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视域下的人生之变易

 人才开发 2025-04-14 发布于山东

我们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时间在循环往复中不短更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但此年此日并非往年昨日。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从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再到青年、中年、老年,遵循着生老病死的变易之道。面对人生的变易之道,关键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变易之道,尊重人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因势利导,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人生之道。

一、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的本体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火”为始基,构建了独特而深邃的动态宇宙观。在他的思想体系里,“火”绝非普通意义上的物质元素,而是一种蕴含着无尽能量与变化的象征。火处于永恒的燃烧与熄灭的变化之中,赫拉克利特通过对火的理解,生动地诠释了事物的生成与毁灭。

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世界万物皆处于一种永恒的流动与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他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著名命题,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变易的绝对性,即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他认为,在这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种隐藏的秩序与规律,即“逻各斯”。逻各斯是一种宇宙的理性,它支配着万物的变化与发展,赋予变易以理性的秩序。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人们才能把握逻各斯,理解世界的本质。罗各斯启发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变化和多样性,也要探寻其背后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世界的变化。

二、《易经》的变易哲学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变易之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把这句话铭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以便在每天洗澡时能看见这句箴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以“易”为核心概念,构建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变易哲学体系。变易是《易经》思想的核心所在,深刻地揭示了宇宙万物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本质特征。

在《易经》的体系里,阴阳交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阴与阳,是宇宙间两种最基本的力量,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易经》通过六十四卦的变化来模拟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每一卦都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阳爻通过相互转化和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卦象。《易经》阴阳交感的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即事物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中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

《易经》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深刻地阐述了变易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当事物发展到极致,陷入困境时,就必须进行变革,只有变革才能使事物摆脱困境,继续发展,实现长久的繁荣。这种思想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于创新,积极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易经》还强调,在变易之中存在着一种不变的天道,即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这种变与常的辩证统一,贯穿于《易经》的始终,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变易哲学注重发展的动态平衡

变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贯穿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长河之中,无论是古老东方的智慧结晶,还是西方哲学的深邃思考,都对其有着深刻的洞察与阐释。从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流”到中国《易经》的“变易之道”,从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到现代存在主义的自我建构,变易的思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历史时期中熠熠生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现象的层面上,变易呈现出一种流动不居的状态,世间万物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四季更替、生死轮回之中,也反映在人类社会的兴衰荣辱、科技进步之上。对这种对变易现象的直观认识,提醒着人们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感知,勇于面对变化,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变易并非仅仅是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而是蕴含着一种永恒的规律和秩序,这便是本体层面的变易之道。无论是《易经》中阴阳交感的动态平衡,还是黑格尔辩证法中“有—无—变”的逻辑演进,都揭示了变易背后的深层原理。变易是一种辩证的过程,它包含着对立与统一、肯定与否定、生成与消逝。在变易中,旧的事物不断被否定和超越,新的事物不断产生和发展,而这种发展并非是盲目和随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方向。这种对变易本体的深刻理解,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使人们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洞察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趋势。

变易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既是一种解构,也是一种建构。在面对变易时,人们往往会感到迷茫和不安,因为变易意味着不确定性和一定的风险。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机遇。变易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和框架,为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事物的产生提供了空间。这种对变易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变易中提升自我价值。同时,变易也是一种解构的力量,它摧毁了旧有的传统和权威,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现有的一切。但这种解构并非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建构新的秩序和价值体系。在变易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批判,摒弃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观念和制度,建立起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的思想和制度。

四、把握人生的变易之道

人生是一场难以预测的漫长旅途,每个人都在个人独特的旅程中前行,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把握人生的变易之道。

在当代社会,变易的速度和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面貌。在这种背景下,理解变易的本质,掌握变易的节奏,成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逆境与顺境相伴,失败与成功相成。政治清明,达则兼济天下;政治黑暗,穷则独善其身。在人生的变易之道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活的无常风雨,遭遇各种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人生复杂纷纭的发展变化和挑战,我们应该掌握人生的变易之道,以积极心态应对变化,以变应变,与时俱进,将变化视为成长的机会,勇敢地迎接挑战,把变化当作成长的催化剂,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变易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而不变则为个体和社会的稳定和传承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变,是要求根据主客观新的因素与时俱进,与时俱变,以变应变;不变,是要求根据自然之道、社会发展之道、人性之道,无论社会怎么变,做人和做事的原则不变,做人的底线不变,保持自己的初心和本真,不被世俗的洪流所淹没。在变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和原则。信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原则是我们行为的准则,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失方向。只有坚守信念和原则,我们才能在变化中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学会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平衡,做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既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变易,在变易中不断学习、成长和进步,也要坚守自己内心世界的良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人生,是一场充满变数的奇妙旅程。变化,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可能。它让我们有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挑战自我,实现人生的突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变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唯有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人生的平衡,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生就像一场精彩的舞蹈,变化是灵动的舞步,而不变则是稳定的节奏。我们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跳出属于自己华丽的人生之舞。人生之道无论如何变易,我们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学会越变越好,越变越善良,越变越像君子,越变越接近完美,越变越接近理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