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生产队 最近有人怀着阶级偏见,污蔑人民公社生产队干部,甚至连小小记工员也不放过。为澄清事实,下面说说俺队的情况。 1、当上记工员。我们队原先有一个记工员,因为社员等候时间长,也做不到亲族回避,队委商定增加一个记工员。那是1973年,我即将高中毕业,两个队长到我家郑重邀请,于是我就走马上任了。 老记工员给我一个记工本,大约能记20户40多人。通常是每家的年轻人,晚饭后到记工点报全家的工分,一般个把小时结束。记工本一个劳力占一页,有日期,摘要和工分三栏,在摘要栏简注早起、上午、下午,干了什么活,多少工分,然后全天合计。有些特殊情况是不用记工分的,如队里的饲养员和大队公社抽调人员,都是年底直接报转会计。除了劳动工分,另外还有农家肥工分,由队长会计等三四个人一起,评定等级,计算方量,直接由会计按户登记,加入年终结算。 2、记工补贴。有一年,在看会计年终结算表时,发现我家多出来12个工,这才知道是队里给的记工补贴。虽然不多,但并没有嫌少,因为本来就没有要求报酬。大家说说,记工员三天给一分工,算不算特权?叫不叫多吃多占? 3、记工三年,我们两个记工员之间,以及干部社员报工分,都是实打实,从未发现有人虚报,也没有人因为工分提过意见。社员的觉悟,由此可见一斑。 4、小队干部。我们生产队有四位干部,一把手称党组长,负责全面和思想政治工作;队长是行家里手,负责派工,带领群众,组织生产;会计要能写会算,管理账目和现金,收支票据由队长签字;保管管理仓库粮食物资,实行双人临库,需保持与会计账目一致,大队还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检查,账账 账实必须相符。可以说财务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干活时一般是队干部各领一帮人马。至于会不会四个人沆瀣一气,共同贪污,这种可能性有,但事实上不存在。其一队委会成员一般分属不同的家族,其次他们具有朴实憨厚的农民品格。就我看到的情况,干部们都是尽职尽责,率先垂范,办事公道。从不多吃多占。因为群众口碑很好,直到文革之初,才换成了年轻队长,新队长干劲更足,而且更注重粮食产量、副业经营和工值收益,办起了豆腐坊、养猪场,农闲还派小拖拉机给钢厂拉矿,那时临村集体外出搞副业的不少,我们大队因为修水库,所以工值不太高,一般在3__7毛。 5、大队干部。我们大队以及其他九个小队干部,也都是清正廉洁,踏实肯干,从来没有一个贪污的,干部社员都把清白看得最重。有人说,那他们当干部图什么?就图集体的富裕,群众的口碑和成就感。除了政治地位高点外,在经济上,与社员(包括地富农)一律平等。这种状况能保持20多年,完全得益于隔三差五的社会运动,三反 五反 四清 哪一次不是对党员干部灵魂的洗礼?再加上群众监督,根本没有滋生腐败的土壤。 6、小议 : 当时的队干部,都是队里的精英,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了集体,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没有职务津贴,没有特殊待遇。相对于改革以后干部与群众的薪酬差别,他们是最吃亏的一代干部,也是最值得尊重的一代干部。他们是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谁污蔑他们,就像污蔑毛周朱老一代革命家一样不得人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