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赚钱很全的18种门道(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琢磨)

 caimin133 2025-04-03 发布于福建
图片
赚钱的本质永远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创造价值
而需求的缝隙,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敏锐地去挖掘需求缝隙,同时又刚好能用自己的技能去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又或者,你能不能动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人脉,去做“价值的连接者
今天要分享的这18个赚钱门道,都是我这几年了解到的,普通人真实赚钱案例的总结。
但需要注意,不是让你照搬,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帮你打开思路
而且,真正要长期赚钱,也不是光靠门道就行的,还需要学会连点成线、由线及面“搭建系统”(具体方法见文末)。
01-中间商永不眠:差价藏在供应链里
“左手进货,右手数钱”、“中间商赚差价”,是最古老的生意。
传统的实体店,本质上也是这种模式,但是需要原始资本去开店铺、囤货源。
而互联网时代,有了更多“取巧”的玩法。比如在拼多多上寻找低价产品,然后加价挂闲鱼赚取差价。
有人说那顾客为什么不直接去拼多多买?这就涉及到信息差了,很多闲鱼用户压根就不用拼多多,而且,我们自己买东西,也不会每件商品都100%去比价。
当然,这件事的关键,是你要会“选品”,能敏锐识别爆品、懂流量、懂客户心理,还要懂得如何持续测品+定期优化。
02-信息差变现:信息壁垒就是财富
知识付费的尽头不是课程,是信息壁垒
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就能变现。比如帮家长填报高考志愿、帮小白搞定公司注册、自己通过闲鱼赚钱之后带人做闲鱼……
但一定要注意一点,不要虚构信息,否则会导致口碑崩盘,真实,才有复购。
03-赚流量的钱:注意力在哪,钱就在哪
注意力,是如今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为什么现在爽文、爽剧盛行?本质上都是在抓注意力,因为大量商家需要流量来做广告。
你能聚集人流量,就能有“商业价值”,因为大量的商家排队要投广告。
写公众号文章能赚钱的原理也在于此,有人阅读,就有人会点广告,就有平台自动分配的广告费。
04-包装增值:低成本高溢价
比如普通的散装枸杞很便宜,包装成“熬夜养生茶包”却能高溢价。
普通茶叶才几十块一斤,包装成“网红国风礼盒装”,再结合送礼场景,一下子增值好几倍。
普通的“XX三日游”不贵,但包装成“小众、出片、精致人生”,含摄影师跟拍+穿搭建议+网红滤镜,溢价200%。
普通产品+情感/场景化包装=价格翻倍
很多时候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是背后的情绪价值。
05-技能批发商:把你的脑子变成印钞机
Excel大神卖“财务避坑模板”,单价99元,半年赚30万。
有人把技能拆成“止痛片”——“3小时搞定年报”“1分钟生成PPT”,专攻职场焦虑。
初级打工人只会出售自己的时间,真正的高手批发经验
06-懒人经济:替人省时间就是印钞机
现代人最大的痛点——“懒”和“急”。
代遛狗50元/次,代排队挂号100元/单,预制菜配送月销10万。
标准化服务流程,用小程序或社群接单;高频需求才能做大,低频适合当副业
07-情感经济:为情绪价值疯狂买单
年轻人可以吃泡面,但必须为“氛围感”花大钱。
寺庙咖啡馆(一杯拿铁48元)、发泄屋(砸酒瓶99元/10分钟)、宠物陪伴师预约爆满……
核心点在于营造独特体验(拍照打卡、社交属性),用文案戳中情绪
你需要有不断制造新话题的能力。
08-用“地域差”套利:专打地域资源差异
有人在三四线城市开“网红零食店”,毛利率60%以上。
有人把义乌小商品卖到非洲,价格翻3倍,月销几万美金。
无论是下沉市场还是跨境,本质其实都是利用不同地域之间的资源/价值落差,来实现盈利
但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做下沉市场,下沉≠低质,性价比和服务是关键;如果是做跨境,一定要随时关注市场和平台的变化,不要随意跟风。
市场瞬息万变,不是照抄就能赚钱,要深入本质去思考,自己入局的时候,还能不能满足资源差/价值差的前提
09-跨界混搭:降维打击才是王道
