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耳垂上的褶皱,是血管的“报警器” 耳垂褶皱,通常指从耳屏延伸至耳垂边缘的斜线或折痕(如下图)。研究发现,这种褶皱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 ![]() 1.血管硬化导致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影响耳垂微循环,局部缺血导致皮肤胶原流失,形成褶皱。 ![]() 2.血脂异常的信号:耳垂褶皱人群的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普遍偏高,而血脂异常正是动脉硬化的元凶。 ![]() 3.衰老与氧化应激:年龄增长、皮肤老化、慢性炎症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耳垂胶原断裂,但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性更值得警惕。 ![]() 注意:耳垂褶皱≠100%患心脏病!但它是一个风险提示信号,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二、耳垂褶皱与心血管疾病 ![]() 1.敏感性与特异性:全球37项临床研究汇总发现,耳垂褶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2%,特异性为67%。即:有褶皱的人中62%存在冠心病风险,无褶皱的人中67%相对安全。 2.长期追踪结果:哥本哈根心脏研究对1万余人随访35年发现,耳垂褶皱者患冠心病和心梗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09倍。 ![]() 3.年龄的干扰:褶皱随年龄增长更常见,而年龄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需警惕混杂影响。 专家提醒:耳垂褶皱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但若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三、自测方法 1.观察位置:双侧耳垂从耳屏到后外侧缘的斜线或折痕(如下图)。 ![]() 2.特征:褶皱较深、孤立,非皮肤暂时性压痕。 3.动态变化:部分人晨起褶皱明显,日间恢复,但长期存在需警惕。 立即行动:若发现耳垂褶皱,建议优先排查: - 血脂四项(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 - 血压、血糖检测 - 心电图或冠脉CT(如有胸闷、胸痛等症状) 四、护血管,防硬化 ![]() 1.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血管硬化的“加速器”。少吃高盐、高糖、油炸食物,多吃深海鱼、燕麦、绿叶菜。 2.促循环:每天快走30分钟,或练习八段锦,改善微循环,增强血管弹性。 ![]() 3.中医调养:山楂、丹参、三七等药材可活血化瘀;耳垂按摩(提拉耳垂50次/日)有助于局部气血畅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