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东东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犹太人 犹太人的故事呢,还得从老早老早以前,一个叫 “闪米特” 的游牧部落说起。 这个部落最早住在阿拉伯半岛东边,就是那老远老远的幼发拉底河的草原上。 话说在公元前 20 世纪的时候,有个叫亚伯拉罕的男人,他说自己听到上帝召唤啦,于是就带着族人开始了迁徙。他们翻山越岭、穿过沙漠,最后到了迦南。那地方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个宝地,就在现在巴勒斯坦那一片。迦南在地中海东岸,是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也能说是个 “中心地带”。当时这儿的原住民叫 “迦南人”。 当时这儿的原住民叫 “迦南人”,而亚伯拉罕和他的族人,后来被叫做 “希伯来人”。 希伯来人到了迦南后,都惊呆了,这儿简直就是流着奶和蜜的 “极乐净土”。 一、圣经里的埃及故事。 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实玛利是他和侍女所生,后来的阿拉伯人就是他的后代。小儿子以撒是他和正妻生的,这一支就成了现在的犹太人。 因为这种 “嫡庶” 关系,犹太人就觉得自己比阿拉伯人高一等,有了优越感。后来以撒成家立业,生了个儿子叫雅各。 根据《旧约圣经》记载,雅各有一回跟天使摔跤,不小心扭伤了脚筋,所以打那以后犹太人就有了不吃动物脚筋的习惯。雅各跟天使比试完后,就取了个新名字叫 “以色列”,这个新名字也成了他后代引以为傲的称号。后来,自从亚伯拉罕带着族人搬到迦南,这儿的天气就越来越差。到了雅各这一代,迦南连年干旱,饥荒不断,根本没法住人了。 于是在公元前 17 世纪,雅各又带着族人向南迁徙,这次他们到了埃及。当时埃及被来自西亚的喜克索斯人占领,他们成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原来的埃及统治者被赶到一个小角落里,日子过得可憋屈了。然后呢,喜克索斯人热情地接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希伯来人。因为雅各已经改名叫以色列了,所以他们也被叫做 “以色列人”。 所以他们也被叫做 “以色列人”。从这以后,雅各就在这儿安了家,还娶了好几个老婆,生了十二个儿子。这十二个儿子的后代,后来就慢慢变成了以色列的 “十二支派”。 喜克索斯人也大方,给这些以色列人选了一块肥沃的土地,让这一大家子安顿下来。后来以色列人靠着天生的聪明才智,在古埃及的政商界混得风生水起。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约瑟更是一路高升,最后居然当上了埃及的宰相。就这样,以色列人在埃及安居乐业了四百多年,不断繁衍,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民族。 二、重返巴勒斯坦之路。 故事说到以色列人在埃及的那段日子。那时候埃及正经历一场大变革。 那时候埃及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公元前 1580 年,埃及出了个国王叫雅赫摩斯一世,他带领埃及人推翻了外来的西克索人的统治,夺回了家园,还建立了埃及第十八王朝。随着埃及国力越来越强,以色列人的处境却越来越糟。没了西克索人的保护,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日子可难过了。 而且因为以色列人数量太多,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传统和信仰,所以埃及人就越来越不满。从雅赫摩斯一世开始,埃及的法老们对以色列人的态度就越来越强硬,还把他们当成廉价劳动力,使劲压榨。特别是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时候,法老甚至下令,把所有以色列出生的男婴都扔到尼罗河里。 把所有以色列出生的男婴都扔到尼罗河里,打算从根儿上消灭这个民族。就在这生死关头,以色列人里出了个领袖叫摩西,他跟族人说:“上帝说了,我们得离开这个受苦的地方,回到祖先的家园迦南去寻找自由。” 于是在公元前 13 世纪,摩西就带着一群幸存的以色列人开始逃亡。不过这条路比他们想得难多了,一走就是四十年。在这段漫长的旅途中,以色列人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在这个时候,他们初步形成了以一神思想为基础的 “犹太教”,他们坚信自己的上帝是独一无二的。后来历经无数磨难,以色列人终于到了迦南的南部。 