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腰段有5节腰椎,椎体之间夹着椎间盘。椎间盘的结构类似小圆饼,周围由坚韧的纤维环包绕,中央是胶状的髓核,它的作用是协助脊柱运动,缓冲应力,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断裂形成破口,中央髓核向后移位,即称椎间盘突出。其中腰4/5腰椎以及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因为处于下方,受到的应力最大,活动最多,最容易损伤或退化。临床上经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比较常见,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临床症状。只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刺激附近的神经根出现一侧腰部疼痛,或出现臀部、下肢及足部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时出现跛行、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常常随咳嗽、排便、用力时症状加重,这种情况被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据统计,大约90%的坐骨神经痛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引发。中医将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腰腿疼”、“痹症”、“痹病”等范畴进行辨证治疗。传统中医常选用穴位针刺、经络推拿、腰部牵引、腰部踩跷、刺络放血、拔火罐、贴敷黑膏药、中药药浴、中药药酒外涂、青草药捣泥外敷等配合中药内服综合治疗。千百年来中医对于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了很多派系,治法各有千秋,都颇具特色,值得借鉴学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随之退化(椎间盘含水量下降,弹性不足),发病率随之增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久坐及负重人群相对多发,譬如驾驶员、搬运工等多发。 处方:金头蜈蚣1~2条,土鳖虫12克,炒杜仲30克,大独活30克,烫骨碎补12克,川续断12克,醋延胡索12克,绵黄芪60克,酒当归12克,怀牛膝12克,金毛狗脊30克(去毛),三七片10克,生白术60克,威灵仙30克,制乳香6克(包煎),制没药6克(包煎),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 主治: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症),症见腰部剧烈疼痛,疼痛放射至一侧臀部、下肢及足部,随咳嗽、用力排便、负重及久坐等加重,甚至不能直立、破行、下肢麻痹无力、二便失禁等。 加减:①疼痛剧烈者加香白芷、广地龙、白花蛇、炮山甲、乌梢蛇、辽细辛、徐长卿、杭白芍、京赤芍等;②下肢酸胀者加伸筋草、薏苡仁、京赤芍、油松节等;③下肢麻痹无力者加葛根、鸡血藤、海风藤、宽筋藤、青风藤、大血藤、络石藤等;④寒湿痹阻者加生麻黄、川桂枝、炮附子、淡干姜、辽细辛、吴茱萸、宣木瓜、制川乌、制草乌、上肉桂、川羌活、赤小豆、车前子等;⑤风邪偏盛者加关防风、乌梢蛇、淡全蝎、大秦艽、天麻等;⑥瘀血阻滞者加燀桃仁、草红花、紫丹参、川牛膝、川芎片等;⑦湿热壅盛者加盐黄柏、忍冬藤、土茯苓、海桐皮、连翘、萆薢等;⑧肾虚者加补骨脂、鹿角霜、五加皮、熟地黄、白茯苓、小茴香、肉苁蓉、炙淫羊藿、仙茅、核桃仁、楮实子、菟丝子、山萸肉等;⑨气虚者加纹党参、人参片、五爪龙等;⑩脾虚者加砂仁、木香、陈皮、半夏、山药、茯苓、苍术、豆蔻、莱菔子、炒山楂等。 上述加减用药是酌情使用,不是全部选用,处方剂量随病情、患者体质、所处地域及季节不同要注意变通,不可生搬硬套。此外,有些大毒药材选用时务必注意用量和煎煮方法。 此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有一些特殊药材,譬如制马钱子适当剂量服用常常会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是临床运用一定要注意服用方法、药物炮制方法以、服用禁忌和配伍禁忌等;又如炮山甲适量冲服能迅速疏通经络、缓解痹阻从而达到镇痛之捷效;再如麝香、虎骨、豹骨等稀有药材要注意寻求替代药材,选用白芷、冰片代替麝香,选用够狗胫骨代替虎骨、豹骨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可以推广,希望能够发散思维,更好地治疗疾病。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悟和临床经验之谈,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也期待同道中人批评提携,不胜感激! 传播中医药文化是我辈中医者的职责所在,我将继续努力为之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