用A行业的玩法颠覆B行业,利润翻倍。
比如有人用“奶茶店会员体系”改造家政服务,充值送保洁,锁客率提升50%。
关键点,找到共性需求(便捷、实惠),嫁接成熟模式
同样要注意的是,别盲目跟风,如果要做一定调研清楚,并先小范围测试。
10-小众经济:赚1%人群的钱
大众市场拼价格,小众市场拼稀缺。
比如有人专做200斤以上大码女装,客单价600元,复购率70%。
定制大码婚纱、宠物骨灰盒设计、左撇子专用厨具……这些过往成功案例的共同点,是用社群深挖需求(问卷、访谈),用口碑裂变客户。
还有人钻进细分社群(豆瓣小组、钓鱼论坛),当目标客户的“自己人”。
但需注意,太小众需谨慎,可以尝试先众筹测试,再量产。另外,太小众的领域最好先收定金再生产,避免烂尾。
11-寄生经济:巨头吃肉,你喝汤
有人做外卖红包代理,有人帮抖音商家代运营、还有人专卖拼多多优惠券。
这些寄生策略的精髓是,找到平台红利期——哪家补贴猛,就寄生哪家
但要注意,别和平台对抗,规则一变,随时撤退。
12-资源整合:空手借力
比如有人对接工厂过剩库存和社区团购,赚佣金单月3万;
还有人在学校超市和棉被供应商之间对接,每卖出一件棉被,供应商给10元抽佣。
关键点是,找到双方痛点(比如清库存VS找低价),用合同保障利益。
但做这个方向,一定要有底线,别做甩手掌柜,把控质量才能长久。
13-定制化:终极溢价
工业越发达,手作越值钱——哪怕只是刻个名字。
比如有人专做定制情侣手链(刻名字+纪念日),客单价299元,复购率30%。
核心是情感绑定——“独一无二”“专属回忆”,用短视频+电商平台结合来做。
14-活动造浪者:靠“搞事情”年入百万
不会造势的人,只能活在别人的流量里。
有人为企业策划“网红探店打卡”,收费8万,有人帮商场做“汉服巡游”,抽成20%。
核心点,资源整合——拉品牌赞助、找KOL站台、炒话题上热搜,适合有活动策划经验的社牛。
但要注意,合同写清权责,尾款不到账前绝不交底片。
15-制造需求:不是创造,而是唤醒
比如有人专门创造出,针对宠物的“分离焦虑安抚包”。
产品是带主人气味的毛毯+自动逗猫棒(成本50元);解决的痛点是,“出差3天,猫咪不拆家”
通过抖音拍对比视频,展示猫咪使用“分离焦虑安抚包”之后,从暴躁到安静的过程,引流到私域,进行社群裂变。
需要注意:需求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放大现有痛点(如焦虑、效率、健康)。
16-规模致富:从1到100的裂变逻辑
思路:标准化产品+流量矩阵放大
比如小说推文/短剧推广账号矩阵,跑通一个账号后,批量复制10个、100个,某些大学生也能以这种方式月入上万。
但核心难点就在于先要跑通第一个账号,包括闲鱼无货源也一样,大多数自媒体和电商的玩法,都是先跑通一个点,然后批量复制。
前期可能会要花大量时间试错,一旦跑通之后,收益快速倍增。
17-建立渠道:掌控流量分配权
核心是掌握规模和资源流向,剩下的事情交给渠道去完成。
比如有人在每个学校找1-2人作为“校园大使”,推广考证课程和数码产品,以佣金+业绩排名奖金(如TOP3送iPhone)的方式进行激励。覆盖50所高校后,平均月销300单,利润接近5万。
核心是,渠道利益>你的利益,团长赚到钱才会拼命推。然后,要学会用工具降本(如微信群发助手、自动结算系统等)。
18-复制之王:像素级模仿+微创新
比如专门找粉丝10万+的小红书穿搭博主,细分领域是“小个子穿搭”或“微胖穿搭”。
拆解他们的封面排版、标题规律、标签策略……然后像素级模仿的同时,再进行一些微创新,比如场景上做差异创新、文案内容上升级做更多干货、不一样的视觉锤等等。
【郑重提醒】
这18个路子,不是让你照着做的教科书,其实更多是商业人性观察笔记。
有人靠信息差年入百万,也有人因贪婪血本无归。
关键不是方法,而是你能否看透三层逻辑
需求层:用户真正愿意付钱的点是什么?(怕死、爱美、孤独、装X)
资源层:你有什么别人没有的?(货源、技能、流量、脸皮厚)
执行层:能不能用最低成本试错?(比如先收定金、先用虚拟产品验证)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说的,你一定要学会“搭建系统”,而不是一直靠某个单点赚钱
因为信息差早晚会抹平,平台规则早晚会变,任何市场早晚会变成红海
你一定要有体系化思维,有自己的长远主线来串联你做过的项目。
参考我的历史文章:《花一个周末建立自己的搞钱体系》《白手起家的7个搞钱公式
最后再送你三句真话
不要迷信“风口”,猪飞起来也会摔死;
不要追求“暴利”,细水长流才是普通人该走的路;
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服务好“愿意为你付钱”的人,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