枝为使,外能散不尽之表,内能解有余之结,温肾而利小便也。白术为佐,以其能燥脾土而逐水湿也。故此五味之剂,皆能逐水而祛湿。是曰五苓散,以其苓者令也,通行津液,克伐肾邪,号令之主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吴 昆:水道为热所秘,故令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不能运化津液,故令渴。水无当于五味,故用淡以治水。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热,辛热则能化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此用桂之意也。桂有化气之功,故并称曰五苓。浊阴既出不窍,则清阳自出上窍,又热随溺而泄,则渴不治可以自除。虽然,小便不利亦有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致者,不可强以五苓散利之,强利之则重亡津液,益亏其阴,故曰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师又曰:太阳随经之邪,直达膀胱,小便不利,其人如狂者,此太阳之邪不传他经,自入其府也,五苓散主之。亦是使阳邪由溺而泄耳。(《医方考》)
清·张 璐:此两解表里之药,故云复取微汗。茯苓、猪苓味淡,所以渗水涤饮;用泽泻味咸,所以泄肾止渴也;白术味甘,所以燥遥脾逐湿也;桂枝味辛,所以散邪和营也。欲兼温表,必用桂枝,专用利水,则宜肉桂,妙用全在乎此。若以其辛热而去之,则何能疏肝伐肾,通津利水乎?(《伤寒缵论》)
清·赵羽皇:人身之水有二:一为真水,一为客水。真水者,即天乙之所生;客水者,即食饮之所溢。故真水惟欲其升,客水惟欲其降。若真水不升,则水火不交而为消渴;客水不降,则水土相混而为肿满。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也。盖水液虽注一起下焦,而三焦俱有所统,故肺金之治节有权,脾土之转输不怠,肾关之开合得宜,则溲溺方能按时而出。若肺气不行,则高源化绝;中州不运,则阴水泛流;坎脏无阳,则层冰内结,水终不能自行。不明其本,而但理其标,可乎?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矣。先哲有曰:水之得以安流者,土为之堤防也,得以长流者,火为之蒸动也;无水则火不附,无火则水不行。旨哉言乎!(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柯 琴: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症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症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入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入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烦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本方非能治消渴也,注者不审消渴之理及水逆之性,称为化气回津之剂,夫四苓之燥,桂枝之热,何所恃而津回?岂知消渴与水逆不同,消字中便见饮水多能消,则不逆矣。......又云:渴欲饮水者,以五苓散救之。可知用五苓原是治水,不是治渴,用以散所饮之水,而非治烦渴、消渴之水也。且本方重在内烦外热,用桂枝是逐水以除烦,不是热因热用;是少发汗以解表,不是助四苓以利水。其用四苓是行积水留垢,不是疏通水道。后人不明此理,概以治水道不通。夫热淫于内者,心下已无水气,则无水可利,无汗可发,更进燥烈之品,津液重亡,其能堪耶!(《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罗 美:伤寒之用五苓,允为太阳寒邪犯本,热在膀胱,故以五苓利水泻热。然用桂枝者,所以宣邪而仍治太阳也。杂症之用五苓者,特以膀胱之虚,寒水为壅,兹必肉桂之厚以君之,而虚寒之气始得运行宣泄。二症之用稍异,不可不辨。加茵陈为茵陈五苓散,治酒积黄瘅。盖土虚则受湿,湿热乘脾,黄色乃见。茵陈专理湿热,发黄者所必用也;佐以五苓,旺中州,利膀胱;桂为向导,直达热所,无不克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 昂:此足太阳药也。太阳之热,传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经曰淡味渗泄为阳,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咸味通泄为阴,泽泻甘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术苦温健脾去湿为佐;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热为使,热因热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气,使湿热之邪皆从小水而出也。(《医方集解》)
