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么讲语文基础题的|以小升初第一张综合卷为例,逐字稿分享

 自陈怡派 2025-04-12 发布于浙江
今天以小升初第一张综合卷为例,和大家说说我是怎么讲基础部分内容
一、选题原则。
我不会每道题目都详细讲解。一是时间有限,二是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知识点或解题技巧的题目进行讲解。
二、确定重点。
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以及我的教学经验,我会确定哪些题目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这些题目往往涉及重要概念、关键步骤或常见陷阱,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讲解方法。
1.引入知识点。首先,我会带学生简要回顾相关知识点,确保学生具备解题所需的基础知识。
2.分析题目。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题目,识别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隐藏条件,明确答题方向和内容。
3.解题步骤。接下来,我会详细展示解题步骤,包括如何运用知识点、选择解题方法以及组织答案。
4.总结规律。在讲完一道题目后,我会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题目的答题格式和解题规律。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题目时就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基础部分

我看到有一位同学写的是“轻脆”,从拼音上来看,这里填写轻脆或者清脆都对,那么我们就要结合语境作出判断,看看哪个词语用在这是最合适的?

通过这一题,我们正好说下复习字词的方式——

听写,确保每个字词都能正确书写,避免错别字。 

方法参考:列出所有需要复习的字词;请他人或自己录音朗读这些字词;听录音 并尝试写出来,然后对照原字词检查是否有误;对于写错的字词,要特别标记并 多次练习。 

朗读,确保每个字词的读音都准确,特别是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 

方法参考:查阅字典或词典,确认每个字词的正确读音;反复朗读这些字词,特别是多音字,要注意不同语境下的读音变化。 会说,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结合语境正确运用,说得清楚、具体。 

方法参考:查阅字典或词典,详细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包括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尝试用这些字词造句,确保在句子中能够正确表达意思。

这一题出错的同学,重点关注两个表《写字表》《词语表》

通过这一题,你要总结的经验是看拼音写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看拼音上,因为我们会碰到很多同音字,就是拼音一致,那这种情况下,你就要结合语境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多音字积累:(另外3~6年级的多音字,可以留意专项训练1)

上交的同学这一题均答错,说明此题为高频易错点,需重点突破。

A是多音字。

B是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分。“逐”为翘舌音(zh),易被平舌音(z)误导。

C同样多音字。

D“锲而不舍”应读 qiè ér bù shě,而非 qì。“锲”字形似“契(qì)”,需强化记忆。

即使全错,只要彻底掌握这四个选项的读音与辨析方法,便是从错误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争取下次不再错即可。


这道题目除了要求做对之外,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积累机会。

同学们可以把其他三个恰当的选项名称——“校园风华录”“同窗岁月长”和“师恩似海深”记一记。

这样,如果下一次不是让你做选择题,而是让你自己拟定毕业纪念册的栏目名称,这些积累下来的名称就可以作为很好参考和运用,帮助你的纪念册更加贴切、生动地记录下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这道题目不仅要求我们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复习病句相关知识点的机会。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并总结其中涉及的病句类型——

A选项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B选项语序不当。

C选项→用词不当。

D选项→正确。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复习到以下病句相关知识点:

面对选择题时,我们或许能够轻松应对,因为选项已经给出。

但真正考验我们的是,当需要根据特定语境为老师或同学创作一句合适的诗句赠言时,我们的大脑里是否能够迅速涌现出那句恰如其分的话语。

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多积累、多思考,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调用那些美好的诗句,用真挚的情感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老师或同学的敬意、祝福或鼓励。

通过这一题,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如果考“快乐读书吧”会如何考查?

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可以是读书记录卡等。

比如,我们这一题看似新颖,制作海报,其实考查的都是“快乐读书吧”最基础的知识点,书名、人物形象分析等。

建议大家做完八张试卷后,可以专门把这八张试卷中有关“快乐读书吧”的题目单独整理出来。

通过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考查的形式有哪些,比如选择题侧重于考查细节记忆,填空题可能关注书籍的基本信息,而读书记录卡则更注重学生的主观思考和表达。

同时,我们也能总结出这些题目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比如某本书籍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特征、主题思想等。

我们做练习,一是培养时间意识,保持做题手感,二就是通过题目复习知识点。题目是点,知识点是面。比如病句,我们先做题,然后顺带着复习有关病句的知识点。这样学习才是扎实的。

请牢记,练习不仅是检验工具,更是知识网络的编织器。通过“做题—析题—联点—扩面”四步循环,将零散题目转化为系统认知。

短期:题感提升,同类题型准确率提高(如病句题正确率从60%→85%)。

长期:形成“做题即复习”的思维惯性,知识留存率超7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数据支撑)。

避免“为做题而做题”:每题后需完成“三问”——

本题考查哪个知识点?

我的错误属于知识漏洞还是技巧不足?

如何将该知识点迁移到其他题型?

题目如针,知识点如线,唯有将散针穿成线,方能织就知识锦缎。通过“做题-析点-联面”的深度学习,让每一次练习都成为认知升级的契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