以色列人终于到了迦南的南部,这片在他们心里流着奶与蜜的 “应许之地”。经历了在埃及的苦难岁月,他们终于明白,寄人篱下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己武装起来,建立自己的国家,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可是这片土地对他们来说已经陌生得像异乡了,他们不知道这几百年来迦南经历了啥变化,也不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这儿。 为了弄清楚情况,摩西从十二个支派里各挑了一个精明的年轻人,组成了十二人的侦察小组,让他们先进入迦南打探情况。当时的迦南被亚衲人、西台人和迦南人等等不同民族分着,他们互相没啥联系,就为了土地所有权经常打架。这十二个侦察员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这十二个侦察员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迦南各地,然后回来跟摩西报告说,迦南的土地真的特别肥沃,远不是老一辈说的那么干涸。以色列人听了都摩拳擦掌,准备为这片当初的应许之地全力出战。在进攻之前,以色列人对迦南南部的一部分土地进行了初步分配,把从亚嫩河谷以南到黑门山以北的这片区域,划给了流便、迦得和玛拿西这三个支派。 这么做一方面是怕主力进攻的时候,后方被敌人偷袭,另一方面也能保护留下来的老弱妇孺。不过问题也来了,以色列人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军事领导者,没有统一的编制,而且各个支派只听自己首领的,互不干涉,所以他们虽然满腔热血。 所以他们虽然满腔热血,但是第一次进攻迦南还是失败了。后来摩西登上了毗斯迦山,望着约旦河对岸富庶的迦南土地,心里满是惆怅。他知道自己没法再带着族人踏上这片土地了,感觉自己这一辈子就要在约旦河这边画上句号了。于是他选了来自以法莲支派的领袖约书亚,把没完成的遗愿托付给他,让他以后带领族人渡过约旦河,回到他心心念念的迦南。 摩西去世后,约书亚终于接过了领导权。他吸取了教训,这次没轻举妄动,而是派了两个密探潜入耶利哥城搜集情报。准备充分后,以色列人成功攻下了耶利哥城,占领了进入迦南的先头阵地。 占领了进入迦南的先头阵地,为下一步行动开了个好头。这时候,他们心里就开始琢磨,要怎么在迦南开始新生活了。不过,迦南的其他民族一看形势不好,就放下彼此的仇怨,决定联合起来对抗以色列人。 就这样,一场打了十多年的战争正式爆发。最后以色列人终于打败了迦南联军,成功回到这片土地,还入主了中心地带的所有城邦。这时候约书亚已经老了,于是他把迦南的土地分给了十二个支派,让他们各自为战。约书亚去世后,被安葬在自己支派的土地上。他用一生的努力,给摩西和所有以色列人交了一份不负众望的伟业。可是在约书亚之后,好久都没再出现一个。 好久都没再出现一个能统一各个支派的核心人物,于是以色列人又回到了松散的自主联盟状态。就在这时候,有一支自称是海上民族的非利士人,从西南方开始入侵迦南。他们来势汹汹,还逐步占领了以色列人的大片土地。这下,以色列人又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三、扫罗王与大卫之剑。 公元前 11 世纪,一支厉害的非利士人从西南方入侵迦南。为了抵抗这个强敌,十二个支派的首领聚在一起商量办法。最后他们一致决定,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团结起来对抗非利士人。就这样,以色列人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联合王国,来自便雅悯支派的扫罗被选为第一任国王。 来自便雅悯支派的扫罗被选为第一任国王,从这时候起,以色列王国时代的大幕就拉开了。扫罗刚当上国王,就马上着手组建了一支由十二个支派精英组成的军队,还亲自带兵对抗非利士人。凭着他的军事才能,后来成功打败了非利士人,稳定了西南边境的局势。但是扫罗可没放松警惕,因为在迦南的其他边境,还有来自北方的琐巴人和东面的摩押人,趁着以色列忙着西南边的战事,不断侵占迦南的土地。 于是扫罗决定展开新一轮征战。后来他南征北战,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收复失地,还对边境地区进行了整治和巩固。所以在扫罗的带领下,以色列联合王国开始在中东地区崛起。 以色列联合王国开始在中东地区崛起,成了当时一个强大的国家。随着战事平息,扫罗也开始发展经济。当时埃及是各地的贸易集散地,所以从迦南到埃及的陆路商道,就成了以色列商人的必经之路。可是这条商道上危险重重,当时有一批亚玛力人散布在这条商路上,靠打劫来往商旅为生。