清·吴 谦: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腑,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一治消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若水盛则水壅不化而水蓄于上,膀胱之气化不行,致小便利也;若热盛则水为热耗,而水消于上,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不利也;水入吐者,是水盛于热也;水入消者,是热盛于水也。二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然小便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并泻水热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术须桂上升,通阳之效捷,气腾津化渴自止也。若发热表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后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加人参名春泽汤,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水便不利者,无不克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沈金鳌:业师孙庆曾先生尝谓余曰:肿胀门惟水病难治。其人必真火衰微,不能化生脾土,故水无所摄,泛溢于肌肉间。法惟助脾扶火,足以概之,而助脾扶火之剂,最妙是五苓散。肉桂以益火,火暖则水流;白术以补土,土实则水自障;茯苓、猪苓、泽泻以引水,则水自渗泄而可不为患。每见先生治人水病,无不用五苓散加减,无不应手而愈如响应者。(《杂病源流犀烛》)
清·沈实夫:此治小便不利之主方,乃治三焦水道,而非太阳药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方用桂以助命门之火,是釜底加薪,而后胃中之精气上腾;再用白术健脾,以转输于肺;而后用二苓、泽泻运水道之升已而降。其先升后降之法,与《内经》之旨滴滴归源,复与太阳何涉?《伤寒论》治小便不利,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盖渴为阳气不足,水不上升也,不升则不降,故用肉桂以升之,二苓、泽泻以降之,而用白术一味以为中枢。乃注者莫不以渴为热入膀胱,津液被劫所致,如果热入而复用桂、术以温液耗津,又二苓、泽泻以渗之,是热之又热,耗之又耗,速之毙矣。且不渴者,反不用五苓,而用茯苓甘草汤,可知不渴则无需桂、术之蒸腾津液,而桂、术之非治太阳而治三焦,更不待言矣。有小便不通而以桂枝易桂者,此必命门之火未衰,而外有太阳表症,因邪伤太阳,传入三焦,故表邪未解,而三焦之水道不利,即《伤寒论》所谓"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是也。表症为太阳不足,故用桂枝以宣阳气,通津注入于周身,即经文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旨,非用之以通水道下出也。里症为三焦之气化不宣,故用二苓、泽泻以通三焦之闭塞,非开膀胱之溺窍也。夫下焦之气化不宣,则腹膨而小便不利,水蓄膀胱,此乃水蓄于膀胱之外,不能化入膀胱,故用五苓以化之。亦有用桂枝而效者,因卫出下焦,助太阳气化以运之,非为太阳腑内之水蓄也。如三焦既将水气运化入于膀胱而不出,此真太阳府内痹而不宣,即胞痹症也。《素问·痹论》曰: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水在膀胱之内,是膀胱胀满而非腹胀,故按之内痛,若沃以汤;其溺孔之道痹而不通,故涩于小便;膀胱痹气随太阳经脉之行以从巅入脑,故上为清涕。此真太阳本府水结膀胱之内,而非腹中膨胀之小便不利也。总之,水入膀胱之内,方属太阳;若水在膀胱之外,腹膨满而小便不利者,此脏腑之外,躯壳之内,三焦主之。虞天民曰:三焦者,指腔子而言也。故治腹满肿胀之症,设使一味利水,则三焦之气更不能施化,而膀胱津液为之下竭,非仲景五苓之意也。(《吴医汇讲》)
清·章 楠:此方在伤寒门,为兼治太阳经腑之病,应用桂枝。故论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可知当用桂枝以行表,故又言汗出愈,不然二苓、泽泻下泄之力胜,焉能使其行表出汗乎?若无表证,宜用肉桂,则其化气行水之功更胜也。盖是方无论用桂、用枝,皆为宣化三焦之法,即非太阳之主方,何也?以三焦司一身表里升降之气,内自脾胃,外达肌肤,必由三焦转输,故三焦气各,则内外通利,二便自调。然其升降之机,又在脾之健运。故此方用术健脾,以桂通阳,阳气运化,水道流行,乃以二苓、泽泻导入膀胱而泄。所以经言:三焦者,水道出焉,属膀胱,而膀胱为三焦之下游也。又曰:气化则能出焉。谓三焦之气宣化,而膀胱之水方能出也。仲景又用此方治霍乱。霍乱,脾胃病也,因三焦气阴不得升降,而致吐利交作,则其非太阳主方,理可见矣。若治霍乱,当用肉桂为宜。(《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
