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上的寿文化题材与构图汪洋恣肆、富丽堂皇,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或舒朗俊奇,或浓墨重彩,共同构筑了我国传统寿文化的审美艺术与精神内涵。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图文结合;从在器物上书写寿字,到部分笔画用寿星、仙鹤或鹿等长寿之物替代,生动形象,福庆喜人。由于民间道教及神话故事的盛行和流传,东方朔偷桃、麻姑献寿、南极老寿星、八仙庆寿等庆寿图案更多地出现在瓷器装饰中。尤其是用树枝巧妙的表现寿字,结合于松、竹、梅三友图上,既雅致又寓意明确。在同一器物上大量书写寿字,并以缠枝莲等构图方式自然的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方式。在官窑器上,用龙、仙鹤、缠枝莲托寿字的形象时常出现。团寿、篆寿字体在瓷器上大量出现,与寿桃、蝙蝠、龙凤纹、八宝纹、缠枝莲、花绘纹结合,呈现出盛世太平、福寿人间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