而通往埃及的水路被腓尼基人控制,这些腓尼基人不仅和以色列人关系不好,还经常趁机抬高过路费,可把以色列商人害苦了。 于是以色列商人纷纷向扫罗求助。扫罗考虑到腓尼基人在海上优势太大,所以决定集中力量打击陆路上的亚玛力人。 集中力量打击陆路上的亚玛力人。后来经过一场激烈战斗,亚玛力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以色列的商道从此安全多了,国家经济也跟着繁荣起来。随着国家变强,以色列人的国家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再是以前那种松散的部落联盟了。 可是这股强盛的势头,因为扫罗晚期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那是在一次和非利士人的战斗中,一个来自犹大支派的牧羊少年大卫,凭着一把投石器,打败了非利士人的巨人战士歌利亚。然后非利士军队一下子就溃败了。这之后,大卫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甚至有民众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歌谣,其中一句是这么唱的:“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 这句话可深深刺痛了扫罗的自尊心。大卫名声大噪,这让扫罗越来越不安,他心里的妒忌和权欲开始膨胀。所以他决定除掉这个年轻的威胁。可是扫罗的长子约拿单却和大卫成了好朋友,甚至把他当亲兄弟对待。 更让扫罗心烦的是,他的小女儿米甲还爱上了大卫,最后嫁给了他。扫罗不敢公然杀大卫,于是就设下重重陷阱,想暗中除掉这个年轻人。但是大卫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有一次,扫罗派人夜里偷袭大卫,但是大卫在米甲的帮助下,成功连夜逃脱。扫罗对大卫的逃亡特别愤怒,发誓一定要抓到他。 发誓一定要抓到他。这种执念慢慢成了扫罗的心魔,他变得越来越暴虐。可是就在扫罗到处找大卫的时候,非利士人又入侵迦南了。这次他们集结了所有力量,打算一雪前耻。扫罗虽然一门心思追杀大卫,但是面对国家危机,还是身先士卒,带着他的大儿子们亲自上阵。但是这次扫罗输得很惨,在非利士人的猛烈攻击下,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 后来,非利士人把扫罗钉在墙上枭首示众。到这儿,扫罗王朝正式宣告结束。四、耶路撒冷的背叛。扫罗一死,以色列联合王国一下子就乱了,没了主心骨。那到底该谁继承这个王位呢? 那到底谁才该继承这个王位呢?各个支派就开始吵个不停。南方的犹大支派第一个站出来宣布,要拥立他们的英雄大卫当国王。可其他支派根本看不上这个决定。那时候大卫名义上是 “犹大之王”,但实际上,他不过是盘踞在约旦河西边希布伦地区的一个地方领袖罢了。 与此同时呢,扫罗的四儿子伊施波设,在押尼珥将军的保护下,逃到了约旦河东边的玛哈念地区,还被人拥立成了国王。 可他也没得到其他支派的认可。伊施波设这人性格懦弱,就是个傀儡国王,真正掌握大权的其实是押尼珥。押尼珥甚至霸占了扫罗的妻子,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自己在王室的地位,为以后废掉伊施波设、自己当国王做准备。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里怎么能有两个国王呢?所以,大卫和伊施波设之间,为了争夺合法的王位,争斗越来越激烈,后来还演变成了一场同族之间互相残杀的内战。 接着,大卫靠着他过人的智慧和实力,最后打败了伊施波设。押尼珥本来想向大卫投降,可却被大卫的外甥约押给除掉了。伊施波设的两个军官一看大势已去,为了讨好大卫,居然暗杀了伊施波设,还把他的脑袋献给了大卫。 但大卫可没被这种卖主求荣的行为打动,他派人好好安葬了押尼珥和伊施波设,还下令处死了那两个背叛主人的军官。其实对大卫来说,他已经稳操胜券了,伊施波设是死是活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伊施波设还是他妻子的弟弟。 从古到今,叛徒都没有好下场。随着伊施波设的死,扫罗王朝彻底灭亡了,大卫的声势也越来越大。其他支派看到大卫这么仁义地对待敌人,就慢慢开始接受大卫的王位了。终于在公元前 1005 年,大卫正式登基,成了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开创了 “大卫王朝”。 大卫登基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把都城定在了耶路撒冷。那时候这座城市由耶布斯人掌控,他们既不属于北方支派,也不属于南方的犹大支派。