清·王士雄:仲圣于霍乱分列热多、寒多之治,皆为伤寒转为霍乱而设,故二"多"字,最宜玩味,所云热多者,谓表热多于里寒也;寒多者,里寒多于表热也,岂可以热多二字,遂谓此方可治热霍乱哉?沈果之云:其用桂者,宣阳气,通津液于周身,非用之以通水道下出也;用泻、术、二苓,以通三焦之闭塞,非开膀胱之溺窍也。如果热入而渴,复用桂、术以温液耗津,又加苓、泽以渗之,是热之又热,耗之又耗,速之毙矣。余谓观此则多饮暖水汗出愈之义益明,故霍乱无阳气郁遏身热表证,无三焦闭塞气化不宣之里证,而欲饮水者,切勿误解热多为热证,而妄援圣训,浪投此药也。(《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清·费伯雄:湿为地之气,其中人也缓,其入人也深,其为病也不可以疾而已。坐卧卑湿,汗渍雨淋,此湿之自外来者也;多食浓腻,过嗜茶酒,此湿之自内生者也。治湿必先理脾,脾土健运,始能渗湿,此定法也。又须分利,使浊阴从下而出,亦定法也。五苓散,仲景本为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表里有病者而设,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后人遂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哎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等症。总之,治寒湿则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阴生阳,积湿化热,便当加清利之药,并桂枝亦不可用矣。至加减之附方,各有宜称,亦当细细参之。(《医方论》)
今·李 飞:本方用桂枝助膀胱气化而利小便,又能发汗解表而治表证,对蓄水证表邪未解者,服之可使经腑之邪并除。但本方应用以膀胱气化不行的小便不利为主,表证的有无不居主要地位。(《中医历代方论精选》)


名医方论 祛湿剂 三、利水渗湿 2
     【猪苓汤方论】
  明·许 宏:猪苓汤与五苓散二方,大同而异者也。但五苓散中有桂、术,兼治于表也;猪苓汤中有滑石,兼治于内也。今此脉浮发热,本为表;又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乃下焦热也。少阴下利不渴者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又呕,心烦不得眠,知非虚寒,乃实热也。故用猪苓为君,茯苓为臣,轻淡之味,而理虚烦,行水道;泽泻为佐,而泄伏水;阿胶、滑石为使,镇下而利水道者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吴 昆: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又曰:猪苓质枯,轻清之象也,能渗上焦之湿;茯苓味甘,中宫之性也,能渗中焦之湿;泽泻味咸,润下之性也,能渗下焦之湿;滑石性寒,清肃之令也,能渗湿中之热。四物皆渗利,则又有下多亡阴之惧,故用阿胶佐之,以存津液于决渎①尔。(《医方考》)
  明·方有执:猪苓、茯苓从阳而淡渗,阿胶、滑石滑泽以滋润,泽泻咸寒走肾以行水。水行则热泄,滋润则渴除。(《伤寒论条辨》)
  清·赵羽皇:仲景制猪苓汤,以行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在表,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胶养阴,生新去瘀,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家养阴;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杜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顾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柯 琴:脉证全同五苓,彼以太阳寒水,利于发汗,汗出则膀胱气化而小便行,故利水之中仍兼发汗之味;此阳明燥土,最忌发汗,汗之则胃亡津液,而小便更不利,所以利水之中仍用滋之品。二方同为利水,太阳用五苓者,因寒水在心下,故有水逆之证,桂枝以散寒,白术以培土也;阳明用猪苓者,因热邪在胃中,故有自汗证,滑石以滋土,阿胶以生津也。散以散寒,汤以润燥,用意微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清·汪 昂:此足太阳、阳明药也。热上壅则下不通,下不通热益上壅。又湿郁则为热,热蒸更为湿,故以烦而呕渴,便秘而发黄也。淡能渗湿,寒能胜热,茯苓甘淡,渗脾肺之湿;猪苓甘淡,泽泻咸寒,泻肾与膀胱之湿;滑石甘淡而寒,体重降火,气轻解肌,通行上下表里之湿;阿胶甘平润滑,以疗烦渴不眠。要使水道通利,则热邪皆从小便下降,而三焦俱清矣。(《医方集解》)
  清·周扬俊:热盛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淡渗与泽泻之咸寒,与五苓不异。而此易白术以阿胶者,彼属气,此属血分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为消暑也。然则所蓄之水去,则热消矣,润液之味投,则渴除矣。(《伤寒论三注》)
  清·王子接:五者皆利水药,标其性之最利者名之,故曰猪苓汤,与五苓之用,其义天渊。五苓散治太阳之本,利水监②以实脾守阳,是通而固者也。猪苓汤治阳明、少阴热结,利水复以滑窍育阴,是通而利者也。盖热邪壅闭劫阴,取滑石滑利三焦;泄热救阴淡渗之剂,唯恐重亡其阴,取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者,不可与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唐宗海:此方专主滋阴利水,凡肾经阴虚,水泛为痰者,用之立效。取阿胶润燥,滑石清热,合诸药皆滋降之品,以成其祛痰之功。痰之根原于肾,制肺者治其标,治肾者治其本。(《血证论》)
