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调研3家企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有这样的疑惑,精益管理工作初期究竟应该做什么? 大家都感受到今年的市场行情不好,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精益管理是很好的变革方法,但是到底该做什么呢?如何开展呢? 一、企业基本情况及需求说明: 第1家是某央企。沟通对象是技术部长。层级管理者均接受了本集团的精益管理工程师的培训,如VSM,标准作业,5S,精益物流等,但是未曾在本企业导入精益;领导期望2025年开展此项工作,现状分析的问题涉及到产供销各个部门的系统问题,暴露的问题很尖锐,但是如何下手,从哪里开始不清楚? 第2家是某民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产值2亿元。沟通对象是公司高层副总。产品是多品种定制化生产模式,成本压力一般,主要是效率不足和交付周期长问题。对精益管理有一点了解,企业很大的困惑是这一套方法是否适合本企业开展,能否一定可以解决效率和产能问题,管理者没有很大的底气;不知道如何开展? 第3家国企,北方三线城市。沟通对象是人力资源部长。企业发展不错,人力资源领导期望在2025年在管理上有所改变,想通过精益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对这一套方法不清楚,对精益咨询公司了解较少;另一方面,制造要解决什么问题也是迷茫。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精益这一项工作必须要开展?需 二、三家企业共性的问题是: 1、精益管理这一套方法是很好,企业确实需要变革,市场越来越复杂,但是否适合本企业呢?真的有效果吗? ----不怀疑市场,怀疑精益方法。 2、若本企业真的需要开展精益管理工作,如何开展呢?企业暴露的问题这么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不导入精益则已,一旦导入,那么就解决所有问题。 基于以上的基本情况,作为精益管理从业的各位伙伴,咱们的建议是什么呢?思考一下,欢迎交流。 三、对于初期精益管理推进的工作,我的建议如下: 以示范车间打造为试点,开展绩效指标快速达成的各项举措,构建企业精益文化,培育精益人才,最终实现车间指标高效达成。 以示范产线为抓手,系统提升示范车间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总结经验,推广至所有车间。 参考案例1: ![]() 参考案例2: ![]() 参考案例3:六个模块有计划地开展。 a.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及管理 对机台OEE及人员作业OPE数据每天统计,每周分析,识别TOP异常,确定课题,制定改善措施,推进实施。 b.车间虚拟拉动生产计划改善及管理 以连续流产线建设思维,对每日工序作业计划完成率分析,识别差异,确定改善课题,推进实施。 c.物料配送及周转准时化改善及管理 基于物料库存情况,设定标准库存,安全库存,推进准时化物流配送,减少在制品。 d.设备TPM自主保全推进及管理 开展设备自主维护活动,鼓励设备操作人员参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消除设备非计划停机。 e.员工标准作业改善及管理 围绕生产现场,确定产品族,开展作业视频分析,识别浪费,确定最优工作方法,开展现场改善工作,人员技能训练工作,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固化成果。 f.异常管理体系构建及异常递减改善 围绕生产发生的异常问题,定义问题,确定响应规则,确保问题发生后第一时间处置,减少异常的影响程度。每周定期开展异常影响数据分析,识别改善课题,推进实施。 此模块内容是《卓越精益工程师1》3门课程中的一门,另外推进《全价值链成本管理》课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获取,系统学习。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谢谢。 精益管理专家特训营课程介绍(卓越精益工程师) 《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第2期课程收尾总结 2025年精益人学习资料获取汇总说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