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58.5万成交!西周玉器的魅力!

 睫毛上的风尘 2025-01-17 发布于北京

惟德悦享 第1418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269
西周黄玉跪人龙凤纹佩
H 13 cm
估 价:2,000,000 ~2,500,000
成交价:HKD   658.5万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用玉制度初步完善和发展时期,玉人像造型已从商代神玉文化逐渐转移到礼玉文化。本文通过对馆藏和国内部分地区出土西周玉人像的梳理,简述西周玉人像的器形、造型、人物发式、服饰、雕琢技法、用途和内涵。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出土西周玉人像

拱手玉立人[1(图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59年河南洛阳东郊白马寺西周墓出土。

图片拱手玉立人(图一)  国国家博物馆藏

圆雕,以单阴线雕刻玉人像的器官和服饰,高7.3、宽2.5厘米。青灰玉,玉人呈拱手直立状,通体涂朱。人物表情严肃端庄,在造型和纹饰上仍留有商代玉人像的遗痕,故其时代应定为西周早期,如脸型很宽,臣字眼出梢,而商晚期的玉人像脸型较平。但从玉人像整体看,上大下小,厚且扁平,末端有榫,其用途可插嵌,或似作某种器物之柄2。雕琢技法精湛,具有写实特点,具有商代玉人像遗风。此件玉人像极为罕见,为我们研究西周早期人物造型、发式和冠帽服饰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国内部分地区出土西周玉人像概况

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西周时期玉人像主要出土地点有陕西西安长安区张家坡墓及张家村墓、陕西扶风县黄堆墓、河南洛阳东郊白马寺墓、山西曲沃晋侯墓、山西闻喜县上郭墓、河南平顶山应国墓、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河南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甘肃平草坡墓等。西周玉人像造型及纹饰与商代玉人像堪称一脉相承。

1.站立玉人像
西周全身玉人像在西周时期发挥着特殊功能。据考古发掘,全身立姿人像造型有拱手、裸身站立状、双臂弯曲等。主要出土地点有河南洛阳东郊白马寺西周墓、甘肃平草坡、山西曲沃晋侯墓、山西闻喜县上郭墓。
图片
图二 西周早期玉立人
图片采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西周时期的圆雕玉人像出土较少,如甘肃平草坡出土的两件玉立人(图二),为裸身站立状。据考古资料,墓主人名黑伯,是一位地位极高的奴隶主贵族,为周王分封在该地的采邑头人,地位应近似于诸侯。两件玉人风格既写实又简洁,神态各异。特别是大玉人像下颌前伸,代表西周玉人像特点;所谓简洁,指人体被压缩成棒状,且局部结构有省略,特别是小玉人像更甚。它们原来可能系在墓主人腰间。
笔者认为该墓出土的玉立人或许是战俘,并系挂墓主腰间显示战功,或许有某种巫术的含意。但从两件玉人像造型上看,一个赤身,一个有头无身,说明他们的身份应为奴隶。此外玉人像面部雕琢较为呆滞,反映出受压迫的表情。从大玉人的发式看,可能是某部族形象。这两件玉人像非常少见,应为西周早期难得佳作。

图片

图三 西周玉立人像

图片采自 《 中国出土玉器全 集》 .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 117页。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两件西周玉立人(图三、图四),双臂均弯曲,其他部位却各有不同,为我们研究西周人物造型、发式、冠帽服饰、雕刻技法及玉文化提供了珍贵物证资料。

图片

图四 西周玉立人像图片采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山西闻喜县上郭墓地出土三件玉立人(图五),2.3、宽0.9厘米, 雕刻简练,但已经具有人的形象,且男女有别。中间的玉立人像为男性,两边为女性,这在西周玉人像中极为少见。因此,这种排列的三件玉人像造型也为我们研究西周时期玉人像男女造型、宗教、服饰等提供了珍贵的物证资料。
图片
图五 西周玉立人 图片采自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2.坐姿玉人
西周坐姿玉人像造型不仅具有商代玉人像造型遗风,同样反映出了时代特征。如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坐姿玉人像(图六),4.4、宽2.25厘米。玉质温润细腻,雕刻技法精湛,坐姿与商代妇好墓出土的蹲踞玉人相似,并具有商代玉器风格,应为西周早期玉器珍品。
陕西扶风县张家村西周中期墓出土坐姿人形玉佩(图七),与上述坐姿玉人造型基本相同,高2.7厘米。双手抚膝坐姿状和头大等特征,仍带有商代遗风,故应为西周中期玉人像佳作。

图片

图六 西周早期坐姿玉人

图片采自《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图七 西周中期坐姿人形玉佩

图片采自《中国出土玉器 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3.人龙合体纹玉人
人龙合体纹玉人器形有人龙合体纹佩、人龙合体纹璧和人龙合体纹璜等。
陕西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双人龙凤玉佩(图八),6.8、宽2.4厘米。造型和纹饰奇特,富于神秘色彩,奇诡神异,繁缛婉转,带有商代器物特征。从目前出土情况看,此器形较为罕见。
图片
图八 西周双人龙凤玉佩
图片采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 2005年 第77页。

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人龙形玉佩(图九),2.9、长4.5厘米。出土时置于墓主腹部。此件羽人与龙纹合体并置于龙的前端,身体自上而下与龙身相连,极为罕见,应为西周时期珍贵佳作。

图片

图九 西周人龙形玉佩

图片采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陕西扶风黄堆老堡子墓出土的龙首形冠人形玉佩(图一○),6.4厘米。从抚膝的造型以及雕琢技法上看仍带有商代器物特征,应为一件难得的西周时期玉佩珍品。

图片

图一○西周龙首形冠人形玉佩

图片采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周神人龙纹玉璧(图一一),人首、龙首等纹饰仍有商代器物造型特点,另一面则光素无纹,为西周时期玉璧珍品。

图片

图一二西周神人夔龙纹玉璜

图片采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玉器卷》.第129页。

西周时期玉璜成为组玉佩中的重要佩饰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周神人夔龙纹玉璜(图一二),10、宽1.9厘米。玉质温润,造型精美,纹饰雕刻细腻,采用阴线加“一面坡”的雕刻技法,应为西周玉神人夔龙纹玉璜之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