  清·张秉成:治太阳病里热不解,热传阳明,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恐津液内亡,转成胃实之证,以及湿热伤阴,须补阴利湿,并用为治者。夫太阳、阳明,其位最近,且论传变之次第,亦皆太阳传入阳明。阳明者,胃也。胃者,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但阳明一经,最虑者亡津液,津液一伤,即成胃实不大便之证,故仲景治阳明,处处以存阴救阴为务。如此之证,热在膀胱,久而不解,则热伤津液,于是渴欲饮水;传胃之象已形,而小便仍不利,膀胱之邪,依然不化,若不先治其本,则热势终不得除。故以二苓、泽泻分消膀胱之水,使热势下趋;滑石甘寒,内清六腑之热,外彻肌表之邪,通行上下表里之湿。恐单治其湿,以致阴愈耗而热愈炽,故加阿胶养阴熄风,以津液,又为治阴虚湿热之一法也。(《成方便读》)
  今·岳美中:若湿热踞于下焦,灼伤阴络尿血者,苦寒清利之品非所宜,若勉为其用,必更损阴液。此时应以猪苓汤治之。二苓甘平,泽泻、滑石甘寒,清利湿热而不伤阴,阿胶养血止血,而不碍清利。
  猪苓汤能疏泄湿浊之气,而不留其瘀滞,亦能滋润其真阴,而不虑其枯燥。虽五苓散同为利水之剂,一则用术、桂暖肾以行水;一则用滑石、阿胶以滋阴利水。日本医生更具体指出,淋病脓血,加车前子、大黄,更治尿血之重症。从脏器分之,五苓散证病在肾脏,虽小便不利,而小腹不满,决不见脓血;猪苓汤证病在膀胱、尿道,其小腹必满,又多带脓血(《岳美中医案集》)
  【注释】①决渎:疏通水道。 ②水监:指监督水的脏腑,此处指膀胱。


  【防己黄芪汤方论】
  明·徐 彬:此言风湿中有脾气不能运,湿不为汗衰者,又不得泥微发汗之例。谓上条①之一身尽疼,邪虽偏体,正气犹能自用,且发热则势犹外出也。假若身重,则肌肉之气,湿主之,虽脉浮汗出恶风,似邪犹在表,然湿不为汗解,而身重如故,则湿欲搏风而风热盛不受搏,反搏肌肉之正气,明是脾胃素虚,正不胜邪,外风内湿,两不相下。故以术、甘健脾强胃为主,加芪以壮卫气,而以一味防已逐周身之风湿。谓身疼发热,则湿邪尚在筋腠,此则正气为湿所痹;故彼用薏苡、炙草靖内,以佐麻、杏所不逮,此反用芪、术、甘为主,协力防己,以搜外之风湿。盖湿既令身重,则虽脉浮汗出恶风,不可从表散也。然姜多枣少,宣散之意在其中矣。(《金匮要略论注》)
  清·汪 昂: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黄芪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芪并能止汗为臣;防己性险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又能补土制水为佐;姜、枣辛甘发散,调和营卫为使也。(《医方集解》)
  清·尤 怡: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金匮要略心典》)
  清·黄元御:风客皮毛,是以脉浮;湿渍经络,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甘草、白术补中而燥土。黄芪、防己发表而泄湿也。(《金匮悬解》)
  清·陈元犀:恶风者,风伤肌腠也;身重者,湿伤经络也;脉浮者,病在表也。何以不用桂枝、麻黄以发表祛风,而用防己黄芪以补虚行水乎?盖以汗出为腠理之虚,身重为土虚湿胜。故用黄芪以走塞空,枣、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以行水。重于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金匮方歌括》)
  清·费伯雄:去风先养血,治湿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症乃风与水相乘,非血虎生风之化,故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药,而不必加血药,但得水气去而腠理实,则风亦不能独留矣。(《医方论》)
  清·张秉成: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煞费苦心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己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迳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己大彰厥②效。服后如虫行皮中,上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成方便读》)
  【注释】①上条:批《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之上面一条,即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证。
      ②厥(iue):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