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简明版)

 抽板烟的鱼 2025-02-17 发布于陕西

一、文化常识

1. 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中的两位。他们在当时以“尊王攘夷”等旗号,通过会盟等方式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其霸业常被后世诸侯谈论,是春秋时期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代表。

2. 王道:与“霸道”相对,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强调君主应以德治国,关心百姓福祉,通过道德感化使百姓归服,实现天下大治,是孟子所倡导的理想政治模式。

3.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这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新事物启用的重视。

4.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庠序之教是儒家推行教化、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传播儒家的道德观念和知识体系。

5. 黎民: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在古代社会阶层划分中,处于底层,是国家赋税、劳役的主要承担者,其生活状况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

二、重点实词

1. 保:

  保民而王(爱护、安抚)

  可保卒余年(保全)

2. 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吴广素爱人(爱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爱)

3. 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清楚地)

  明君制民之产(贤明的)

4. 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得道者多助(道义)

  任重道远(道路)

5.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绝)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诫)

6. 诚:

  诚有百姓者(的确)

  帝感其诚(诚心)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如果)

三、古今异义

1.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吝惜,舍不得。

  今义: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两个词,“以”是介词,“及”是动词,“推广到”。

  今义: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

3. 至于兄弟:

  古义:推广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4.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5.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6. 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从”是跟随,“而”是表顺承,接着。

  今义: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

四、一词多义

1. 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助词,的)

  牛何之(动词,往、到)

  臣闻之胡龁曰(代词,这件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他们;助词,的)

2. 以:

  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以羊易之(介词,用)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认为)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借)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3. 于:

  王坐于堂上(在)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对)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与,和)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到)

4. 其:

  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

  吾其还也(表商量,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一定)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也”表判断)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此……也”表判断)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何由知吾可也(“何由”即“由何”)

  牛何之(“何之”即“之何”)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即“未有之”)

  何陋之有(“之”为宾语前置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4. 状语后置句:

  王坐于堂上(正常语序为“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正常语序为“于诸侯构怨”)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正常语序为“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

5. 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正常语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六、翻译训练

1. 原文: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爱护百姓,推行王道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他。

2. 原文: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翻译:大王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用小的(羊)替换大的(牛),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3.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翻译: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手掌上转动了。

4. 原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翻译: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5. 原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翻译:(您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中原地区并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您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的东西,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