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是山中仙,越喝越清闲

 zltzltzlt 2025-04-08 发布于福建

杯中浮日月,壶里煮江山。 茶罐装着柴米油盐,茶香熏着家长里短。 这碗老祖宗沏了三千年的绿汤,烫嘴是苦,晾凉是禅,半浮半沉间才尝透活着的滋味。 俗话说:"茶是山中仙,越喝越清闲。" 但杯盏交错间,有人喝成茶痴,有人喝成茶奴,这碗里的叶子,踩着阴阳线。 茶品即人品,碗底见脾性 老话讲:"滚水现茶形,久处见人心。" 头泡浮沫多张扬,三泡过后才显真章。 《茶经》说:"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好茶要配好水,就像体面人要讲体面话。 茶渣堆里扒拉叶片的,多是斤斤计较; 喝尽茶汤还闻杯底的,定是重情之人。     晨茶醒神,夜茶勾魂 药王孙思邈写:"午时茶助思,申时茶明目。" 清早嚼把粗茶驱困,晌午煮壶老茶消食,喝的是老祖宗的活法。 可要是三更天灌浓茶,比见阎王还遭罪 ——眼瞪得像铜铃,心慌得像擂鼓。 茶这玩意儿,像秤杆子,卯时喝是仙丹,子时饮是砒霜。 茶桌三不劝:空腹人、急心汉、夜班郎 茶馆规矩讲究:"续水不过三。" 饿着肚子的别让茶,火烧眉毛的别留客,熬大夜的更得拦着——这叫积福。 《礼记》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真交情不用浓茶泡,粗陶碗里白开水,喝的是个实在劲儿。 好茶不怕巷子深,恶客最怕真心人 知己喝茶,搪瓷缸子泡高沫也能喝出甘露; 虚情假意,金丝盖碗盛金瓜也尝着像树皮。 陆羽叹:"茶香宁静却致远。" 喝的是清心,品的是光阴。 碰上个话不投机的,龙井喝着像柳叶,笑脸堆得似哭丧。     饭后三不饮:浓酽、冷茶、隔夜汤 老人常念叨:"残茶如砒霜。" 滚茶烫嘴能忍,凉茶伤胃要命。 头天泡的茶汤,转天能结成茶垢; 隔夜的冷茶底,喝多能要半条命。 茶博士都知道:"春喝花,夏喝绿,秋喝乌龙冬喝红。" 跟着节气走,茶才能养人。 茶友要交老,茶具要用糙 《梦溪笔谈》记载:"老茶客识茶性。" 天天显摆紫砂壶的,多半喝不出茶滋味; 总用罐头瓶喝茶的,反而能说出门道。 真茶痴待客:"茶不好,您多包涵。" 假风雅劝茶:"这可是明前狮峰龙井。" 茶汤入喉方知真假,好茶经得起白水泡。 茶场如道场,举杯见功夫 老话在理:"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人情。" 再金贵的茶叶,终归要沉杯底; 再热闹的茶会,到底得各回各家。 卢仝早悟透:"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碗放下,日子照过,茶是生活的解药,不是神仙的灵丹。 喝茶这事,三分在茶叶,七分在火候,会喝是缘分,不贪是修行。 记住"头泡洗尘二泡魂,三泡四泡是精华",留三分清醒看世道,存七分淡泊品人生,这千年茶道,才算悟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