大卫选在这里当都城,是想向外界表明,联合王国是公平公正的,他不会偏袒任何一个支派。虽然耶布斯人拼了命地抵抗,但还是挡不住大卫的进攻。大卫很轻松地就拿下了耶路撒冷,然后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把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城,变成了富丽堂皇的王宫。 没过多久,非利士人听说以色列出了个新国王,还是当年那个打败巨人歌利亚的牧羊少年,他们一下子就气坏了,开始集结大军,打算再次入侵以色列。他们也想试探一下这个新国王的实力,还希望能阻止以色列再次统一。大卫面对来势汹汹的非利士人,采取了防守反击的策略。 双方在巨人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后大卫用计打败了非利士军队。接着以色列人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一下子就把非利士人赶出了国境,还收复了失地。 从那以后,大卫又接连平定了其他入侵的势力,以色列联合王国的领土一度扩张到了两河流域。可到了大卫晚年,王室内部出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丑闻。他的大儿子暗嫩王子,居然强行玷污了自己的异母妹妹(他玛公主)。大卫知道这件事后特别生气,但他却没有惩罚暗嫩,这也为后来的灾祸埋下了隐患。 大卫的不公平,让他的三儿子押沙龙(他玛公主的亲哥哥)心里产生了逆反心理。那时候押沙龙对父亲充满了怨恨,就开始暗中筹划着反叛父亲。两年后,押沙龙设下鸿门宴,趁机除掉了他的眼中钉 —— 大哥暗嫩。但随后他就开始逃亡了。 过了没多久,押沙龙又向大卫表达了悔意,说希望能重新回到父亲身边。大卫特别宠爱这个儿子,最后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押沙龙回来以后,就开始暗中拉拢人心,慢慢地在民间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越来越多的人都站到了他那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最后他决定起兵包围耶路撒冷,想推翻父亲大卫的政权。大卫没办法,只能仓惶出逃。押沙龙占领耶路撒冷以后,还公然占有了大卫的嫔妃,还向天下宣布自己已经掌握了王位。可就算这样,大卫对押沙龙还是充满了父爱,一点也不恨他。 后来,忠于大卫的势力开始反攻耶路撒冷,大卫甚至叮嘱部下千万不要伤害自己的儿子。最后,这场父子相残的战争,以大卫夺回耶路撒冷结束,押沙龙在逃跑的时候被约押刺死了。当胜利的消息和押沙龙的死讯一起传来时,大卫伤心极了,他痛哭着说:“我的儿子押沙龙啊!”“我恨不得去替你死啊!”“押沙龙啊,我的儿子啊!” 经历了丧子之痛后,大卫终于醒悟了。为了避免更多的兄弟相残,他宣布立小儿子所罗门为太子。可大卫的四儿子亚多尼雅却不高兴了,他觉得按顺序,合法的继承权应该是自己的,怎么能轮到所罗门呢? 于是亚多尼雅就开始暗中筹划,一场太子之争又悄悄开始了。到了大卫晚年的时候,王位继承的问题又冒出来了。亚多尼雅在一帮支持者的拥护下,公然宣称自己作为大卫的长子,理应继承王位。但实际上他这是在逼宫,想让大卫退位,立自己为太子。可大卫不为所动,他早就决定让所罗门继承王位了。所以他支持所罗门那一派赶紧行动,马上安排了正式的 “受膏仪式”。然后,在震耳欲聋的 “所罗门万岁” 的欢呼声中,只有十七岁的所罗门正式继承了王位,成了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三任国王,大卫就退居二线,成了太上皇。 亚多尼雅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知道自己没机会翻盘了,就去找所罗门认错,所罗门当时也原谅了这个异母哥哥。可权力这东西,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放下。后来,亚多尼雅向所罗门提出要求,想要大卫生前的一个婢女。实际上他是想借此向世人暗示,虽然所罗门是国王,但自己作为长兄,地位还是在所罗门之上。在当时以色列的传统里,国王的婢女被看作是妻妾的一部分,亚多尼雅的要求明显就是挑衅。这一次所罗门没再宽恕他,找了个理由,就下令把亚多尼雅处死了。 所罗门不仅继承了父亲大卫打下的广阔领土,也继承了大卫的智慧和谋略。在国内,他把十二支派划分成了十二个行政区,每个区都由国王任命的总督管理,这样就能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而且他还在大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了耶路撒冷。