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是我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近年来,安阳殷墟核心区及外围不断涌现考古新发现,辛店遗址便是其一。 辛店遗址位于安阳市北柏庄镇辛店集南部,距殷墟约10公里,2016年至今,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辛店遗址的范围约100万平方米,其中铸铜面积占50%以上,是中国商代晚期最大的青铜铸造基地。目前发现7座独立的铸铜作坊遗迹,铸铜区域均设有工作区、生活区、祭祀区、墓葬区。工作区内有熔铸一体工棚式作坊、铜器后期加工场地、铸铜遗物废弃场地等,可完成青铜器铸造全过程,是迄今发现商代晚期面积最大的铸铜遗址。共出土各类陶范、芯、模等约40000块,以及大量炉壁残块、磨石、制范工具、骨蚌器等,体现出领先世界非同寻常的铸造技术。辛店遗址总计发掘商代晚期独立铸铜作坊7处,房基10余处,商周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文物总数约5万件。发现的墓葬大多保存完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出土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及陶器、玉器、漆器等数百件。 ![]() ![]()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辛店遗址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以“戈”居多,遗址的时代、文化内涵布局等表明,该遗址的主体族邑应该就是“戈”族,该遗址是殷墟时期以“戈”族为主体的“居、葬、生产合一”的超大型青铜器铸造基地和大型聚落(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商代“戈”族人的“家园”,是殷墟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研究发现,“戈”族从辛店遗址的二期延续到四期,是该聚落的实际控制者。 ![]() ![]() 戈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姒(音sì)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斟氏、戈氏。” 可见“戈”是夏禹分封的诸侯国,族人以国为姓,历史源远流长。关于戈国地望,《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戈,在宋郑之间。” 宋,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郑,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根据史料记载,“宋郑之间”的狭地(大致范围在今河南省杞县)为戈国所在。戈族人至少在洹北商城时期就已经迁到安阳一带生产生活,在商代晚期该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殷墟考古出土了大量的带有“戈”铭文的青铜器,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内的贵族墓葬中出土了30余件带有“戈”铭文的青铜器,是目前已知考古出土带“戈”铭文铜器最多的区域。这一发现为戈族的地望、职业、地位、文化、发展、迁徙及“戈”铭铜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971、1991年,两次对陕西泾阳县高家堡的六座西周早期墓葬进行发掘,出土的60余件青铜器中有8件带有清晰的戈族族徽铭文,印证了戈族人很早就掌握了青铜器冶炼技术,也反映了戈族人在青铜器制造过程中对戈族族徽的推崇和膜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