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为什么又分为三阴三阳?

 普却信的人生 2025-01-09 发布于广东

你好,我是徐老师。

【原文】:

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帝曰:阳明何谓也?

歧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

歧伯曰:两阴交尽也。

原文直译:

黄帝说:对。希望听听阴阳各分之为三,具体是指什么?

岐伯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其作用也各有不同。

黄帝问:为何称为阳明?

岐伯说:两阳相合而明,故称阳明。

黄帝问:为何称为厥阴?

岐伯说:而阴交尽,故称厥阴。

                 ——《至真要大论篇》(十四)

徐老师心得及推衍:

这一部分重申了阴阳之中进一步可再分为三阴三阳的原因和依据。

同属于阴,但由于阴有多少,作用有不同,所以阴再分三阴。阳气也有多少,作用也有不同,所以阳再分为三阳。

由于三阴三阳在阴阳之气多少方面各有不同,因而以三阴三阳表示的气候、物候、病候自然也就各有不同。

中医学在气候方面以厥阴代表风代表温;以少阴代表热;少阳代表火;太阴代表湿。阳明代表燥,代表凉;太阳代表寒。

在物候方面以厥阴代表木,代表生。少阴、少阳代表火,代表长;太阴代表土,代表化。阳明代表金,代表收。太阳代表水,代表藏。

在病候方面以厥阴代表肝。以少阴、少阳代表心,以太阴代表脾,以阳明代表肺。以太阳代表肾。

风、火、湿、燥、寒;木、火、土、金、水;生、长、化、收、藏;肝、心、脾、肺、肾,它们在阴阳之气的多少上不相同,因而它们各自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但是,由于阴阳概念运用上范围很广,涵义也不尽相同,因此原文以阳明和厥阴为例说明它的涵义。

“两阳合明”是指阳明居于太阳、少阳之中。“两阴交尽”,是指厥阴居于太阴、少阴之后。

这里所指的阳明和厥阴完全是指针刺与月份的关系,不是指阴阳之气的多少。因此也就不能以三阴三阳的一般概念和次序来解释。

于此可见,理解中医学中的一些专门名词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可以肯定,《内经》中所说的“厥阴”,任何地方都没有阴气最盛的涵义。《内经》中所说的阳明,任何地方也都没有阳气最盛的涵义。

因此后世在讨论伤寒六经时,不少注家也据此把阳明病解释为热极,把厥阴病解释为寒极,值得商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