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曰:“结节、肿瘤、息肉不是病,是人体身体空间被占用的代偿结构。根本原因是腔体压力的失衡,就是从四肢开始。肚子压力不均衡,就有痔疮;小腿压力不均衡,会有静脉曲张,这些就是空间代偿。 下肢手术后,腹部肿瘤的概率将会提升。这些术后患者存有内固定,这些“补丁”会问人体借空间,下肢就问腹部“借”空间。五筋之间影响空间叠加和代偿。” 要理解这段话就要从地元角度分析天鼎区(斜角肌)、五枢穴(髂耻弓)、耻中(股薄肌)此三处与呼吸功能,空间结构、癥瘕积聚(子宫肌瘤)的关联。 1️⃣斜角肌:天鼎区 ![]() 斜角肌附着于一二肋,有上提肋骨协助吸气的功能,甚至可以说斜角肌的功能在现代医学的观察下呼吸和稳定颈椎为其主要功能,所以失衡的呼吸模式,是斜角肌综合征的根源。现代人肩式呼吸较多,此为太阴经筋问题。 三束连于颈椎前后结节,中斜角肌更是连至C2枢椎(有时到C1),此处与颅腔、颈腔、胸腔的关联可见一斑。 斜角肌紧张多为肋骨错位有关,检查锁骨下第二肋凸起,会导致斜角肌紧绷,出现不能俯仰,此为少阳经筋的问题。 2️⃣髂耻弓:五枢穴 ![]() 五枢穴之下髂耻弓就像是一个枢纽,链接了髂腰肌、腹股沟韧带、腹斜肌、腹横肌、耻骨肌等。 1、髂腰肌: 腰大肌很有意思,从其结构观察下部纤维屈髋,上部纤维稳定腰椎,当髋关节屈曲到45度以上才发挥屈髋功能;而0-45度屈髋时腰大肌主要起稳定脊柱的作用。尤其在坐姿时维持脊柱稳定,大肌为纵向结构,腹横肌为横向结构,其十字特性以维持腹压,建立脊柱稳定性。 位于腰椎的前表面和横突之下。其上方内侧弓状韧带,将腰大肌与膈肌相连。当一个人在体态上有明显的肋骨下角打开,说明此刻膈肌正处于吸气位,有可能是因为腰大肌紧张导致膈肌下降,影响胸腔。 ![]() 在后通过胸腰筋膜又和腰方肌接触;在前方关联了腹膜、系膜,影响腹腔。在尾端腰大肌的筋膜附着与骨盆底部进而影响盆底肌功能,影响盆腔。 ![]() 膈肌与盆底肌都是呼吸肌,腰大肌就像是一座“巴别塔”,联通天地,对接三腔功能,为太阴重要结构。 ![]() 髂腰肌外1/3是与腹斜肌相连的,这里变成为阳明/太阴结构。 2、腹斜肌:既属阳明,又归少阳 腹斜肌上达肋骨,下至腹股沟韧带。它们是位于腹横肌上的两层肌肉,其肌纤维相互交叉。这两种肌肉都在呼气中使腹部收缩,具有助呼气和协助增加腹内压的作用。腹斜肌筋结关联消化系统问题,属阳明。 又可使脊柱有侧屈、旋转,它们还可以通过扭转胸腔或骨盆,或者使胸腔朝骨盆倾斜,以调动躯干,属少阳。 腹外斜肌的筋膜增厚并参与形成腹股沟韧带,因而腹股沟韧带可以看作是腹外斜肌腱膜自下边界。 ![]() 在远端浅层又可延伸至阔筋膜,而深层则附着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由于腹股沟韧带的扩张,腹外斜肌也与起于耻骨肌线的耻骨筋膜相延续。 ![]() 3️⃣内收肌群:耻上、耻中、耻下 内收肌群与盆底的解剖关系: 1、环绕内收肌的筋膜就像是一个“口袋”,把内收肌群固定在股骨粗线上。 大收肌进入骨盆下缘,沿着肌间隔向上到坐骨支的内侧,穿至闭孔内肌致密的外膜,并沿着弓状线连接到盆底肌。 ![]() 2、长收肌 长收肌是大腿前内侧三大收肌中最表浅、最突出的。其近端狭窄而扁平的肌腱附着到耻骨联合和闭孔之间的骨面上。 在上缘,长收肌与耻骨肌融合,长收肌腱近端纤维常耻骨联合的包膜融为一体;耻骨肌链接到了腹股沟韧带。 从解剖中我们提炼这几个重要信息: 从空间结构看 1、斜角肌在颈侧影响颅、颈、胸三腔结构 2、腰大肌连接膈肌与盆底肌,影响胸、腹、盆三腔。 3、髂耻弓、腹股沟韧带关联腹斜肌、腰大肌、内收肌群,影响胸腔、腹腔、盆腔、下肢力线。 从呼吸功能看: “呼吸者,脉之头也”,地元一脉,尤重呼吸。 “吸气手太阴,呼气足太阴”其中就包含了斜角肌、膈肌、盆底肌;腰大肌、腹斜肌间接影响呼吸功能。无怪乎“圣人息之以踵,众人息之以喉”,皆有下肢力线而起。 无论是呼吸,亦或是空间角度观察,这三点形成三角区张拉结构,互借空间,影响了阴阳腔体的边界条件。导致出现结构代偿—子宫肌瘤(癥瘕积聚)或其他占位性病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