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3.55亿人。我国关节炎患者超1亿,发病率约13%。关节炎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请您关爱关节健康,防止疾病致残! 羟氯喹,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常用药。有患者提问:能不能只使用羟氯喹来治疗?老赵在这里告诫这位病友,以及其他类风湿关节炎的朋友,不要擅自单用羟氯喹治疗! ![]() ▲ 您用过羟氯喹吗? 01 ![]() 羟氯喹前身为抗疟疾药,偶然发现其具有抗风湿作用 羟氯喹的老大哥,是氯喹,而氯喹并不是作为治疗类风湿而研发的,最早用于治疗疟疾,其抗风湿作用是在二战期间偶然发现的。 二战时,士兵常受到疟疾的侵害,为了预防疟疾影响部队战斗力,美国特别研发甲氯苯氯喹给士兵使用,结果没想到,在使用氯喹的过程中,一些患有风湿病的士兵的风湿病竟然得到了缓解。由此,就开启了氯喹作为抗风湿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羟氯喹是基于氯喹诞生的,区别是用羟乙基替代了氯喹中的一个乙基,羟氯喹的治疗作用与氯喹相近,但毒副作用显著减少。羟氯喹除了仍用于疟疾的预防和治疗,也广泛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 ▲ 羟氯喹与氯喹的区别 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可能和以下几方面有关:
总之,羟氯喹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是有明确的治疗作用的,这一点经过几十年临床验证,国内外指南也一致认可! ![]() ▲ 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明确的延缓病情发展作用 02 ![]() 指南推荐的类风湿治疗方案,羟氯喹多用于联合用药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一直在强调类风湿关节炎早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类风湿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csDMARDs(传统合成抗风湿药)治疗。这是因为队列研究显示,类风湿患者第1年内csDMARDs药物的累积使用量越大,关节置换时间越迟;早使用1个月,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应降低2%~3%。 csDMARDs(传统合成抗风湿药),指的是主要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减少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改善类风湿病情的一类药。其代表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艾拉莫德等,这5种是最常使用的。 ![]() ▲ 抗风湿药的分类 那么,谁又是csDMARDs中的排头兵呢?答案是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因其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锚定药,对于一般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无甲氨蝶呤禁忌,首先就应使用它。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是这样指出的:
由此确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次序,csDMARDs(传统合成抗风湿药)为一线用药,bDMARDs(生物制剂)和tsDMARDs(靶向合成抗风湿药)为二线用药。 ![]()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流程 当然,这个次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个性化用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来使用最为合适、合理的治疗方案,像病情较重或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也许一开始就会采用生物制剂治疗。 能否单用羟氯喹治疗呢? 其实在早一版的《2010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有提到:可单用与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对于重症或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与其他DMARDs合用。到了最新版的2018年指南,就没有再提羟氯喹单用了。 指南既是对临床的指导,也是临床的总结。在临床应用上,其实很少单用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与其他抗风湿药联用,比如csDMARDs的二联或三联使用,羟氯喹+甲氨蝶呤,羟氯喹+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 ![]() ▲ 羟氯喹常用于与其他抗风湿药联用治疗类风湿 03 ![]() 使用羟氯喹的注意事项,必做一项副作用监测 总体来讲,羟氯喹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在规范用药的前提下,一般不易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羟氯喹主要的和最需要警惕的不良反应,是眼毒性! ① 羟氯喹眼毒性的表现 羟氯喹的眼毒性,主要体现在视网膜损害。其原因,是羟氯喹与黑色素的亲和性非常高,容易在富含黑色素的部位沉积,而视网膜就富含黑色素,当羟氯喹沉积在视网膜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② 羟氯喹眼毒性的危险因素 羟氯喹的眼毒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③ 如何预防羟氯喹的眼毒性 首先,要正确使用羟氯喹,不能在没有风湿科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超剂量滥用羟氯喹。 其次,在使用羟氯喹期间,要做好眼科筛查:
![]() ▲羟氯喹的眼毒性不可逆,务必做好眼科筛查 有些患者会说,可不可以发现眼毒性了再去检查,老赵告诉你,不行!羟氯喹的眼毒性,不像某些药物引起的短暂的指标升高,在停药后就可以自行恢复,羟氯喹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而且,羟氯喹可在体内蓄积,就算停药了,其毒性仍可持续几个月,机体才能将其完全清除,如果不及早筛查发现异常,等到眼毒性已经出现,可能为时已晚,视力已遭受永久性损伤,无法复原。 ·END· 文章仅供科普,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