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仅是关节肿痛,免疫系统持续地、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组织,导致滑膜慢性炎症与异常增生,还会破坏软骨及骨,造成关节结构损伤,导致关节脱位、畸形,让患者致残。而且,免疫紊乱还可波及关节外的心脏、血管、肺部、眼部等重要组织器官,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 要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避免关节残疾与内脏并发症,类风湿患者就要及早接受抗风湿药治疗,正确使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风湿药包括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靶向合成抗风湿药(tsDMARDs)和生物制剂(bDMARDs),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等多种,这些药物各有优缺点,使用都要注意方法。今天,老赵就来盘点一下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抗风湿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甲氨蝶呤是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的一员。甲氨蝶呤可抑制淋巴细胞核酸合成所需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起到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锚定药,指南建议类风湿患者一旦确诊就应立即使用甲氨蝶呤,是患者使用率最高的抗风湿药。
来氟米特也属于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来氟米特可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阻断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与抗炎的作用。在作用机制上,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相似,在疗效与安全性上,来氟米特也与甲氨蝶呤相当。因此,当类风湿患者存在甲氨蝶呤禁忌时,来氟米特就是很好的备选,也是使用率仅次于甲氨蝶呤的抗风湿药!
柳氮磺吡啶仍是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之一,柳氮磺吡啶是磺胺类抗菌药,可以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从而发挥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国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柳氮磺吡啶的使用率较低,其实这个药挺不错,指南也推荐它和来氟米特一起,作为甲氨蝶呤禁忌时的单药选择!
羟氯喹也是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之一,同时也是抗疟疾药,是在二战期间,偶然发现其具有抗风湿作用。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对于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单用,但对于病情较重或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一般与其他抗风湿药联用。
艾拉莫德是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的“后起之秀”,我国自主研发,在2011年上市。艾拉莫德属于甲磺酰苯胺类化合物,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已知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从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新型的csDMARDs,与老前辈们相比,艾拉莫德的起效时间更快,缺点则是“资历浅”,临床使用的时间较短!
托法替布是一种靶向合成抗风湿药(tsDMARDs),这一类小分子靶向药,通过阻断细胞内炎症通路信号的传导,起到控制炎症、阻断类风湿疾病进展的作用。托法替布的疗效与生物制剂相当,“地位”也差不多,主要用治疗对甲氨蝶呤应答不良或不耐受的成年类风湿患者。
巴瑞替尼与托法替布同为靶向合成抗风湿药(tsDMARDs),区别是托法替布主要抑制JAK1、JAK3激酶,巴瑞替尼主要抑制JAK1、JAK2激酶,二者抑制的激酶不同。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巴瑞替尼和托法替布及生物制剂一样作为二线用药。
依那西普是生物制剂(bDMARDs)中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的一员。TNF-α是最早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生物制剂,临床验证最为丰富,是类风湿关节炎首选的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机理是对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进行“精准打击”,在源头上抑制炎症,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的特点,且安全性较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为肿瘤、感染等风险,以及价格因素,目前,生物制剂主要与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联用,用于csDMARDs治疗不佳或不耐受、病情严重或预后不良的类风湿患者。
阿达木单抗与依那西普同属TNF-α拮抗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有降低炎症水平、延缓骨破坏进展的作用。
托珠单抗是IL-6拮抗剂,通过抑制IL-6介导的信号转导来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阻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