他花了七年时间建造了第一圣殿,让耶路撒冷成了犹太教的圣城和礼拜中心。 所罗门不仅在国内加强了自己的统治,还积极地对外传播犹太教,这也让犹太教成了以色列乃至周边地区的主流宗教。在对外方面,他通过联姻的方式和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还加强了军队力量,组建了战车兵和骑兵,保证了国家版图的完整。 在商业贸易方面,所罗门也很有一套。他全力推动贸易发展,以埃拉特港为基地组建了船队,开辟了以色列的海上贸易之路。这些以色列船队的足迹,遍布红海、地中海,甚至远到非洲等地。在所罗门统治的四十多年里,以色列国力强盛、商业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他和父亲大卫的执政时期,成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 俗话说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以色列联合王国辉煌了几十年后,也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在所罗门统治晚期,因为他长期大兴土木,让当时的国民承受了很重的徭役和税款。 所罗门去世以后,一些大臣向他的儿子罗波安建议减税,来消除国内的不满情绪。可罗波安没听这个建议,结果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公元前 930 年,北方的十个支派在埃及的支持下,宣布脱离以色列联合王国,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还沿用了以色列的国号,把首都定在了撒玛利亚(在巴勒斯坦地区中部)。 就这样,以法莲支派的 “耶罗波安” 被拥立为新国家的国王。而南方的犹大和便雅悯两个支派,继续支持 “罗波安”,还成立了犹大王国,把首都定在了耶路撒冷。从这以后,以色列联合王国经过 120 年的时间,宣告结束,正式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公元前 721 年,北方的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的萨尔贡二世攻陷了,就这样,存在了两百多年的王国灭亡了。之后,萨尔贡二世把很多外来移民迁到了撒玛利亚,这些移民和当地的以色列人混血杂居,形成了今天的撒玛利亚人。不过,那些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以色列人就四处逃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南方的犹大王国因为地处丘陵,易守难攻,所以最后幸存了下来。后来,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只能向亚述称臣纳贡,来保住表面上的独立。可就算这样,犹大王国最后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了耶路撒冷,犹大王国就灭亡了。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耶路撒冷洗劫一空,还分三次把犹大王国的大批百姓、工匠和王室成员,押解到了巴比伦,这段历史被叫做 “巴比伦之囚”。耶路撒冷在这场灾难中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几十年后,直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灭掉了新巴比伦王国,这些犹太人才得以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家园。从那以后,耶路撒冷被称为 “犹大省”,这里的人也先后成了希腊和罗马帝国的臣民。所以说,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和犹太人,其实都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 后来,从公元 66 年开始的一百多年里,犹太人先后两次发动了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殖民统治,但最后都失败了。起义失败后,几十万犹太人遭遇了不幸,幸存者也被迫流亡他乡。犹太人从这时候开始了长达近两千年的大流散,他们流落到了世界各地。直到 1948 年 5 月 14 日,犹太人才终于成功复国,这就是今天世界地图上的以色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