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必看!太极拳“圆裆”的正确练法,别再犯“敞裆”错误了!

 冷雨雪 2025-03-22 发布于上海

大家好,我是达生:

有些初学太极拳的朋友,不了解什么是“圆裆”,在行拳盘架子过程中,总是习惯让两脚尖往外撇,膝关节也跟着往外拱,认为这样去站着整个人很舒服。

他们“站桩”的时候是这样,做“太极起势”等动作时也是如此,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圆裆”的技术特点,甚至可以称之为“敞裆”了(也就是,敞开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动作。

“敞裆”的问题在于,它只注重外部的打开,而忽略了内在的合劲。长期采用这种姿势去练拳,不仅无法练出太极拳的内劲,还可能对膝关节和胯部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那么,真正的“圆裆”是什么呢?今天达生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知识点,大伙不妨做个参考:

01

首先我们先来说“站桩”,正确的站桩姿势是:脚尖朝前,膝关节与脚尖上下对齐,两膝微微外撑。这里的关键是“微微外撑”,不能过度,否则脚底大拇指这一侧就会被掀起来,形成一个“喝风脚”。

微微外撑后,我们会感觉到胯缝有一种被轻轻打开的感觉,同时大腿外侧和臀部不会出现一种绷紧感。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圆裆”的状态。

所以说,“圆裆”并不是单纯地向外打开或者向里扣,而是要做到“开中有合”。也就是说,在两脚打开的同时,要保持一种向内的合劲。

这种“合劲”是通过“内劲往外撑、外劲往里裹”这条思路,来实现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那种矛盾的平衡关系。

02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开”与“合”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做“合手”动作时,虽然手有合拢的意思,但劲力却要向外撑,这就是“合中有掤”。

而在做“开”的相关动作时,就好比陈式太极拳当中这个“懒扎衣”的定势,虽然双手是呈现出一个打开的状态,可手与脚这两组梢节,却是要往里合的,也就是说要做到“开中有合”。

再比如“白鹅亮翅”的定势动作,手不仅仅是向外撑开,也还要保持一种向内的合劲。这种“开中有合,合中有掤”的技巧,是太极拳的核心之一。

03

“圆裆”不仅仅是外在的动作,更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劲力状态。它不仅能增强腿部和臀部的力量,还能帮助我们在太极拳的各个动作中找到内外的平衡,提升整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然而,如果长期采用“敞裆”的错误姿势来练习,不仅无法达到健身效果,还可能对膝关节和胯部造成损伤。

通过正确的“圆裆”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太极拳的内劲,感受到“内劲往外撑、外劲往里裹”的效果。

这种内外结合的劲力状态,不仅能提升太极拳的练习效果,还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04

对于咱们这些初学者来讲,掌握“圆裆”的正确练法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所在。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可以通过站桩或特定动作的练习,慢慢去掌握这个技术要点。

在练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脚尖和膝关节位置与方向的问题,一定得尽量避免出现“敞裆”的现象,同时还要用心去体会那种“内劲往外撑、外劲往里裹”的感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真正的“圆裆”状态。

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和调整,我们定能越来越熟练地掌握这个“圆裆”技巧,把习拳水平提上去,并顺道去收获更多的健身效果。

好的,今天就先分享到这。上述观点,仅供大家参考,请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练习。

大家如有好的学习方法或问题,记得留言探讨。达生工作比较忙,有的私信与留言没能及时回复,还请见谅!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